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湖南卫视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na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芒果”的理由
  2011年,年近不惑的我,开始收看一档显然是为少男少女群体定制的综艺选秀节目,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一种我早有耳闻却从未动念关注的节目类型。是啊,青春期的宣言与喧嚣,与我、与管理何干?但这一年,我确实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吸引我的,并不是女生的可人,不是女声的惊艳,甚至也不是淘汰与复活的紧张,而是这档节目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所散发出的创新气息!那一刻,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与湖南卫视在圈内长达十年的领军地位所相称的魅力。
  与此同时,我却又陆续耳闻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在创新与火爆中,所遭受到的种种待遇。当那一年的《快女》总决赛不得不安排在子夜时分直播,却依然受到秒表的“关照”而在欢快却又明显仓促中落幕,并迅速得知湖南卫视因“此”没能获得次年的选秀“执照”时;当随后听闻另一湖南卫视当家节目《天天向上》,主持人团队中的欧弟仅仅因为来自宝岛台湾而一度无法在国内上岗时,这接踵而至的消息让我深深感慨:在中国,创新者总难免在执着中背负悲情与孤独,在前行中常伴质疑与恫吓的境遇——即便他们所创新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让百姓多一些更纯粹的快乐。
  也正因如此,我对这个被戏称为“芒果台”的传媒给予了更多关注。因为,我关注创新,我们也应该支持创新。
  转到2012年,形势突然起了变化。受可持续管束的湖南卫视,其领军地位的可持续性,遭到了严峻的市场挑战,收视排名一度滑落到两位数。当《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同行节目风起云涌时,这个“一直被模仿”的“芒果”在短暂黯淡后,还能自我证明“从未被超越”吗?
  2013年伊始,曾引领草根狂潮的湖南卫视,在每周五晚推出了跳离草根、挑战明星的《我是歌手》,一个众望所归的回马枪引发了业界一片寂静;接着在惊讶的同行们没缓过神儿时,立即推出受众面更广的明星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一举打遍全国;又旋即在2014年大年初一,凭借只拍摄了5天而被质疑“根本不是电影”的《爸爸去哪儿》同名电影,席卷7亿票房——人们惊呼:“终究还是芒果台,这才是真正的老大!”
  暮春,新节目《花儿与少年》继续独占鳌头;初夏,第二季《爸爸去哪儿》已经蓄势待发。
  当“创新”不再拘泥于一时或一事,而是能用时间轴来证明“可持续”,用反弹力来证明“不断颠覆”时,湖南卫视也就应该成为《中外管理》杂志关注的焦点。因为,我们需要可持续创新,我们需要发现和解读那些可持续创新的基因——特别是在中国。
  可持续创新的果敢
  谈创新时,不要看轻《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并非原创。真正的创新,并不是开天辟地、亘古未有,而是能敏锐地意识到一种待放含苞的未来价值,进而果敢地率先将其移植到一片蔚蓝的土壤中,并能在移植与整合中高效改进,从而焕发出青出于蓝的巨大能量。
  这很抽象吗?曾孕育了《超级女声》的湖南广电副台长张华立告诉我:《爸爸去哪儿》的韩版原片,他只看了10分钟,就拍板了。而这一拍板,非同小可,一个多达45个摄像机位、120人的跨部门庞大团队,就全力投入开始无间断拍摄。而当电影《爸爸去哪儿》高奏凯歌被认为只是搭顺风车时,又有谁能想到,制作方天娱传媒和其“母体”湖南卫视,是在节目仅播到第二集时,就已做出了这一大胆的决策?这些是一个没有创新精神、没有理想抱负的山寨复制者,所能想到和做到的吗?
  当我在大年初一走进电影院时,《爸爸去哪儿》电影还没开场,播放厅内已然是爆棚的老老小小“齐家欢”景象。而厅外,是高高低低、咿咿呀呀的排队长龙,以及当天《爸爸去哪儿》电影票售罄的通告。这些,是我观影30年从未见过的,也是对果敢创新者最好的褒奖。
  而我眼中的另一大创新,在于芒果节目的妙趣横生,恰恰来自其“新闻立台”的严肃追求。《我是歌手》与《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用新闻思维做娱乐的成功,是将“狠抓每一秒”原则贯穿90分钟始终的成功。而思维的辩证与创新,是一切创新的起点。
  但实现可持续创新,仅靠领导人的英明,是靠不住的。依靠沉淀下来的团队、机制与文化,才是可持续创新的根本。
  可持续创新的团队
  湖南卫视在产品创新上能有今天的朝气与实力,源于其团队自身的朝气与实力。我走访过这么多企业,还很少有像采访《快乐大本营》团队时这样产生由衷的快乐。正如制片人罗昕对我自信坦言道:“湖南(卫视)的团队都是培养了十几年的老团队,所以执行力很强。”
  而这十几年,从上世纪的魏文彬到接棒人欧阳常林,再到现在的吕焕斌、张华立,三代芒果掌舵人分别扛起了属于自己这代人的创新使命,并连续缔造出了《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和《爸爸去哪儿》等创新高峰,为行业乃至社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是的,传承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同样,三代传承,也才能沉淀出一批精干的团队和创新的基因。
  这一点在湖南卫视的“十几年团队”中确实非常突出。比如履新广告部主任的宋点,就是17年前《快乐大本营》的创业人;随后又是《我是歌手》最早也最执着的推动者,以及《爸爸去哪儿》的资源整合执行者;在“研发与生产”领域功成名就之后,却在张华立区区三句话的感召下,就跨业做了职业生涯大转型。同样人称“快女教母”的龙丹妮,也是在卫视战略需要下转换战场迅速扛起了天娱传媒的大旗,肩负着芒果资源产业化运作的战略创新之责;而资深新闻主持人张丹丹,则在全面转型中推出了将话剧与银屏相结合的《星剧社》……在湖南卫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于是,湖南卫视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据说台里有不少闲置团队,但他们宁愿蛰伏几年而不愿高薪跳槽!因为他们知道:这很值!在湖南卫视的创新平台上,只要自己用心勤奋,迟早会有一炮走红的机会。执行《爸爸去哪儿》的谢涤葵团队,就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证。
  当然,这就需要一个能不断给创新者出头机会的创新机制,以及机制创新。
  可持续创新的机制
  实现可持续创新,就意味着拥有再优秀的机制,也需要在看似不必要时,勇于不断自我颠覆,才能保证基业长青。比起挖掘人才,这更是难上加难。
  1996年,湖南经视成立,引入了完全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于是才有至今经典的《还珠格格》以及至今常青的《快乐大本营》;10年后,湖南卫视率先在业内推行集责权利于一身并以个人命名的独立制片人制,于是催生了《快男》《快女》和《变形计》的脱颖而出,并培养出了龙梅团队、洪涛团队等如今的芒果中生代核心;而就在同行也开始践行独立制片人时,湖南卫视又开始主动打破这种“小作坊”对资源的垄断,实施跨团队重组整合,以实现大兵团集中作战,于是才可能率先制作出《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这些现象级季播大手笔。
  湖南卫视的机制创新,还不仅仅局限于电视台内。2004年成立的天娱传媒,通过演艺经纪运营,使得湖南卫视创新出的选秀资源,能够源源不断走出直播厅延伸为一个产业链,从此选秀节目才有了循环生命力,随后通过进军影视剧又强化了芒果人深为自豪的自制剧实力。
  这些在组织结构上的不断创新求变,和海尔等优秀企业正尝试的“砸组织”,难道不是异曲同工吗?做节目的和做冰箱的,即便素不相识却真的毫无关联吗?
  创新者,无惧时髦
  最终,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出现了:当传统媒体普遍弥漫着焦虑忐忑乃至自暴自弃的气氛时,我们发现,唯有湖南卫视,不仅没有受到新媒体的明显冲击,反而还能让新媒体成为自己的眼球追随者。甚至有底气在5月份对新媒体直接说“不”——这就仿佛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发现全球唯有德国屹立不倒,从而让我们得以重新评估制造业的生命力。文化传媒业一样,只要有持续创新的精神在,就不怕没有源源不断的好内容,就不惧任何新技术、新形式的更迭。
  这时有人会问:“你已经是芒果粉了吧?”我会坦白地说:“我是。我们《中外管理》是所有可持续创新践行者的忠实粉丝!”
其他文献
新员工是怎样  慢慢“变老”的?  1.新人对老人最初的理解出现偏差。正是这个原因,在入职初期注重对新员工职业化素养的影响、塑造至关重要,这也正是入职培训的意义所在。越是对自己的文化和人才培养体系有自信的企业,越是偏爱毕业生,他们虽然缺乏实际经验,但具备基本素质,也还没有受到过其他文化的沾染。  2.缺乏深层次的沟通。现实中,大多数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初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工作。可能有一个简单的近乎程式化
期刊
【快消老品牌如何对新生代进行情感式营销】国内新生代消费群体采购快消品,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决策速度快(凭感觉),另一个是个性化需要(贴标签)。这种特征首先被国际快消品牌企业所利用,比如:百事可乐在外包装上印上不同明星的图案及签名——其潜台词是“我和我的偶像同在”。很多快消品包装被赋予了剩余价值——其潜台词是“精美的东西可以保留”。  对于国内快消行业的老品牌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改善:一是产品包
期刊
“海尔?为什么要去海尔?”  2014年3月1日《中外管理》主办的一个管理论坛现场,一位业内已颇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对刚从海尔采访归来的本刊总编不加掩饰地面露不解。  的确,如今风头正盛的是小米、阿里、腾讯和华为,它们携互联网思维四处突击,颇有摧枯拉朽之势。而吹响转型号角多年、心无旁骛埋头自我变革的海尔,在外界看来,似乎已不再代表新锐与先锋。  这家曾被公认为中国企业领航者的巨舰,在互联网时代是
期刊
“企业如何保证持续成长”,尤其是如何在变革环境下保持“非连续型持续成长”,对于任何企业,都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命题。因此,“新轨道”和“变轨”,是很多企业都在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纵观海尔的历次战略变革决策,都是在“繁荣期”做出的。张瑞敏信奉“繁荣的顶峰”就是“衰败的开始”,使得海尔始终求变。  互联网已成时代的基础设施  近来,海尔的第五个战略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的步伐正在加快。这种所谓的互联网
期刊
仿佛走进一片难以界定边际的雾霾,沃尔玛在遭遇中年危机之外,似乎的确有点儿迷失于新零售时代。  仅以中国为例,2013年就关闭14家门店,据悉未来一年还将关闭20家门店。与此同时,虽然从前两年就高喊加速电商领域投资,但雷声大雨点小,只有1号店是成功范例。从全球范围来看,沃尔玛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3月初,美国本土的很多沃尔玛卖场甚至出现大面积的空货架,据说是因为供应链出现问题,为了节约成本而出现的“意
期刊
三个85后男生——李宁、李艳兵和李欣,在游戏本业界几乎一夜成名。  从2013年7月到12月,仅用5个月时间,一款全新游戏本品牌——“雷神”横空出世,首发500台售罄后,3万人预定;二批3000台,20分钟即被抢购一空,问世仅半年便跻身京东商城游戏本销量亚军。无数网友惊呼,“雷神”如此强劲的势头大有重现当年“小米”手机万人抢购的神话。  没人想到,它是出自海尔三个男孩儿组建的“雷神小微团队”之手,
期刊
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新型的商业模式替代传统模式的速度和规模不可想象地快速增长。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高潜质人才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  获得高潜质人才的方法无非两种,从市场上寻觅和从内部发现和培养。无论哪一种,我们都需要知道高潜人才看重什么、哪些组织或岗位特点对高潜人才具有吸引力。  研究:高潜人才的“最爱”  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
期刊
领导者必须包裹坚强的外壳  哲理的故事:  1990年,曼德拉出狱重获自由,在狱中他镇定坚毅的事迹令全人类感动。美国《时代周刊》的总裁史坦格决定为他写一本传记,因此追随出狱之后的曼德拉到访各地。  一次,他们同乘一架六人座的小飞机在南非上空飞行。曼德拉看到桌子上有一份报纸,就拿起来浏览,看了一会儿令史坦格有点儿吃惊的是,曼德拉开始朗读起来。原来,在狱中的许多年,他都被单独囚禁,为了磨练和充实自己,
期刊
寻找雷富礼的接班人,进而挽救宝洁的业绩,已经成了宝洁公司的最新动向。  根据宝洁公司2014年年初最新公布的季报,宝洁盈利大幅下滑16%,这意味着2013年回来“拯救”宝洁的雷富礼(曾于2000年-2009年任职宝洁CEO,是把宝洁培养成行业巨头的头号功臣),终因拯救无力位置不保,未能再度创造传奇。  那么,宝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拯救行动如此困难?宝洁遇到的问题又会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宝洁
期刊
在线教育精英为何遭遇人生瓶颈?两次创业给他带来怎样的人生巨变?如何才能揭开残酷事实背后的真相?  黄欢  2024年4月22日 香港  监控录像显示:大约十点,蓝修乘电梯上了顶楼,神色平静,仪表整齐。他在楼上站了一会儿,然后直接跳了下去。无任何遗言。  白边认为:事情绝非那么简单,难道是被催眠?或者受人威胁?“无论如何,我不相信蓝修会自杀!作为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移动社交应用‘枕边花边’和在线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