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资源库是优质资源的集中体现,既有高水平的教师,又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节约经费开支,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国家整体教育质量,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了在共享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虚拟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21-02
  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主流做法,也是高等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实现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在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理念的指引下,专业教学资源库将会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时间、空间等其他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
  建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不仅能够极大地缓解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避免办学资源重复配置,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库的建设目前主要是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并组织管理,高校作为参与主体,我国教育资源共享的代表项目是国家级、省级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经补充和完善内容后可升级为“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全国学习者只要登录“爱课程”网,就可以共享名校课程,听名师讲课。
  一、我国高校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包括资金的支持、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技术规范等,学校教师自发的组织开发,开发完成后先由所在学校进行评比,然后再逐步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旦申报成功,会得到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应建设经费支持,所在学校也会给予适当的奖励。目前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每个学校还是非常重视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教师申报职称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成果,所以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在共享方面,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目前省级和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已经完全开放,可以免费利用,但相对来说这部分课程毕竟有限,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还没有完全开放,想要利用还有一定的限制。比如由示范院校牵头建设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共享理念和共享手段方面,都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真正的共享还没有开展,远未达到资源共享该达到的应有高度。各个学校之间由于利益的原因,共建意愿不强,最后导致各院校之间资源的开发重复现象严重。从整体上来看,各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优质教学资源,都只能算是一个个的资源孤岛,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共享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制作形式和内容方面,目前精品课程的制作主要是依据某一本教材,制作相应的PPT课件、文字形式的教案、练习题目和讲课视频等资料,并且视频课程有些只是教材的某些章节,只有最新的国家级的共享资源课要求完整的视频教学内容。
  二、资源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共享资源的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的规划、资源的类型单调、针对性不强、建设初期的支持和帮助不够等。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筹,是指高校共享资源在建设初期,基本上是教师自发组织人员进行开发,至于建设什么,由谁来建设完全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在全省高职范围内没有一个有计划的统筹,缺乏通过统一规划,没有有目的地指定某个学校在某一门课程有较高造诣的某位教师,组织团队进行课程开发,最后造成的后果是同样一门课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开发,内容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新颖和独到的课程很少,造成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所谓类型单一是指就目前来说,省级和国家级共享课程主要是针对某一教材的教学而开发的课件、练习题目、测试题目等内容;但针对培养学习者技能的虚拟实训及模拟仿真演练方面的资源非常少,尽管有些包含了虚拟资源模块,但只有少部分是可以正常应用的,并且只是简单的动画模拟实现,还是以观摩为主,并不能让学习者自主操作;针对性不强,是指不同专业的同一门课程,所建设的资源库内容基本相同,并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即使同一学科的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材,版本差异也较大,资源和教材匹配度不高;同时针对和产业对接的包含高技术含量、高技能要求的教学资源几乎见不到,不能紧跟产业领域内技术的发展更替,和产业的结合度不够,实用性较差,不能实现“虚实结合”。
  2.运行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共享资源的运行和保障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行维护不好,后期更新跟不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建成验收后,拿到了各种奖项和鼓励,由于后续的使用情况无人监督,致使很多的共享资源内容更新很少,甚至没有更新。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项经费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设立专门建设管理机构,进行建设项目的协调、定期检查、督促以及评价工作。最好是以省级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设立专项的开发基金,在全省范围内的高校统一规划,统一安排,集中财力、人力,联合行业、企业和院校三方实现共建,全面管理和协调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定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和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基本框架,监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进程,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调动所涉人员的建设积极性,明确权责分工,保证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高质、高效。对于开发水平高、用户反映好的较好的共享资源,给予特殊的补贴和奖励。
  2.突出重点,统一规划
  由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调研,选择各高校优势专业的权威学术带头人,调动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组成建设开发小组,有侧重地分配建设任务,实现节约、高效、高质的资源建设机制。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和优势,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各自学校的专业优势,形成的成果全部是由业内认可的各专业的高水平专家带队,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开发团队所开发的具有代表水平的共享资源。
  3.完善资源评价体系,注重后续监督
  不断完善共享教学资源的使用评价体系,及时听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资源内容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同时也要监控长期不更新或者长期无人使用的资源,对反应比较差或更新不及时的资源,及时给予警告,严重的可把其从共享资源库中撤出。
  4.加强与产业的对接,保障库内专业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吸纳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加强和产业对接,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接受最先进实验实训设备的训练。目前,虚拟实训室共享课程的建设,应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虚拟实训室的建设,可以紧跟行业最新生产设备的技术,对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具有主要的作用,大幅减少学校购置和升级实训设备的费用。
  总之,高校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统筹下,调动和协调学校、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学者及团队的力量,集中全省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才能够减少重复开发,确保高校共享资源库建设的高效和高水平,才能够为加快提升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 卢彩晨.建设优质资源共享体系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EB/OL].中国教育网,2012-4-23.
  [2] 刘丽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杨琳.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5).
  [4] 项聪.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远程教育,2005(10).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一、实施背景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专业教学应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企业物流已从单一的物流作业,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而传统的物流教
油田部分区块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大部分油井含水已经超过石油行业中默认的98%的经济极限含水值,含水的增加,水油比上升,开采成本增加,因此,对油田的经济开发进行调查和研究非常
本文讨论了依法行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依法行政必须依靠行政公开.并结合对行政公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肌理效果的应用在我国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就运用了压印法在器物的表面形成绳纹等纹理进行装饰,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上也有草编纹样出现,宋代的陶瓷中,窑变所形成的自然裂
中职学校选修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对推进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经过5年以来对选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发
园林式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雅……走进东莞市技师学院,乘着傍晚习习的秋风,让人感受到一股传统与创新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舒适,令人清爽。
2013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
受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政府的热情邀请,前不久,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到我市举行了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学术报告全。报告会由内江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叶壮主持,市
该文对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收益的计算与CPA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进行了商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