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十字法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ing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学生今后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是决定学生今后是否有兴趣学好语文的关键时期。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想象力丰富,喜动好奇,喜欢模仿,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随着兴趣的波动而变化。根据《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的总要求,我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了“十字”教学法。
  1 激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激趣就是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融进新鲜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愉悦,使知识的传授有生气,在可感知的情景氛围中被学生乐意接受,从愉快走向成功。如我教声母“j”时,首先在黑板上画一只可爱的小鸡,提问:这是一只什么呀?长得什么样?根据学生回答,训练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小鸡的嘴尖尖的,小鸡的身体毛绒绒的,小鸡的脑袋圆圆的,小鸡的爪子尖尖的)。然后再设疑:小鸡怎么叫?学一学。小鸡的爸爸是谁呀?(教师再画一只大公鸡)大公鸡漂亮吗?(学儿歌: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引导学生说出大公鸡的羽毛颜色漂亮。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小鸡妈妈(大母鸡)的本事,并把三只鸡的叫声让学生学一学,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最后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将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图片(鸡的不同姿态、绿草地)贴在黑板上,根据贴好的图意让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这种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的教学方法,比单调乏味地反复解释其意思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新知。
  2 授法
  授法就是要讲究教师的教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在教声母“q”时,我便让学生根据学习“j”的方法学习“q”。我问:这个字母像什么?学生的思维很是活跃,略一沉思后便纷纷举手,有的说像一只大气球,有的说像一面红旗,有的用手指头做“q”的动作……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大脑,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就认知方面来说,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为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基础。
  3 引思
  引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想方设法引发学生多思、深思、会思,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精心设疑,促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学习效能。“b—p”“f—t”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学生在作业中常常颠倒。为了让学生区别,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四张卡片分别写有“b”、“p”、“f”、“t”放在课桌上,然后请一位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卡片(如“b”)下座位去找同伴,边走边说:我是b,圆圆的肚子向右挺,我的同伴在哪里?全班其他学生可随意举起一张卡片让这位同学辨认。最后将全班学生中持卡片“b”的同学请到讲台前,举着卡片一齐说:我们是b,圆圆的肚子向右挺,我们是b,坐在一起听广播,b、b、b.据此法可再对比学习其他三个声母。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的难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活泼、生动,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深思。
  4 导练
  导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引导学生练习。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心、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4.1 优化整体练习,即着眼于集体练习。我采取的形式是自由“大合唱”,通过全班的自由练习读拼音,学生可赢得一个适应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这种“大合唱”中积极进行准备,养成大声朗读,大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4.2 优化练习方式,即练习形式要活、多、新。在自由“大合唱”练习后,接着进行学生的“小合唱”(八人)、“男女二重唱”(全班男女各半)练习。为“独唱”练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4.3 优化练习反馈。“大合唱”、“小合唱”、“二重唱”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却不能反馈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便于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最后让每个学生进行“独唱”,即个别练习(开火车读拼音)。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调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予以补缺。
  5 乐写
  书写拼音是汉语拼音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中进一步巩固字母和音节,必须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练习。初学写拼音的学生,为鼓励他们写得正确,写得规范,写得漂亮,我在每节课中设立“今天我最棒”评比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课堂生活化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它立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本文从一、导入教学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二、凸显情景生活化,引导自主探究;三、思考问题生活化,启迪学生思维;四、练习设计生活化,实践学以致用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地理;兴趣;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过:“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
期刊
责任感是人格因素中,最起码而又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现代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尤其是缺乏责任心、责任感。本文主要阐述在学习、管理、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心理学专家一致认为,一个人专门知识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人格上的缺陷将贻害一辈子。责任感是人格中最朴素而又最可贵的人格因素。  1 剖析学生缺乏责
期刊
课堂氛围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心理环境的综合反应,它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历史学科的综合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广、博、杂;同时教科书上的历史与学生日常接触的文学影视史实时间性、事件性虚实相间,又可能造成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混乱或先入为主等现象。鉴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期刊
几乎所有的语法书籍都这样讲:可以直接带宾语的动词为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这一说法只是说明了两种动词的使用规则,并没有揭示这两种动词的本质特性,笔者认为,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以影响其他对象为目的,并且与不同的对象接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的动词一般就是及物动词。如果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用来表示动作发出者本身的行为或状态,而不是要影响其他对象,这样的动词一般就是不及物动词。当然
期刊
听课是我们中学教师学习提高、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每学期除了各教研组组织的正常的同事间的相互听课外,还有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新教师的展示课、过关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研讨课等等。但是,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却将听课活动流于形式,甚至把听课当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敷衍了事,在听课过程中无所事事,精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尤其是在听非本专业的课时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他们听课时更是很少做听课
期刊
语文阅读非常重要。阅读可以使学生变得有思想,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解决。阅读还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变得细腻,善于发现身边小事并且得到感悟。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学好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美文美读,要
期刊
【摘要】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命题学习和解题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教学既要体现概念的本质和外延,还应该注重概念的联系和运用。本文从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理解、概念的表达和概念的运用等五方面,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谈谈对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数学概念;课程教学;方法
期刊
小学语文课是小学教育阶段的最主要课程之一,如何使课堂教学产生最大效果的问题,是一个有待人们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文献[1]从教师角色转变角度讲述了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文献[2]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落实课堂增效的四点建议。文献[3]研究了高效课堂情况下,学生应具有的五种学习状况。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研究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的问题,而未论述小学语文课
期刊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可以说,培养语感,可以让学生具备
期刊
要创建良好的班风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多层的熏陶,感染,启发和教育。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应该是班级里的一员。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行为习惯如何,与班主任有很大关系。因此我深感责任的重大,这不仅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和艺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和生命质量,力求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让每个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