试论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有利于身心健康,对身心健康培养的重要阶段是小学阶段。小学体育是整个体育的垫脚石,加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体育教育推动了学校教育基础改革,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和心理健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小学体育工作的进行,为今后的体育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使身心和文化素质达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一、开发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遵从“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遵循目的性、科学性、趣味性、文化性的原则,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拓展课外课程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体育课程资源陈旧的问题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展课程资源的范围,在生活中发掘新素材,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联系起来。通过身边可利用物的渗透,在体育课中,学生的身体活动大大提高,原本索然无趣的体育达标运动也让学生津津乐道起来。另外,自制教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如投掷课可以让学生自制纸飞机、飘带夹子,使之领会动作要领;接力跑课可以自制接力棒;武术课可以自制武术棍;还可自制哑铃、绳球、圈等。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参与意识,又利用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通常会根据对老师的喜好程度而去决定对课程的喜好程度,喜欢一位老师,就会去喜欢那位老师的教学,如果讨厌那位老师,就会一同讨厌那位老师的教学,严重的话还可能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一位受欢迎的老师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人格素养,得到学生的喜欢。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体育。
  学生通常也会根据学习氛围去决定对课堂的喜好通常课堂氛围越轻松就会心理压力越小,对课堂越喜欢,如果学习氛围过于严肃,心理压力大,对课堂就会产生厌倦心理,例如,老师可以举行一些体育活动,与学生一同参与,这样,可以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了解,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可以更了解学生的喜好和性格,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很好相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态度和蔼,语言委婉,可以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老师慢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怕苦不怕累,心理上放轻松,慢慢的,学生对老师,体育课的兴趣都会越来越高。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当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以教为主,在短时期内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这种教学方法过过于单一,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感受新课程中要求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当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选择,注重学生学习的状态与效果。因此,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够适应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当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引导学生的体育习惯,促进小学生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当中,并将现有体育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
  四、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进行兴趣培养
  1.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在日常的课堂中总会遇见一种情况,有些老师十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喜爱,这就是教师自身的魅力。而魅力会在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体育课作为一门室外的课程,在学生的纪律性上要求更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要过于严肃、板着面孔,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而是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就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中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2.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的性格特征,大部分都还是童心未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得到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课堂中可以进行趣味赛跑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在竞争和娱乐的情况下锻炼了身体,还能让他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对食物缺乏长期的耐性,而同时好奇心强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这种好奇心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让产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形式,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可以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练习身体协调性和团结协作能力的时候可以采用“两人三足”的游戏形式,在这种不断变换的模式中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达到身心锻炼的目的。
  4.教师建立合理的鼓励机制。小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段特点,所以他们非常需要鼓励和赞美。通过教师的鼓励机制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也能全面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进行兴趣培养,符合学生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为培养全面的综合性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斌.运动兴趣再认识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导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4).
  [2]陈永祥.运动兴趣与教学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07,(7).
  [3]宋慧敏.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作为小音乐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育 创新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一、创新灵活多变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初中美术教学而言,人们更多的追求教学的质量以及有效性,一言以蔽之,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学校以及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最终处境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提高 初中 美术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随
摘 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人才,合作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而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合作,合作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就成了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我采取故事引导法、情境渲染法、体育竞赛法、合作学练法、尝试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寓教于乐,使他们尽情敞开心扉、培养情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变化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在完成自身教学目标后,更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一直以来,教师也在逐渐探索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策略,以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前言
摘 要:在中学的日常教学中,细节决定着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细节,教学才有实效,立足教学细节进行深入反思才能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细节;实效;专业成长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比较,它的专业性较强,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很多不能忽视的细节,美术细节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连接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情况;精彩的教学细节构
Phylogenomic approaches are growingly applied in the systematic studies of animals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sequencing and analytical tools.Aiming to accel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迫切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
摘要:增强学生学习美术课兴趣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可以相辅相成。初中学生在理论上已有一定的认识,接触的事物也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按学生的年龄段需求,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中。  关键词:初中美术 激发 兴趣 教学手段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找寻找、发现美,因此,美术欣赏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