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我们要把什么还给孩子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enumberon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向全社会传递了什么信号?“双减”之后,我们要把什么还给孩子?
  “双减”的根本目的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孩子们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多到户外运动场、大自然中去强健体魄和感受世界;就是要把孩子们的视线从电子屏、作业堆里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仰望星空,有时间俯下身子去嗅一嗅花草的芳香;就是要把他们的大脑从刷题、机械操练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天马行空,有时间奇思妙想。“双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问的具体举措之一。
  “双减”之后,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孩子。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减负”,孩子们的负担并没有减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减负,家长校外增负”。许多家长见不得孩子空下来、闲下来,一见孩子无所事事就焦虑、恐慌。你想想,一个孩子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从周一到周日,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这种违背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能长久吗?小眼镜能不多吗?小胖墩能减少吗?教育家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话乍一听很荒谬,但仔细想想,其实不无道理。孩子是慢慢长大的,不能急功近利。孩子需要做梦、犯傻、发呆、无所事事的时间,正是这种看上去在浪费的状态,却能为孩子赢得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许多家长和老师每天总是唯恐孩子光阴虚度,总是驱赶着、逼迫着孩子做无穷无尽的作业,不給他们留出一点儿闲暇时间,还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我们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要想身体好,不要吃太饱。同样道理,要想智力好,闲暇不可少。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该休闲的时候要休闲。“双减”告诉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要把时间还给孩子。宁可虚掷光阴,不可误用光阴。
  “双减”之后,我们要把空间还给孩子。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不能只有家、学校和培训班这三个空间。小区里,和同龄的伙伴玩耍是他的空间;运动场上,和小伙伴们追逐打闹是他的空间;果园菜园和田野,和家长们一起劳作体验是他的空间;大自然中,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去爬爬古道、探寻大自然的秘密是他的空间……以前,课堂是孩子的世界;“双减”之后,世界是孩子的课堂。或许有人会问,孩子不去上培训班,还能去哪儿?我一个工薪阶层,每天要上班,孩子不去培训班,安全谁负责,我能放心吗?的确,我们要把空间还给孩子,全社会必须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他可以去,他能去的自由的、安全空间。这是“双减”之后,全社会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双减”之后,我们要把“玩耍”还给孩子。玩是所有孩子的本能,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们的第一份工作,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聪明的孩子都爱玩。在玩耍中,孩子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在玩耍中,孩子们的大脑得到开发;在玩耍中,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古今中外,有多少发现、发明是在玩中诞生的啊。英国的威廉·梅尔道克在玩煮石头的过程中,发现了煤气,后来成长为一位著名的化学家。荷兰的列文虎克在玩镜片的过程中,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从一位普通的看守大门的工人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法国的德尔文在看孩子们玩陀螺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改进了步枪的枪管结构,成为“现代步枪之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做一些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事,在本该“玩”的年龄阶段,不让孩子玩,总是担心“玩”会耽误学习。“双减”提醒我们,我们必须遵循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把“玩耍”还给孩子。
  “双减”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我们必须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培育下一代。“双减”也再一次提醒我们,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这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摘自8月10日《光明日报》。作者为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轴间差速器总成作为商用车驱动桥的核心部件,建立一套针对商用车驱动桥轴间差速器总成的高精度、普适性仿真模型,对保证整车动力传递及疲劳耐久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相比于传统方法,在有限元模型建立中考虑淬火层深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同时考虑大载荷输入条件下材料的塑性行为,引入完整的材料曲线,确保仿真分析模型的完善性,且对淬火处理的强度仿真和大载荷条件下材料产生塑性的仿真具有普适性;分析轴间差速器总成在设计扭矩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采用海格图,应用瞬时最大值等方法,对圆柱齿轮轴强度及疲劳耐久性能进行评定。确立的轴间差速器
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老师意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素养、品质和能力,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注重在历史教学中关注并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均指向认识历史的史学思想方法[1]。中学历史课程所规定的史学思想方法,包含集证辨据与诠释评价两大类[2],从“动机与后果”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
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一直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主线。所谓大一统,即地域、制度、经济、思想等各领域的统一。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这之后,中国历史不断经历分裂和统一。在此过程中,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较于旧版教材,统编版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内容相对时序性更强,充分阐述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完善的过程。从第一单元标题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人类的历史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独特印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固有使命。回望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发展奋斗历程,我们会发现,这是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最为息息相关的一个时期。多少仁人志士在风雷激荡的大时代里追求真理和光明,尽一己之力,拼命地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奉献,以坚定的信仰和坚实的态度,带动、鼓舞、影响着身边的人。在那些黑暗的岁月里,他们用自己的
泉州的国际传播历程贯穿社会发展始终,夹杂着复杂的本土因素和海外因素。走进历史是为了阔步走出历史、更好拥抱未来。无论是世界的泉州,还是中国的泉州,我们试图把关键历史节点加以勾连,还原泉州2000年的沧海横流。萌发: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  泉州倚山为险,滨海称雄,往北奠定了中国最富庶地区——江浙地区的藩篱门户,往西勾连了中国“南天门”——两广地区的唇齿,往东则面朝大海联通世界,区位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