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语文教学中的实验与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ker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由一系列教學技术所组成。本实验旨在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克服技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基础差、语文课堂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让学生顺利完成技工语文的学习。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技工语文学科的平均成绩和合格率,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关键词】行动导入教学法;技工语文实验;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46-02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在语文课堂上的原因
  技工院校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相对较差,这直接导致学生在技工语文课堂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传统的“讲授式”语文教学方法,已无法很好地解决上述技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常因为学生不愿意学而苦恼。笔者认为要想改变技工语文的教学现状,教师需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创新。而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引领,因材施教进行技工语文教学,能有效优化技工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
  二、实验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无论是从心理学视角,还是从教学论视角看,行动导向教学在现代教育中都有重要的意义。顾俊斯(H.Gudjons)认为,在真实的世界和学生的意识之间存在着一种经验隔阂,因此学生常常表现出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在教学设计中应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课外世界所存在的不可控因素,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于技工语文课堂,对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运用的能力有显著作用,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学与教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讨论、相互交流完成技工语文的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课堂要求学生从信息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整个过程全部参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解决在技工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等问题。
  三、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一)实验的目的
  1.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2.全面提高学生的技工语文成绩,提升技工语文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二)实验对象
  实验班为我校16汽车维修高级(5年)3班、16汽车维修高级(5年)2班;对照班为16汽车维修高级(5年)1班。三个班学生情况基本相同:16汽车维修高级(5年)3班和16汽车维修高级(5年)1班学生人数都为34人,全部为男生;16汽车维修高级(5年)2班有学生36人,同样全部为男生。三个班均属于典型的“全男生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比较差,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三个班均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由同一老师进行授课。
  (三)实验设计
  在前五周,三个班均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语文教学,以“讲授法”授课为主。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较差,导致在技工语文课堂上提不起兴趣。第一次的测试,三个班平均分都较低,不合格的同学占大部分。为此,在第一次测试之后,形成了该实验设计:16汽车维修高级(5年)3班、16汽车维修高级(5年)2班(实验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授课,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而16汽车维修高级(5年)1班(对照班)继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以作为与实验班的比较对象。
  (四)实验时间
  2016—2017学年度。
  (五)实验数据
  以教学班为授课单位,采用同一教师授课,同一习题册,同一课本,同一课时,同一测试内容,统一考试时间,集体实施测试的实验方法。全体学生的成绩作为统计比较。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课堂教学案例——《项链》莫泊桑
  (一)实施内容一:小组合作法、项目教学法
  在《项链》课堂教学中运用人物感知九宫格,分析玛蒂尔德人物性格,让同学们综合评价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在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要素,环境和情节完全服从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因此,要让学生读懂小说,首先就要让他们读懂小说的人物。那么,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地分析《项链》中“玛蒂尔德是怎样的一个人?”,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填写“人物感知九宫格”的形式,共同完成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的任务。在这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要求各小组讨论,并用关键词填写“人物感知九宫格”。同时,各小组要对玛蒂尔德“梦想”、“性格”进行概括,而且要从小说中找出文段依据。最后,各小组选派一位成员讲解“人物感知九宫格”。
  通过小组合作法、项目教学法教学,学生能够分析得知,玛蒂尔德身份、地位、命运变化塑造了玛蒂尔德丰满、立体的人物性格,玛蒂尔德是一位美丽、丰韵,有梦想的女性,她爱慕虚荣、追求奢华,但丢项链后又坚强勇敢、勤劳吃苦、诚实守信、节俭节约的偿还债务,“褪去浮华归本真”在历经十年之后仍保留人性的光辉。学生从文本提取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出人物的多维度性格。课堂任务要求学生讲解表达自己的任务成果,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学生的胆量、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判断能力、欣赏能力。
  (二)实施内容二:角色扮演教学法
  在《项链》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玛蒂尔德与佛莱思节夫人”在花园相遇片段。从视频中,我们感受到玛蒂尔德得知项链之后,她整个人都愣住了,内心却充满了千言万语。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学生根据对玛蒂尔德人物的理解,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为人物丰富表情配上语言,教师抽取个别学生展示其配话语内容并让其在讲台上进行配话语表演。通过配话语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自主探究解读玛蒂尔德复杂的表情,感受出人物悲剧命运,激起疑惑,递进式地探究人物悲剧成因。通过这一教学法,学生能深刻地理解体会到玛蒂尔德悲剧是一个自身的悲剧,爱慕虚荣让她迷失自我(内因);同时又是一个时代与命运的悲剧,资产阶级社会,每个人都努力想进入上流社会,玛蒂尔德也不例外,不幸的是命运又捉弄她,让她在舞会丢失了项链(外因)。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三)实施内容三:头脑风暴法
  在《项链》课堂教学中,列举新闻事件“某学生为买苹果手机卖肾”,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学生评价这新闻事件,最后,各小组选派一位成员评价这事件。头脑风暴法把各小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对“某学生为买苹果手机卖肾”新闻事件的观念,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学生在发表自身观点过程中,促使自身思考同类现象,结合自身情况,检视自己,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名利诱惑时,坚守本心,不沦为物质奴隶,不盲目追逐。在追求美的同时,自身更要将目光投向内在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数据表明:实验前三个班学生的技工语文基础都比较差,平均分低,班级合格率低。
  表2数据表明: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授课后,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科目平均分和合格率都有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班学生的语文科目平均分仍然处于低分,合格率仍较低。
  表1与表2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工语文成绩和班级合格率,该教学法运用于技工语文课堂中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一)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符合其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创造了每位学生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于技工语文课堂,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打破了以往语文课死气沉沉的气氛,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当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合作意识比较强,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和谐。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赵志群.职业能力研究的新进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3(10);5-11.
  [3]杨黎明.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J].职教论坛,2011(3);5-8.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相对薄弱,所以,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导入一节英语课非常重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情况,做好“导入”这第一环节牢牢吸引学生眼球,赢得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让英语课堂踏入成功的第一步。尤其对于农村孩子,他们的视野相对狭窄,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在导入英语课时一定要注重方法,既要让他们感到趣味性,更要兼
【摘要】化学是理科学科中的一项基础性学科,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和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初中阶段的化学作为一个起步阶段,虽然没有高中的知识这么复杂多变,但是学好初中化学,对之后化学的深入学习可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然而,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所
【摘要】初中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在难度上有所提升,学生的个人思维体系和学习习惯也在不断的提升,很多方面都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教授。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时间较长,可是在整体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应该进一步的革新,帮助学生在个人成长上获得更多的帮助。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当下,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勇于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和幽默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高中英语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摘要】Flash教学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并没有具备对flash教学活动的精准有效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好初中信息技术中FLASH课,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另外,本文还从初中教育活动的整体需求出发,对动漫制作活动进行了工作形式的分析研究,结合flash的动画设计技术,对此一技术在具体动画设计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保证flash动画的制作活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广大学生接触、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学习文言文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都在不断探索和改进文言文教学,笔者尝试把造字法引入课堂教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值得分享。  【关键词】造字法;文言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