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靠日积月累,所以我们要做到多见多看、多思考、多总结。
  关键词:识图记图析图绘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之一,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图像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因此,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地理地图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应该把培养读图能力看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把培养学生获得此项可以终生受用的地图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针对不同阶段,分层次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地图
  一、指导学生识图和记图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形状特点,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清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初中地理中的地图主要有地形图、政区图、剖面图、地理模式图、地理统计图、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漫画等。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其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象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象长筒靴、陕西省跪佣状的轮廓等。这样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二、指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和要领
  读图是指从地图上获取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分布,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方向等信息,以达到以图知地的目的,其中读图顺序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严格坚持按读图名、读图例、读正图的顺序阅读地图,收效明显。其中,读正图时一般要根据地图本身揭示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①按地理事象的空间顺序读图(简称“空间顺序法”)。这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方法。凡地理事象具有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如气温分布图、人口分布示意图;②按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简称“时间顺序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凡用以表示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特点的插图,都可采用此法。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人口增长图等;③按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读图(简称“逻辑顺序法”)。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读图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只停留在地理事象表层的观察,而是包含着对地理事象内在联系的深层的思考。深层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地理事象连成了一个整体。如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气候形成示意图等。
  三、指导学生析图
  析图就是让学生利用图中的显性信息去分析挖掘出一些隐性信息,以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读图能力。一般来讲,析图可从两个层面进行。①第一层面:挖掘信息。地图中的显性信息主要有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资源能源、交通线路等,要引导学生善于用显性信息分析挖掘隐性信息,像气候、植被、水文、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特点、工业生产布局和特点、人口分布与流动等,如根据青藏高原的位置、地形去分析它的气候特征和高寒农牧业的形成,根据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交通、矿产等条件分析其成因。②第二层面:提炼信息。通过对上述自然、经济要素的分析,懂得各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整体性以及存在的地域分异。
  四、指导学生绘图
  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用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画图练习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在课堂中师生共同画图,老师边讲边画,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变化趋势,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识记、巩固。如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画简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
  在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后,还要教会学生运用多种读图方法,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学生读图时要注意图名、图例、重要的点线、图的内容、范围及类型;对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实现一图多思、多用,发现地理事物及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学生要关注各种地图间的联系,学会用几种地图来综合说明、比较地理事物和问题,达到多图并用;要能从单一地理事物的判读提高到对地图的综合判读上,并逐步养成"从自然到经济,由整体到局部,由中心地区到边缘地区"的阅读习惯;能根据数据或其他信息绘制图表、补图填图,实现简单的图文转换。
  六、引导学生融入到地图环境中,把“死地图”变为“活地图”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各方面的潜质和能力表现不明显,具有隐含性,而且由于青少年兴趣的多变,造成能力表现的不稳定性,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等能力,还要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并创设有利情境加以激发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力。如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课中,教材都画有演示图,学生理解甚难。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要求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地球,演示自转现象,然后由其他学生观察“地球”的运动;再请一个学生来做“太阳”,让他俩演示地球公转现象,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轨道面。当演“地球”的同学只顾公转忘记自转时,我又启发学生,这时地球又会出现什么现象等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读图”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愉快和轻松中掌握了知识。融入到地图环境中,把“死地图”变为了“活地圖”。
  总之,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靠日积月累,所以我们要做到多见多看、多思考、多总结。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锻炼读图与析图能力也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学生有了读图能力,就拿到了学习地理的金钥匙,开启了学习地理的智慧之门。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困难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 数学成绩 分化 原因 策略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美
期刊
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变换教学形式,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各地各校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我这几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摸索出来的几种
期刊
近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一员,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在不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一、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要尊重学生,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
期刊
摘要:女生进入初中阶段,特别是到了初三就已经进入青春期,我根据初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发挥学生之间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怎样提高初中女生体育兴趣、积极性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体育兴趣 组织教法 积极性       进入初三阶段很多女同学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中我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经验,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讲述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想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音乐实践, 以 此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   关键词:直观教学;主体参与;营造氛围; 情感互动       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学生的欢迎。在我们的欣赏课中,
期刊
摘要:我认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充分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使他们在作文中写下心灵,播种快乐,收获成功,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给教师们摆脱了苦恼,减轻了负担,而且能够达到以文娱乐,以文育人的效果,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命题自主化作文讲评的多样化       在长期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让学生惧怕,老师作难的一项工作,咎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老
期刊
摘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一个班级学生之间有良好的的友情,则这个班级就会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气氛,学习的热情也就高涨。课内、课外,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各取所长,这是教师无法代替的。  关键词:物理 教学 情感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物理教育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模式”,更加注重物理教育人文价值的开发,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怎样攻克这一难点,成了小学语文老师们研究的重点。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低年级重视写话的起步教学  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而且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必须重视低年级写话的起步教学。  1、加强低年级的说话练习。  将说话练习渗
期刊
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改善了基础教育的实施环境,而且使农村教学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学生的素质获得了明显的提高。然而,与城市教育教学环境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亟待改善,这应当引起农村初中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与思考。   一、建构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   在农村
期刊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学习方法,都要使他的内心化为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