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校本课程评价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山市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传统文化修身社团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的评价实例为例,在实践中归纳总结了以学生成长为本的校本课程评价,针对评价的有效开展与收获及时反思形成“实践——反思——升华”。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生成长;多元评价
  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秉着激励性为主,以学生成长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自己的情操,规范自己的行为,立足学生的自我认识与反思,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一、校本课程“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传统文化修身社团课程”简介
  中山市课题“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传统文化修身社团课程的建构与实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指导,结合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社团,如二胡、古筝、书法、国画等,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采用社团形式,以活动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培育学生自觉“修行、修为、修德”,打造“正能、正心、正品”全面发展好少年,构建特色修身社团课程体系,形成相关校本课程目标、教学建议、教材设计以及具体的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完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通过课程的实施实现修为正能,修行正心,修德正品。根据社团活动的特点,建立完善与合理的评价方案 ,以创新的评价形式,尽量给予学生全面又客观的评价。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传统文化修身社团课程”评价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以人为本,用发展眼光来客观评价主体的發展。
  (一)评价的目的
  小学传统文化修身社团系列课程以促进学生文化道德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修为正能、修行正心、修德正品进行全面考察。
  (二)评价原则
  1.重视激励性评价
  社团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兴趣和发展动力。
  2.重视过程性评价
  重视对学生社团活动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和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训练兴趣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学习和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格内涵的过程。
  3.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传统文化修身社团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兴趣和习惯、个性化学习方式以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更应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情感体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评价标准
  修身社团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总的评价体系,结合各社团课程内容灵活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方案。如,依所在社团课程特点,差异设计合理的学生评价标准。如,器乐类修身社团课程评价应该着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人文类修身社团课程应该着重于知识获取与情感培养;美术类修身社团课程应着重于知识的应用与方法的获得等。
  本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结合修身社团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传统文化课程标准与修身社团项目特征构建出评价体系。
  (四)形式多元的评价方法
  1.课程评价主体要多元互动
  评价主体多元互动是指在社团教学中评价的主体扩展了,让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学生直接参与评价,确立学生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反思和鉴赏的能力。只有积极的自我评价,才可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以评价为纽带,增进师生、生生、亲子、家长和教师间的互动情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2.建立社团课堂评价记录表
  由于社团教师一般由学科教师兼职,要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建立课程评价记录表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依社团课程总体目标( 修为正能、修行正心、修德正品三个层面) 和学段目标以及教材为基准,设计反映学生平时社团学习情况的行为记载表,将学生平时社团活动的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记录下来。这样的评价表具即时性、实效性。
  3.社团课程评价记录袋
  “社团课程评价记录袋”是一种全程记录学生社团学习历程的资料袋,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社团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和评价。内容为“我的简历”、社团学习资料、评价记录表、各种演出的照片、获奖证书、影像资料等。
  4.社团展示综合性评价
  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依学校与学生的实际,举行“快乐大舞台”(每周五下午的班级表演,每次两个班,人人要上,学生自行组合,可以个人、小组、全班,歌舞、朗诵、武术等形式)、“每月个人专场”(个人向学校申请,由美术、音乐科组协办)、每学期社团展示(邀请班主任、社团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等来参加观看、评价)。以成果展示方式如美术的静态展示、音乐的动态展示的综合评价,是师生、生生间共同学习交流平台,也是学生发现自我 、欣赏别人的过程,这样的综合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更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筱曼.见证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评价方法[J].生物学教学,2015(4).
其他文献
【摘要】2018年1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国内第一份学段完整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即《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该框架将财经素养教育划分为五个维度: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基于“五维三标”框架。我校尝试对财经素养内涵作出清晰而深刻的解读,并设计十二项相关活动,进行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财经素养教育;主题活动;小学  财经素
【摘要】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自己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好奇心;联系实际;乐学;会学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摘要】正面管教是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著作,核心理念是不惩罚不骄纵孩子,和善而坚定地教给孩子学习的勇气、激情和人生技能。正面管教适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给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正面管教;班会致谢;错误目的分析  如今的学校教育,普遍班主任都反映学生难教难管,学生们都各有各的性格,在一个班集体里的碰撞确实让班主任焦头烂额。笔者教一年级的第二年,每天处
【摘要】生粉爆炸教学实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还原教材的粉尘爆炸实验,也是对教材实验进行优化,使其成功率高、实验现象明显。优化后的实验可以普及在日常化学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直观并强烈感受到粉尘爆炸的威力大,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粉尘;爆炸;优化;简易;成功率高  一、教材中该实验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
人与人的相处,特别是大人对小孩,往往会以自身经验去揣度别人,但这种揣度其实并不科学,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处境、思维方式等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需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不一样的行为。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要真正做好几十个学生的管理教育工
【摘要】几何画板是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辅助软件,其规范和准备的绘图功能,能把一些抽象的图形运动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随着科技和信息化地日益发展,Markus Hohenwarter设计了一款新的动态教学软件:GeoGebra。GeoGebra由Geometry和Algebra组合而成(以下简称GGB),同时拥有处理几何绘图与代数运算的能力,是进行数学教学、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关键
【摘要】近年来,我园从特色化发展出发,巧用家长资源,家园共同探究将民间游戏融入教学,发动家长收集民间游戏教育资源,争取有专长、有经验的家长指导、改编形成文本材料,家园共同动手自制游戏教具并完成游戏教学训练,搭建共育平台,举办家园合作活动,逐步挖掘出我园教学特色,打造孩子们的幸福乐园,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深化了幼儿园教育,提升了我园的办园品位。  【关键词】民间
【摘要】培养教师专业性的发展就是指导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的东西、新的知识,不断地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的一个过程。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推进,教师在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如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职业化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必然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专业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在改革中探索实践,在工作实际中创新,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内涵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在小学语文词语辐射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尝试运用词语辐射式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提炼关键词语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立足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认真阅读课文,与语言开展对话,训练了思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度。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我紧扣“了不起”一词,引导学生认真读文本,充分感悟
【摘要】职业素养是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班级是中职学校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要创建一个如“石榴籽”一样的班集体,需要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等,为中职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让他们一踏出社会就能很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享受到职业素养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班级管理;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