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优秀作文例析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677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考场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
  “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
  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这些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写作指导
  
  这道材料作文试题,说是“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看似简单,似乎写好一句有意义的话就行,其实不然。命题者可谓设置了机关重重,关卡道道。不过,只要你抓住要害,就能很快找准扣题切入的角度。
  命题者给出了一段话,里面列举了几种现象和生活情景。随后,题目中提出了两个问题:“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这些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两个问题,既是命题者在为写作者的思维定向,也是希望能打开写作者的思路。这就是审题构思的关键。我们必须根据这两个问题的指向,恰当地、审慎地写作自己的作文。
  一是如何扣住“为什么”。这就是说,文章里必须要回答某句话让他人产生力量的原因——纵观导语里的三种情景、三句话,从说话者的出发点来看,都是出于关爱、关心、善意;从说话者的目的和动机来看,都是旨在鼓励、勉励、鞭策。所以,在你的文章里,或者通过直接阐述,或者通过说话者自述的方式,或者从听话人感悟的角度,一定写出这个“为什么”来。
  二是如何写好“一句话”。首先是要精选这句话。这句话一定得精短,一定是出现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一定要有意义。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进入考场(赛场)之前,老师说了哪句话让你感动?当你状态低迷时,父母的哪句话催你奋进?当你在集体活动中,小伙伴的哪句话让你震惊?其次是放在恰当的位置:你可以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作为文章的题记,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你可以将这句记忆犹新的话放在开头,让读者先读后思;你可以尽情描述、渲染,然后才写出那句感人肺腑的话;你可以多次提到这句话,用此作线索贯穿全文。需要说明的是,文章结尾处一定要回扣这句话,做到篇末点“话”。
  三是如何把握好“力量”。导语里有三句话能具体地显示出话语带来的力量:“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和“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说明,说话者和力量获得者并不是同一人——获得力量的,是听话者。力量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内在的奋斗动力,也可以是外在的冲刺、克服困难的行动。是前一种表现形式,不妨进行心理活动描写;是后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进行心理描写,但更要进行生动的行动描写。
  四是如何进行“联想和想象”。围绕题目给定的方向、范围,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联想和想象:从反面刺激的话,也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说话的并不是人,也可以是童话里的小动物;文章写的并不是某一句话,而是一个阶段、一个场景有让人刻骨铭心的一句话;等等。这些,都是符合题意的。
  
  考场佳作
  
  一句话的力量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多少次,泛舟在记忆的江河上,追寻着您;多少次,徜徉在心灵的苗圃里,凝视着您。尽管您跟我们相处仅仅一年,至今您的面庞也有时觉得模糊,但,赵老师,您那句令我终生难忘的勉励话语,还响在我耳畔……
  那天,头顶上乌云密布,眼见得暴雨将至。狂风拂乱我手上红叉赫然的数学试卷,又是在翻搅我那打翻了五味瓶的心:迷惘、无奈、烦闷一齐涌上心头。我的自信大厦被一锤一锤地敲击着,正摇摇欲坠。想起自打进入初中以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我感到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我的数学成绩陷入了低谷——同学鄙视的眼神让我觉得寒风一次次掠过我的心里。放眼窗外,天空经过短暂静默后,终于忍不住伤心地落起泪来。
  所以,当您——我喜欢的语文老师走到身边来时,我能透过您的眼睛,看见头低垂、神情木然的我自己。您将我拉近,以使我在风雨喧嚣声中仍听得清您轻柔的指导:“多粗心啊,标题都忘了写。你看,这两段调换一下才妥当……瞧,写错别字了吧?不过,总的说来,写得不错。还有……”我疑惑地抬起头,只见您注视着我,嘴角甜美的微笑传递给我的是一阵温暖——“还有,老师希望有一天能捧着厚厚的一本书,骄傲地对身边的人说:‘看,这是我学生写的书!’”轻柔的一句话,却伴着窗外雨点声重重敲击着我的心。它如一缕阳光,彻底驱散了我内心长久以来的彷徨,它似一块巨石,刹那击穿了我冰封的心湖。此刻,我看见您望着我,眼中写满了鼓励,写满了期待。哦,窗外雨仍旧在下,似在应和,似在欢唱……
  于是,面对一份份飘舞而下的试卷,我不再退缩;手捧一本本厚厚的作业,我不再疲倦;身处一个个灯影陪伴的长夜,我不再孤独。因为有一份信念始终支撑着我,有一句勉励始终陪伴着我,有一个“诺言”始终引导着我,那就是——“老师希望有一天能捧着厚厚的一本书,骄傲地对身边的人说:‘看,这是我学生写的书’”。老师,在您的教学生涯中,也许您对学生说过很多很多的勉励之语,但于我,它是独一无二的记忆珍藏,是我茫然无措时的力量源泉,是我不竭的人生动力。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名师点评
  
  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在记叙自己受到老师鼓励之后产生奋进动力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展示自己心情的变化。特别是景物描写很适时、很巧妙地衬托了人物的心情。比如,“放眼窗外,天空经过短暂静默后,终于忍不住伤心地落起泪来”,这句话以下雨来暗示“我”开始哭泣,很形象;写“哦,窗外雨仍旧在下,似在应和,似在欢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受到鼓励后自信的恢复和心情的畅快。景物始终为写人物、写人物的心情服务,非常贴切,非常生动。
  形象表达、感染力强是文章的第二大特点。作者在描述生活场景和心情时,很注重表达的形象感。比如,他不直接说“我经常想您”,而说“多少次,泛舟在记忆的江河上,追寻着您;多少次,徜徉在心灵的苗圃里,凝视着您”,这给读者很美的画面感,很强烈的震撼力。又如文章倒数第三段的排比句,很有气势地表现了老师的鼓励话语带给“我”的无穷力量。
  
  一句话的力量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一句话的力量显得那样的渺小,就如沙漠中的一粒沙,海洋中的一滴水,森林中的一棵草。但是,一粒沙子落在高山之巅却能为山增添新的高度,一滴水滴落在干渴的唇上却能使濒死的生命得以复苏,一棵草生长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却能给人希望。
  少时的他,调皮贪玩。只因一次偶遇,一句简单的话语,却使他成为了“一代诗仙”。他的文采,他的才华,就如那美丽的珍珠耀眼夺目,然而这一切,都只源于那位老妇人的一句话。仅仅只那“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一句话,便使他后来声名远扬;仅仅只是那一句话,便令他的才华展露无遗。若没有那一句话,难以想象我们将失去多少文化瑰宝。当人们都沉浸在无限的悲伤中时,他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生的希望。被埋在废墟下长达80个小时,他却以顽强的生命和乐观的情绪,征服了整个世界。“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一句简单的话语却透露出他生命的坚强和乐观,一句简单的话语却感染了所有人。这句话,缓解了我们因悲伤而绷得太紧太紧的神经,逗乐了沉浸在悲伤中的中国;这句话,正如那阴霾之后的太阳,给予走过悲伤的人以特别的鼓励,使人感到无尽的希望。
  一句话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答案是无穷无尽的。一句话的力量能使人们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一句话的力量能使人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一句话的力量能唤醒无数颗沉睡的火热的心。
  面对悲伤,安慰的一句话能使人走出阴霾;面对困境,鼓励的一句话能让人战胜困难;面对失败,支持的一句话可以让人创造成功。一句话的力量不可忽视。
  一句话的力量,如惊雷,如飞雪,如骤雨,横扫一切拖沓与迟滞,摆脱犹豫与懒惰。
  一句话的力量,似战鼓,似号角,似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新月异。
  一句话的力量,像阳光,像雨露,像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潇洒自如。
  
  名师点评
  
  本文开头十分精彩。作者的本意是要说一句话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但是,作者偏偏在开头通过三个比喻句,一再说一句话的力量渺小、微不足道。紧接着,从喻体出发,来说明一句话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力量。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使得作者想要的主旨得到了强化。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采用这样的开头,就是曲折有致的典范。除此之外,严密的逻辑思维也让文章增色不少。作者先紧扣主旨,凸显中心。比如,在说明一句话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力量这个观点之后,紧接着列举了两个事例来印证。叙事时适时地展开议论,勾连了观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先说一句话有巨大的力量,然后提问“一句话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可谓逐步深入,自然开启下文。
  
  你会是美丽的化身
  
  湖北武汉市一考生
  我探了探头,咬开了那一层薄薄的膜,慢慢地爬了出来。哎,原来我是一条小小的毛毛虫。旁边奄奄一息的老蝴蝶微微地颤动着翅膀,轻轻地对我说:“孩子,你会成为一只好看的花蝴蝶的。不管流下多少泪和汗,不管历经多少苦和痛,它们只会让你更有价值。请相信,你会是美丽的化身。”说完话,老蝴蝶就死去了。它的翅膀被风吹断了,它的身子落在地下,也被泥土掩埋了。
  我不懂老蝴蝶对我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但我感觉到这话里有无尽的辛酸。我开始慢慢地蠕动着,用我自己的双眼看这多彩繁忙的美丽世界。
  “瞧,多丑的一只毛毛虫!”那停在枝头的乌鸦开口了,满嘴黑色的讽刺,“丑得我都难以咽下你,快滚吧!”乌鸦飞过来,用双爪抖动着枝条,直到树上的叶子都落下去,我也被重重地摔到地上,嫩嫩的肌肤里藏着带刺的痛。“滚开!该死的家伙!”还来不及抚平伤口,我就听见恶狠狠的诅咒声。一看,是一旁的花大姐在骂我。我情不自禁地哭了,哭得好伤心。过了好久,我忽然想起了老蝴蝶的那句话——不管流下多少泪和汗,不管历经多少苦和痛,它们只会让你更有价值。
  我决定,好好地活下去。
  一个月过去了,我还是一只丑丑的毛毛虫。
  两个月过去了,我依然是一只丑丑的毛毛虫。
  寒冬已经来了,我结好自己的茧,悄悄地睡了。我枕着的梦里,有一只最美的蝴蝶在飞舞着。
  ……
  当我醒来的时候,我感到身子在剧烈地发痛,那是撕掉一层皮的痛,那是撕心裂肺的痛。我想我会不会就要死去呢?或许,我就要化身为美丽么?
  慢慢地,我痛得没有知觉了。不知过了多久,当我破茧而出时,我又看见了花花绿绿的世界。我看见绿色的春风从我身子底下穿过。我停在了枝头,心还是怯怯的。
  “看,好漂亮的蝴蝶啊!”人们指着我说。我不禁飞了起来,当我从碧绿的小溪旁飞过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美丽的倒影,我甜美地笑了。春风中,我兴奋地飞舞着,我相信,凡是我飞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美的痕迹。
  于是,我不禁脱口而出老蝴蝶的至理名言:“不管流下多少泪和汗,不管历经多少苦和痛,它们只会让你更有价值。请相信,你会是美丽的化身。”
  
  名师点评
  
  文章构思新颖。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或许本文所讲述的毛毛虫化身为蝶的故事并没有做到无懈可击,但是,在众人都聚焦于自身经历的时候,作者却敢于从动物的视角来思考,以拟人手法讲述故事,实在是创新思维求新求变的结果。行文过程中,注意适时地点出“一句话”来,强化了扣题写作,突出了重点,也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此外,丰富的哲思让文章富有底蕴。毛毛虫牢记老蝴蝶的话,经历千苦万痛,这个故事给人多重感悟:追求理想就得经历苦和累;心中有梦想,行动才有动力;忍耐,是必修之课;坚信自己,是战胜一切困苦的最好武器;等等。这些哲理,不但能给读者启迪,也让文章的哲理意味增强不少。
其他文献
一秒的声音  水滴一般清脆  滴落  上一秒 完整  下一秒 却面目全非  亮晶晶的玻璃  脆成一地泪水    奋斗  理想与现实  总是让人  痛苦不堪  要么  现实击倒理想  要么  理想把现实  踩在脚下    忘记  据说鱼的记忆  只有七秒  七秒过后  一切都是新的    小小的鱼缸  永远不会无聊    我情愿是鱼  七秒过后  就什么都忘记    感触  从窗外  郁郁葱葱的绿色
期刊
语文老师每天都要布置一些奇奇怪怪的小作文,不仅让我们写,还让我们进行口头训练。这天的训练题目是《回到母校》。  老师说:“这是一个想象作文题目,你们要想象一下很多年以后,也就是自己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回到母校,将是怎样的情景和心情。”我们情绪被一下调动起来,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哇,工作以后……好爽好爽!”  “再也不用上课,没有考试,没有管束,有的只是钱,太好啦!”  老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
期刊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共9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涛澎湃,掀(Xuan)起万丈狂澜;浊(zhuo)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期刊
【阅读导航】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旷世奇才。他的诗给人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既能真切地表达感情,又不失与生俱来的豪迈洒脱,让人无法忘怀。好一个李白啊!由不得想穿越时空一睹他的风采——在重岩叠嶂之上,他一袭白衣,把酒望月,高咏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大气豪情,他的豁达心境,他的开朗性格,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迹。    绝响李白  文/宋浩浩    唐名贤李白,是我一生
期刊
灵活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可帮助同学们顺利地解答一些与圆有关的图形问题.现以近年来的中考题为例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例1(北京市) 如图1,在⊙O中,弦AC与BD交于E,AB=6,AE=8,DE=4,求DC的长.  析解:在△ABE和△DCE中,  ∵∠A=∠D,∠B=∠C,  ∴△ABE∽△DCE.  ∴=.  ∵AB=6, AE=8, DE=4,  ∴DC==3.  例2(贵州
期刊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有关政策问题必然反映在中考题中.  例1(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统一考试3题)2007年我省为13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35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0.135×106 B. 1.35×106C. 0.135×107D. 1.35×107  评析:考查科学记数法这一知识点.  思路和解答:用a×10n表示较大数时,需注意两点:
期刊
文贵在情感上求真求深。所谓“真”,就是要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意;所谓“深”,就是要写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动情点”。“于细微处见精神”,这样的“动情点”,往往是一些蕴含着真实情感的、触动过自己心灵而又能感动别人的细节。  一、要写深有感受的细节。自己深有感受的细节,一定是记忆深刻、永远难忘的。因为记忆深刻,才能写得活灵活现、细腻传神。如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到蔡芸芝老师的一个细节: 
期刊
A   A snail(蜗牛)was climbing up a young cherry (樱桃)tree when a beetle spied (发现)him.  “Say,”said the beetle(甲虫),“there aren’t any cherries in that tree.”  “I know,”replied the snail,“but there will be
期刊
现举出2008年各地中考物理具代表性的探究性试题展示于下,供同学们参考练习.  1.(2008莆田市)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答案:B  2.(2008无锡)“在水中
期刊
前不久,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问励志大师:“我是一个跳水爱好者,我希望自己能在2008年奥运会上参加跳水比赛,并希望登上冠军的领奖台,我现在该怎么做?”  大师笑了笑说:“不要等到2008年,从现在起你的心就要站到高高的领奖台上,每次训练的时候,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是在训练,而是以一个冠军的心态完美地完成每一个跳水的动作。”  励志大师的话,使我想起了人类对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征服史。50多年前,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