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实践观的几个主要特点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的巨大历史价值最终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地挖掘和显现。邓小平同志通过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的客观认识,逐步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观。其社会主义实践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论,又把这一理论充分运用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创新和发展过程。 The great historical value of socialism can eventually be tapped and revealed only through continuous practice. By leading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rade Deng Xiaoping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deepened th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socialism and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concept of socialist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practice not only insists on Marxism’s basic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 but also makes full use of this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其他文献
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目标出发,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思考,他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青年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德育"的思
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并不是由理论的创立者亲自建立起来的 ,而是由理论工作者经过精心研究构建起来的。从邓小平理论创立过程中的总体思路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来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率领我党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实现了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变革.表现为:推翻"两个估计",确立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地位;正确分析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重新
《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两个最伟大的理论成果。《资本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则是《资本论》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中可以发现 ,他多次谈到干部问题 ,对干部道德问题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学
随着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全方位和整体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对知识的创造者和掌握者——人类的一种挑战,同时更为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人文环境,为人的自由
“精髓”论是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冲破种种思想障碍 ,解除种种思想疑团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思想路线。三位领导人有关“精髓”
通过对邓小平人权理论创新性的分析 ,阐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特征。 Through the creative analysis of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human rights, this essay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说明,科学理论的创立必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善于把握机遇
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欧洲以及马克思主义首先取得胜利的俄国是截然不同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总结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