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你不知道的武当

来源 :中国图片·湖北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武当山古建筑群不全是砖石?为什么这些古建筑不能像罗马、希腊、埃及那样坚硬呢?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功臣,为何独独放过统治云南的黔宁沐英一族?到了永乐皇帝朱棣,甚至与沐家结为儿女亲家?“文艺复兴标志,位居华夏何方;比肩佛罗伦萨,太岳冠武之当。”在91岁高龄的建筑学老教授张良皋的心中,武当山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建筑史文艺复兴的标志;修建武当的20万“匠户”,则是一支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建筑技术工匠队伍。张良皋曾主编《武当山古建筑群》,多次进入武当山调查。记者日前走进他家中,从老人口中得以窥见一个“你不知道的武当”。
  钟情武当,几乎年年登临已不计其数
  2014年9月27日傍晚,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西二区教师寓所。
  幽静的暮色中,斜阳轻柔地抚摸着校园的葱葱绿树。91岁的张良皋老教授所住的寓所显得如此安静。轻轻敲开2楼的房门,眼前这位胡子眉毛头发花白的老人,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他身穿一件摄影马甲,脖子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家中。
  作为著名建筑学教授,他的生活却如此简朴。在这座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高校校园,这寓所可有些年头了,甚至可以说已略显斑驳沧桑。屋子很简朴,普通瓷砖地板,室内没有装修,也没有摆放高档器物。卧室堆放的全是书,如果不是靠墙放着一张简单的单人床,会错以为是进了一间书库。
  张良皋是武汉汉阳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上世纪40年代,为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国民政府从大学生中征召近5000名译员,张良皋是其中一员,成为抗战时期美军的翻译官。解放后,他在上海、武汉一些建筑设计单位任建筑师,1975年从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退休。1982年应华中工学院(即今华中科技大学)聘为建筑系教授,是建筑系的创始人之一。作为当代著名建筑遗产保护大师,他被授予2013年度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
  弹指一挥,岁月流转。在这小屋里,张良皋书海为伴,杂学旁搜,交游俊彦,游刃于建筑学、红学、巴楚学之中;走出校园,他游历祖国各地、世界诸国、谈笑各讲坛之上。如今,他已是权威的建筑史学家、红学家、人类学家,其书法散淡洒脱、凝练简洁,虽已年逾九旬还能随时收发电子邮件,与后辈晚生论辩,乐此不疲。
  对于仙山武当,张良皋可谓是情有独钟,陶醉其间。他曾先后两次从南岩下到蒿口,所见树木虽欠郁闭,但那仙气灵氛仍令人陶醉。那么,他究竟登临考察了多少次武当,老人自己也记不清楚,“只要有机会,几乎年年都要上,可以说是不计其数。”1990年,张良皋曾带领一批师生,对遇真宫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测绘,师生们返校后用几周的时间进行手工整理,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图表和数据。当时留下的数据和图表,为日后的遇真宫复建提供了必要的测绘数据。
  “武当山建筑形式上,有古典的,也有创新的。比如遇真宫的那个镏金斗拱,用的是‘真昂’,以前仅见北京社稷坛拜殿用‘真昂’一例,武当山遇真宫用‘真昂’可证此例不孤,应是明朝定制。当年我们在武当山丈量的时候,学生爬上去摸,下来直惊呼。”张良皋认为,武当山从整体规划、空间布局、结构处理以及材料运用,处处都体现出建筑的标准与美妙。
  “六材并用”,武当古建筑堪比故宫
  1982年秋天,受十堰有关方面邀请,张良皋第一次来到武当山。“那时武当山是原汁原味,但其荒凉令我伤感。仙山怎么沦落到这个样子,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会破破烂烂,要倒不倒。”这次仙山之行,他遇到了一位“奇人”——故宫博物院老学者朱家潘。此前,朱家潘已经上了四趟武当山。“这一次,朱老是代表国家文物局来武当山鉴定库藏文物的等级,使得我和同游的黄树业教授大开眼界。我们敢说叨朱老之光,武当山每一件文物都得目睹。朱老‘鉴宝’经验丰富,很多文物过不了他的法眼。我和黄教授往往一旁央求:请朱老高抬贵手提升级别。朱老奈何不得,往往也点个头,所以我们也为武当山贡献过功德。”
  “我是玄天执戟士,谪居犹在武当山。朱家潘老先生有一首诗的这两句,我至今记忆犹新。”张良皋回忆说,朱家潘当时在山上介绍武当山、讲解宗教学,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我了解武当山的第一课,上得非常好。朱老讲课内容很有吸引力,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二人是一见如故,张良皋以后每次到北京都会拜访朱家潘。“朱老是大学者、大玩家,我很欣赏他,90多岁还上台与梅葆玖配戏。”
  张良皋直言,正是因为朱家潘对武当山的讲解,他才与武当结下了深深的情缘。那次由于在金顶遇雨,不能下山,十堰文化馆长胡昌福计上心来,要求朱老讲学,一路讲到十堰方休。“朱老对武当的保护措施建议至今还值得尊重。”张良皋回忆说。
  随后,武当山向武汉建筑学会、土建学会发出邀请,请武汉的专家学者为武当山发展出谋划策。于是,张良皋等20多人浩浩荡荡开赴武当山。“大家仿佛感到鄂西北武当山一带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化积淀,或许堪称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要破解此谜,就一言难尽。”
  他通过研究发现,武当山古建筑群大量使用了砖石、木材、琉璃乃至金属,至金顶铜殿而登峰造极。“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所使用砖石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北京故宫,而其中许多殿都是用琉璃所建。此处所用琉璃,大抵是宋朝通过与阿拉伯交往而引入的新技术,传入中国后又有革新。”
  为什么武当山古建筑群不全是砖石?为什么这些古建筑不能像罗马、希腊、埃及的建筑那样坚硬呢?面对不少人提出的疑问,张良皋总是这样回答:中国古代不是不用砖石,而是六材并用,金、木、土、石、革、草都是“百工”用材,木结构建筑多。“因为我们资源丰富。他们想用,有那么多木头给他用吗?人家是没办法,只有石头可以用。经过汉、唐、宋,中国的建筑在多材并用上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善。宋朝时期国家办的画院,十三科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建筑科,其他绘画、雕刻等都是为建筑服务的。”
  “武当山的建筑与山形的美妙结合,真是处处都让你佩服。该有房屋的地方一定有房屋,不该有房屋的地方一定没有。”张良皋激情澎湃地告诉记者,武当古建筑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又服从于山形地势,不必拘泥于皇家建筑的传统与规整,武当山上的建筑在山水之间自然存在。   20万“匠户”,无与伦比的建筑技术工匠队伍
  明朝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用黄榜诏告天下:“武当天下名山……历代都有宫观,元末被乱兵焚尽……而今起倩些军民,去那里创建宫观……”
  “这次是重建武当!且不看那些宫观间数面积,只看每年动员的匠户人数,20万!这就非同小可。”张良皋强调说,“匠户”与“军户”在明朝多是世袭,不许改行。但“匠户”也造就了世袭的建筑工匠队伍,客观上促进了建筑技术的进步,能与明朝规模宏大的建筑事业配套。
  张良皋语调铿锵地说,这是“重建”武当。因为至迟在东汉,武当已是道教胜地,典籍有记。在唐朝开国不久就有唐太宗敕建五龙祠,武当山的建制已得到皇家关注。此后,历经五代、两宋、元朝至明初洪武建文二帝,对武当尊崇与建制的关注几乎都是有增无减。他认为,20万“匠户”当然比不上秦朝驱使70万“刑徒”为秦始皇修陵那样人数众多,但“刑徒”基本上无技术可言。20万与埃及为法老建金字塔的10万奴隶人数相比只多一倍,但奴隶又有何技术可言呢?其技术水平恐远不足以与明朝“匠户”正规技术工作队伍相比。张良皋自信地说,修建武当山的20万“匠户”,恐怕是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一支建筑技术工匠队伍。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就是明朝向大西南张开的一只巨眼。因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蒙古在云南的梁王余孽还绕道青海,与漠北的蒙元朝廷保持联系。看重沐氏,也就是看重云南,包括整个大西南。”张良皋说,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功臣,却独独放过统治云南的黔宁沐英一族。到了永乐皇帝朱棣,甚至与沐家结为儿女亲家。在大建武当开始之日,永乐皇帝就把女婿驸马都尉沐昕召到武当山主持工程。大西南民族关系复杂,但此后与中央政权保持坚牢的凝聚力,极少重大“反侧”之举。“明朝开国四大工程:南京、北京、凤阳中都、武当山,都是耗资钜亿。后以国力不继,宁可缩减凤阳,也不削弱武当,正因武当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明朝中都祖陵。”
  武当山金顶全部铜铸,是按明朝初年的构造标准,堪称最准确的“足尺”建筑模型。“你看现在那个镏金,仍然金灿灿的,这个铜铸技术在当时极其先进。”张良皋赞叹地说,当时人们把做好的零件从北京经运河、沿长江和汉水运到武当。古代人们对付金属的方法常常用“吹焊法”,焊点有几个就很牢固了。人们用很细的吹管吹出一条温度很高的火,很巧妙地在某些要害的点用“吹焊”焊出来。“这种吹焊技术在武当山用得神乎其神,现在你都看不见一点焊缝。古神道上,每隔几步都钉着钢钉,牢固得很。与故宫相比,武当山建筑群更为大胆地运用了新材料和新方法。”
  他说,明朝处理武当山地区政务大事,不止大规模重建武当山建筑,还有一桩足以佐证的大事——建立“郧阳巡抚”。这是明朝在全国13个布政使司以外的一个“特区”。
  文艺复兴,艺术水准比肩佛罗伦萨
  在老人的心中,武当山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建筑史文艺复兴的标志。他认为,武当山自公元1412年重修至今600多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文艺复兴标志,位居华夏何方;比肩佛罗伦萨,太岳冠武之当。”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思维敏捷的张良皋坐在藤条椅上侃侃而谈。他自豪地讲,如果说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完工,是开启了意大利建筑的文艺复兴时代;那么武当山的大规模兴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建筑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标志。“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朝代的建筑可以与之相比。没有哪个建筑如此宏伟,如此超前。武当山古建筑群无论从建筑用材还是建筑形式上,都引用了许多新的意识与元素。”
  欧洲史学家一般认为,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是黑暗时代的开始。公元141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正式开工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是有文艺复兴的!”他认为,武当山建筑群是中国第二次文艺复兴的标志性建筑,从公元1412年重修、公元1418年建成,到2018年就是整整600年了。而西方文艺复兴之城佛罗伦萨的主教堂,于公元1419年重修成现在的形态,到2019年也是整整600年。
  张良皋指出,第一次中国文艺复兴的建筑标志,不难举出从长安到洛阳的京邑建筑群,遍布全国的宗教建筑群,但犯难的是不知是指认哪一个作为顶尖标志。第二次中国文艺复兴建筑标志不难举出南京、北京、中都三处京邑和武当山一处宗教建筑群,武当山尤为其中翘楚。武当山的宗教建筑群,与丰富的环境条件相结合,驰想于神仙世界,容许发挥大匠的想象力,让新材料、新技术、新构图……有宽宏的用武之地。“其他官方与民间的建置,也如雨后春笋。其规模之宏大,成就之辉煌,中国才是人类文艺复兴的领头羊。”他说。
  “中国文艺复兴标志建筑的完工,比西洋文艺复兴标志建筑开工还早一年,颇具喜剧意味。”张良皋说,若把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形象与武当山主体宫观对比,就知二者不在一个水平。无论从教堂总平面、个体体量、富丽程度……比起武当山道教建筑群,都只能算是小敲小打,我们当然决不小看它在欧洲文艺复兴中的显赫影响!
  张良皋认为,任何时候张扬武当山在中国文化复兴中的作用及其世界地位,都为时不晚。“2018年,希望有关方面在武当山举行一个纪念大建武当完工600年庆典,来一次与佛罗伦萨的对话。让欧洲人看看,武当山作为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标志是否够格。次年的2019年,欧洲如若借佛罗伦萨主教堂正式开工之日庆祝欧洲文艺复兴600年,届时武当回访佛罗伦萨,让全人类共享一份圣洁的欢乐。”
其他文献
人物名片——  最美评语:不仅勤于学习园林理论知识,还敢于大胆实践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地致力于园林科研工作。  最美成绩: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鄂州市市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最美言语:不唯名,不图利,只求心目中那一片片绿叶的生长,一簇簇鲜花的绽放,一块块绿荫的成型,一处处景观的美好,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是鄂州“风景园林人”。  登过西山的山坡、抓过苗圃的泥土、爬过城市绿化的大树、笔绘过园
期刊
《园冶》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专著,其作者是明代后期杰出的造园家计成。计成不仅是一位造园家,还是一位诗人和旅行家,他幼年饱读诗书,四处游历山水名胜,喜好山水画,正因其年轻时期的见多识广以及文化素养的积累,才成就了这样一部伟大的有关中国传统造园学的著作。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些诗词不但体现了古代人居环境的高雅品位,也说明了植物在古典园
期刊
人物名片  最美评语:多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项目,得到了诸多业主的一致好评。  最美成绩: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十堰市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湖北省第二届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  最美言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给别人制造出一片风景,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一种幸福!  在近20年的绿化工作中,他凡事都身先士卒,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老区绿化改造、绿化养护、市
期刊
“在五老峰下,拔空腾起,其势如飞。”《太和山志》中记载的升真岩——武当山三十六岩第三十一岩,又称为“乾元洞”“鹊鹊岩”。  笔者有幸邀得琼台中观的武当山白衣派第十五代门人刘智杰道长做向导,从琼台驱车到大湾村二组五老峰(现称照面峰)下,一行五人从公路边白云涧开始了探寻升真岩的旅程。  白云涧,乱石耸立,杂草丛生,根本没路。武当山亿万年地壳运动形成了高耸入云的五老峰,峰间白云涧被滑落的山石填埋大半。 
期刊
人类之初,本与自然界浑然一体,完全依赖自然生产力生活。由于没有能力抗衡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现象,因而产生了对生命体和自然环境的敬畏。考古发掘表明,在漫长的蒙昧时期,人类以图腾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畏惧。这是人类最早产生的生态文化现象。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抗争史  远古时代,先民们把某种动物作为图腾崇拜,产生了最早的图腾神。例如,中国传说中的“黄帝族以熊为图腾”;“夏族以鱼为图腾”;“
期刊
烧香是道教主要的科仪,古人相信香火燃起的青烟会直达天庭,起到传达焚香人某些信息的作用。  武当山烧香活动一般分为敬香和烧大香二种。  烧大香是焚香活动中一种残酷和危险极端行为,它又分为锁口剑和龙头香二种形式。锁口剑是焚香人将自己的口用特制的小剑穿起来,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吃不喝,也不能言语,然后再去烧香。  在朝山敬香的人眼里,武当山的龙头香是一块圣地。现在看来,龙头香恐怕称得上史上最危险的敬香之地。
期刊
文庙,原称孔庙,是祭祀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文庙作为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广泛的建筑,其礼制及式样统一,是历代统治者推崇的祭祀性纪念建筑。  汉源县清溪镇文庙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位于县城西北30多公里处清溪古镇的东北隅,背依清溪古城墙,是雅安市境内唯一仅存的文庙,也是四川仅存8处文庙之一。  汉源县虽属四川西北边陲县城,又是羌族自治县,多个少数民
期刊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后气质与才华才会自然横溢,展现高雅光彩。人们也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也参观学习了国内外不少的优秀项目。然而,细思量,我们的这些经验和思路都用在哪里了,我们的特色在哪里呢?面对诸多的流派和方案,我们又是如何应用的呢?是舶来概念还是抄袭构图?  那我们城市的园林特色是如何体现呢?我们应该问问生活的这座城市、问下我们的居
期刊
国家于2011年,将风景园林学科由原来的三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形成了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并重的人居环境科学三大支柱。风景园林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文化艺术、地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汇综合,担负着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建设与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
期刊
10月18日至19日,在美丽的喻家山下、绿树成荫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风景园林学界重要会议——第六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同时,“画说景观”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的评选以及颁奖活动完美收官。  此次盛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园林》杂志社共同主办。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武汉市风景园林学会、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