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吧,残酷薪酬!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a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慈薪酬
  试想,如果一个员工做了一元钱的事情,马上就有一元钱的回报,那他就没有理由不做,他不做,其他人(来自内部或外部劳动力市场)也会做。但现实是,除了计件工资类企业,一般的企业中,工作成果很难这样清晰地评估。
  所以,企业必须设计一种评估员工工作价值的办法。必须评估绩效(产出),这是员工直接的产出,这部分薪酬是绩效工资。
  的确,员工的某些投入是无法马上显化为绩效产出的,所以,企业还应该为员工的能力(工作投入)和岗位(工作过程)付薪,这两部分分别是能力薪酬和岗位薪酬。另外,还有定向补偿员工损失的津贴和普惠制的福利。这些单元就组合成了企业的薪酬体系。
  既然员工的绩效无法显化,那么从其工作的投入和过程等角度来评估其价值,似乎是再合理不过的。但员工不是个体户,他们必须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所以,企业给他们一笔固定的钱(能力薪酬和岗位薪酬)作为代价。可以说,企业为员工设置的岗位成为了一个“风险投资机制”,在不敢100%确定员工的产出前,提前支付薪酬,预期的是未来。当然,企业也获得了基于风险的回报。
  这样的游戏规则似乎很公平,企业因此也扮演了对于员工的一种“仁慈角色”。加之人性假设理论、领导力、塑造组织文化等管理趋势,都让我们把企业对于员工的仁慈看作是理所当然。更愿意去支付一种“模糊的薪酬”,切断薪酬与员工产出之间的联系,转而用情感的逻辑告诉员工企业的“期待”,引导他们无限制地付出。
  于是,我们有了太多对员工“仁慈”的理由。
  残酷薪酬
  但现在,似乎有人不这么想了。2008年,一个土豪老板听完我的课程后问:“为什么不能是那种模式——员工做一元钱的事,我给一元钱呢?市场交易,这样的游戏规则多清晰呀!”
  最初,我认为,这仅仅是不懂管理的表现罢了。分离员工的贡献本来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我尝试解释仁慈薪酬的逻辑,但土豪老板认死理:“您说得没错,但我给员工付工资,还是按照对于员工产出的估价。麻烦就麻烦在,这个估价经常变动,但薪酬不能随时动。另外,下面的人多、事多,我也估不准。所以,我想求助一种方法。”
  我建议他强化薪酬体系中的绩效薪酬单元,建立一种精准的绩效管理制度,但并不取消其他薪酬单元。
  土豪却不置可否。几年后,他坦诚自己在企业内推行的强化绩效薪酬改革失败,但却对我说了心声:“既然我付出了薪酬,我需要的是结果,这样对于我们双方都是公平的。为什么要用我的真金白银来做那些伪善的事呢?我对员工仁慈,谁对我仁慈呢?现在经营风险如此之大,企业倒闭了,他们拍拍屁股走人,我怎么办?”
  这番话对我触动极大。最初的感觉是,民营企业的市场观念真强!果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后来想想,他说的有什么错?市场交易的规则是道德的底线,而持续的底线是道德的最高标准。与其伪装善人,压榨员工的投入,为何不明明白白地“做生意”?
  似乎,我们有了一些对员工“残酷”的理由,也许,这才是真的“仁慈”。
  无限市场化
  我逐渐认同土豪的话,我也在多年企业调研中看到了两个趋势:
  第一,我们传统认定的“员工贡献无法准确界定”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似乎开始将企业内部打造成市场。海尔张瑞敏的自主经营体,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澳洋顺昌的内部市场制……都是在做这些努力。这些模式将企业的贡献分解到员工,以海尔的自主经营体模式为例,这种模式提倡部门、员工之间以交易进行连接,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半成品或服务都需要收取酬劳。实现了员工价值最大程度的显化。形象一点说,员工每天回到家中,核对自己的三张类似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的报表,就可以对自己的财务情况一目了然。员工被打造成了自主经营体,相当于一个“一人公司”。
  但近来我观察到,一些企业并没有基于标准化流程来定价,其效果却一点都不差。像某餐饮企业,利用外部常客和内部员工对于员工的服务产出进行定价,换算成积分来管理,居然打造了“疯狂服务”。
  另一家咨询企业,其老板坚决反对把市场绩效往员工层面反推,理由是员工并不成熟,与市场绩效之间并无强因果联系,大多时候是几名合伙人才起到关键作用。我建议他们进行管理层定价,大家将若干类任务罗列清单,测算工时,管理层再核定不同任务的价值,形成了一套“指导定价”。结果,激励的效果也不错。
  所以,内部市场的价格并不一定是上下游“议”出来的,定价机制可以有其他选择。
  第二,市场变得越来越残酷,需要企业也变得残酷。新竞争的环境让企业更加如履薄冰。尤其2013年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太多的传统企业都感受到了冲击,市场的迅速变化要求企业也具有高度的柔性,能够对接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
  于是,除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开始变化,柔性化成为主题。
  一方面,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岗位系统全部都被打乱,无边界协作似乎无处不在,某种程度上,员工似乎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定义所在岗位的边界。换句话说,聪明人在一个岗位上做的事情可能值2万元/月,但傻子在同样的岗位上做的事情可能仅仅值2000元/月,还浪费了企业的机会成本!此时,你仅根据员工的岗位付薪,还会合理吗?
  另一方面,员工的岗位都无法确定,你能确定什么样的能力对于企业是有用的?况且,即使有的能力有用,在没有投入到特定生产过程时,也没有任何意义。但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岗位系统全被打乱的情况下,你又怎么能确定这些能力能够被投入到生产过程?
  此时,你根据员工的岗位付薪,还会合理吗?如果我是老板,恐怕也不得不表态:请给我结果,别怪我太残酷!
其他文献
仿佛走进一片难以界定边际的雾霾,沃尔玛在遭遇中年危机之外,似乎的确有点儿迷失于新零售时代。  仅以中国为例,2013年就关闭14家门店,据悉未来一年还将关闭20家门店。与此同时,虽然从前两年就高喊加速电商领域投资,但雷声大雨点小,只有1号店是成功范例。从全球范围来看,沃尔玛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3月初,美国本土的很多沃尔玛卖场甚至出现大面积的空货架,据说是因为供应链出现问题,为了节约成本而出现的“意
期刊
三个85后男生——李宁、李艳兵和李欣,在游戏本业界几乎一夜成名。  从2013年7月到12月,仅用5个月时间,一款全新游戏本品牌——“雷神”横空出世,首发500台售罄后,3万人预定;二批3000台,20分钟即被抢购一空,问世仅半年便跻身京东商城游戏本销量亚军。无数网友惊呼,“雷神”如此强劲的势头大有重现当年“小米”手机万人抢购的神话。  没人想到,它是出自海尔三个男孩儿组建的“雷神小微团队”之手,
期刊
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新型的商业模式替代传统模式的速度和规模不可想象地快速增长。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高潜质人才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  获得高潜质人才的方法无非两种,从市场上寻觅和从内部发现和培养。无论哪一种,我们都需要知道高潜人才看重什么、哪些组织或岗位特点对高潜人才具有吸引力。  研究:高潜人才的“最爱”  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
期刊
领导者必须包裹坚强的外壳  哲理的故事:  1990年,曼德拉出狱重获自由,在狱中他镇定坚毅的事迹令全人类感动。美国《时代周刊》的总裁史坦格决定为他写一本传记,因此追随出狱之后的曼德拉到访各地。  一次,他们同乘一架六人座的小飞机在南非上空飞行。曼德拉看到桌子上有一份报纸,就拿起来浏览,看了一会儿令史坦格有点儿吃惊的是,曼德拉开始朗读起来。原来,在狱中的许多年,他都被单独囚禁,为了磨练和充实自己,
期刊
寻找雷富礼的接班人,进而挽救宝洁的业绩,已经成了宝洁公司的最新动向。  根据宝洁公司2014年年初最新公布的季报,宝洁盈利大幅下滑16%,这意味着2013年回来“拯救”宝洁的雷富礼(曾于2000年-2009年任职宝洁CEO,是把宝洁培养成行业巨头的头号功臣),终因拯救无力位置不保,未能再度创造传奇。  那么,宝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拯救行动如此困难?宝洁遇到的问题又会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宝洁
期刊
在线教育精英为何遭遇人生瓶颈?两次创业给他带来怎样的人生巨变?如何才能揭开残酷事实背后的真相?  黄欢  2024年4月22日 香港  监控录像显示:大约十点,蓝修乘电梯上了顶楼,神色平静,仪表整齐。他在楼上站了一会儿,然后直接跳了下去。无任何遗言。  白边认为:事情绝非那么简单,难道是被催眠?或者受人威胁?“无论如何,我不相信蓝修会自杀!作为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移动社交应用‘枕边花边’和在线教育
期刊
解读“芒果”的理由  2011年,年近不惑的我,开始收看一档显然是为少男少女群体定制的综艺选秀节目,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一种我早有耳闻却从未动念关注的节目类型。是啊,青春期的宣言与喧嚣,与我、与管理何干?但这一年,我确实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吸引我的,并不是女生的可人,不是女声的惊艳,甚至也不是淘汰与复活的紧张,而是这档节目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所散发出的创新气息!那一刻,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与湖南卫
期刊
远东控股已有24年发展历史,一路走来,深刻感知民营企业发展的如履薄冰。在发展中让政府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却难,而大民营企业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倒下并带来社会问题的时候,政府未必包容你,比如无锡尚德的施正荣就是如此。因此,在我看来,民营企业当前最重要的是控制好三大风险。  详解当前三大风险  第一,“法律法规风险”。千万不能突破底线,比如:贿赂,指不定哪天就会被查出;又比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既要承
期刊
一个真实的段子:全国开两会,会议间隙中,大家围坐在湖南省代表旁边,话题全都是湖南卫视某某节目。一位经济大省领导很不是滋味,回去就找到该省卫视台台长:“我给你投10个亿,赶超湖南卫视!”  结果呢?至今没有结果。  截止2014年5月的结果是,湖南卫视的全新季播栏目《花儿与少年》,继《我是歌手》第一二季和《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之后,再次成为全国收视冠军。而被其甩在身后的,是全国屏幕上俯首皆是的各路“爸
期刊
2013年,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营收达到62亿多元,而南边的邻居广东卫视广告收入大约7亿元左右。但从区域经济总量来说,广东是湖南的5倍以上。而与其他省级卫视相同行比较,湖南卫视一个月的广告收入比一些三线卫视全年的广告收入总和还要多。  到湖南,你可能不知道岳麓书院,没去过橘子洲头。但你一定知道湖南卫视,一定知道谢娜、何炅。为何一个尚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却因为一个电视台而享誉全国?而且还能持续领跑全国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