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城市与景观

来源 :中国图片·湖北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8日至19日,在美丽的喻家山下、绿树成荫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风景园林学界重要会议——第六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同时,“画说景观”杯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的评选以及颁奖活动完美收官。
  此次盛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园林》杂志社共同主办。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武汉市风景园林学会、湖北省村镇建设协会、湖北博克景观艺术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清一乡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新建筑》杂志社等单位协办。
  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们围绕着“生态、文化、技术、教育”等热点问题,以景观人文为切入点,做了广阔而精彩的演讲。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度与广度均属人类历史上的创举,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坚持生态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的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同城乡规划、建筑学一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又需要三者更为默契的配合,这种配合还会延伸到方方面面。
  在新型城镇建设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风景园林人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园林景观学又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才能不负生平所学……专家们各抒己见,给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启发性的建议。
  原子分裂产生能量,交叉碰撞激发火花。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基于历史的创新而非割裂历史的革命!风景园林学,将会受到更大更多的重视。
  “画说景观”的竞赛主题,是“与自然共生的新城镇景观”。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在未来20年内,将有4亿多人由农村进入新城镇生活与工作,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城镇将突破220个。
  在全球日益激化的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危机下,面对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如此大规模城镇化进程,全世界的景观设计师都在思索:如何使即将进行的新型城镇化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城镇化进程?
  城镇和自然两个景观系统的密切结合,将创造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镇空间和景观形态。城市、景观、自然密不可分,相互交叉与共融;即使在每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内,这种交叉与共融也无处不在。究竟三者之间以何种方式既体现各自的特色又共生共融……园林界的导师和学生们都在思考、探寻。
  为了鼓舞和提携后起之秀,主办方发起了“画说景观”大赛,面向国内外相关院校的相关专业,包括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的在校学生(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征集作品。
  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90余份,经过层层评选,有27项作品分别获奖。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Prof.Jan Wampler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刘晖教授、清华大学的杨锐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黄亚平教授等分别为获奖者颁奖。
其他文献
人物名片——  最美评语:几十年如一日,以花为业、以树为乐、以景为趣、以园为梦,默默奉献智慧的育林人。  最美成绩: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利川市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年度(全国)经济建设与科学发展理论实践成果”特等奖  最美言语:把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追求与事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种乐趣、一种真谛,远远超越了财富本身的意义。  在八百里清江的源头,悠悠龙船调
期刊
人物名片——  最美评语:不仅勤于学习园林理论知识,还敢于大胆实践多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地致力于园林科研工作。  最美成绩: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鄂州市市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最美言语:不唯名,不图利,只求心目中那一片片绿叶的生长,一簇簇鲜花的绽放,一块块绿荫的成型,一处处景观的美好,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是鄂州“风景园林人”。  登过西山的山坡、抓过苗圃的泥土、爬过城市绿化的大树、笔绘过园
期刊
《园冶》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专著,其作者是明代后期杰出的造园家计成。计成不仅是一位造园家,还是一位诗人和旅行家,他幼年饱读诗书,四处游历山水名胜,喜好山水画,正因其年轻时期的见多识广以及文化素养的积累,才成就了这样一部伟大的有关中国传统造园学的著作。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些诗词不但体现了古代人居环境的高雅品位,也说明了植物在古典园
期刊
人物名片  最美评语:多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项目,得到了诸多业主的一致好评。  最美成绩: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十堰市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湖北省第二届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  最美言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给别人制造出一片风景,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一种幸福!  在近20年的绿化工作中,他凡事都身先士卒,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老区绿化改造、绿化养护、市
期刊
“在五老峰下,拔空腾起,其势如飞。”《太和山志》中记载的升真岩——武当山三十六岩第三十一岩,又称为“乾元洞”“鹊鹊岩”。  笔者有幸邀得琼台中观的武当山白衣派第十五代门人刘智杰道长做向导,从琼台驱车到大湾村二组五老峰(现称照面峰)下,一行五人从公路边白云涧开始了探寻升真岩的旅程。  白云涧,乱石耸立,杂草丛生,根本没路。武当山亿万年地壳运动形成了高耸入云的五老峰,峰间白云涧被滑落的山石填埋大半。 
期刊
人类之初,本与自然界浑然一体,完全依赖自然生产力生活。由于没有能力抗衡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现象,因而产生了对生命体和自然环境的敬畏。考古发掘表明,在漫长的蒙昧时期,人类以图腾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和畏惧。这是人类最早产生的生态文化现象。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抗争史  远古时代,先民们把某种动物作为图腾崇拜,产生了最早的图腾神。例如,中国传说中的“黄帝族以熊为图腾”;“夏族以鱼为图腾”;“
期刊
烧香是道教主要的科仪,古人相信香火燃起的青烟会直达天庭,起到传达焚香人某些信息的作用。  武当山烧香活动一般分为敬香和烧大香二种。  烧大香是焚香活动中一种残酷和危险极端行为,它又分为锁口剑和龙头香二种形式。锁口剑是焚香人将自己的口用特制的小剑穿起来,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吃不喝,也不能言语,然后再去烧香。  在朝山敬香的人眼里,武当山的龙头香是一块圣地。现在看来,龙头香恐怕称得上史上最危险的敬香之地。
期刊
文庙,原称孔庙,是祭祀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文庙作为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广泛的建筑,其礼制及式样统一,是历代统治者推崇的祭祀性纪念建筑。  汉源县清溪镇文庙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位于县城西北30多公里处清溪古镇的东北隅,背依清溪古城墙,是雅安市境内唯一仅存的文庙,也是四川仅存8处文庙之一。  汉源县虽属四川西北边陲县城,又是羌族自治县,多个少数民
期刊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后气质与才华才会自然横溢,展现高雅光彩。人们也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也参观学习了国内外不少的优秀项目。然而,细思量,我们的这些经验和思路都用在哪里了,我们的特色在哪里呢?面对诸多的流派和方案,我们又是如何应用的呢?是舶来概念还是抄袭构图?  那我们城市的园林特色是如何体现呢?我们应该问问生活的这座城市、问下我们的居
期刊
国家于2011年,将风景园林学科由原来的三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形成了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并重的人居环境科学三大支柱。风景园林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文化艺术、地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汇综合,担负着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建设与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