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地理思想初探——兼论邓小平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思想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qj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地理思想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 ,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 ,提出的农村改革战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东西部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的内外政策 ,从新的视觉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思想内涵。文章还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探讨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与西部开发的战略思想和策略原则 ,对于我们搞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thought from six aspect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It elaborates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form put forward by Comrade Deng Xiaoping based on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Chinese geographical element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road,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gion to establis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 and a series of speci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policies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reveals a new vision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Rich thought content.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strategy and principle of Deng Xiaoping’s two major pla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in ligh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which is of great realistic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其他文献
“精髓”论是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冲破种种思想障碍 ,解除种种思想疑团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思想路线。三位领导人有关“精髓”
通过对邓小平人权理论创新性的分析 ,阐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特征。 Through the creative analysis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human rights, this essay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说明,科学理论的创立必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善于把握机遇
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欧洲以及马克思主义首先取得胜利的俄国是截然不同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总结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的巨大历史价值最终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地挖掘和显现。邓小平同志通过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的客观认识,逐
,即是马克思哲学的发源地,它所确立的哲学逻辑框架和哲学理念为马克思后来的各种理论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色(即本质、宗旨和方法论功能)
科学把握时代的变化,是形成科学理论的重要前提。邓小平正是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出发,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充分结合本国实践,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正
毛泽东的公平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对其公平观应进行以下几点历史的反思:公平到底有没有阶级性,它是阶级内部的还是超阶级的?公平能不能在没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实现
毛泽东提出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观点;邓小平提出了以“三个面向”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江泽民则强调在文化建设上“以我为主”、“双向交流”、“开
务实是邓小平最根本的精神气质 ,务实哲学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 ;务实哲学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也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务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