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戏”的音乐课堂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课就像是一出戏,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导演的目标就是要让这场戏成为一出精彩的戏,要让各位演员都发挥出他们的优点,展现出演员自身的风采。如此一来,演员们成功了,他们可能由此成名,导演也得到了相应的满足。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朝自己的理想一步步接近,乃至实现。
  学生,是每堂课的主演,在老师这位幕后导演的指导下,加上自身的感悟与努力,去完成一个个完美的“镜头”。演员有善长演喜剧片的,有善长演武侠片的,也有善长演爱情片的,等等,都是各有所长,自有一招。导演为了使一出戏演好,演精采,就会据片情选演员。但是,教师就没有这样一个权力,不能主动地来挑选,而接受的是一个定好的班级。他的“演员们”也是各有各的特长与爱好,教师就同样地要使出他的浑身解束,来让这批学生演出自己的风采,来完成一部成功的40分钟短剧,让他们在这之间得到成长。那么如何来演好这出戏呢?音乐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就是聆听、歌唱、升华。下面我就这三个环节来谈谈自己的一出戏。
  一、学会聆听,叫醒音乐的耳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聆听习惯和技能的发展史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聆听”是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即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聆听”音乐,它是审美艺术欣赏形式的必经之路。聆听是通向音乐的桥梁,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步入音乐天地的阶梯 。在聆听音乐时不良的习惯有:教师开始播放音乐,有些学生就凑在一起讲悄悄话,或者发呆,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则一听音乐就手舞足蹈,一副沉浸在音乐中兴奋的样子,可是听完之后,提问他们听到了什么,他们却什么都回答不出来。在学唱歌曲之前,对作品进行必要的欣赏,对作品的表现内容、音乐风格、情绪上做事先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对所学的曲目有初步完整的印象。如聆听《乒乓变奏曲》时,先提问:“课间十分钟你最爱玩什么?”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玩的游戏,然后请学生聆听《乒乓变奏曲》,老师问:“在音乐中你听出他们在课间玩的是什么吗?”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学生再次聆听音乐,从聆听中找到答案:“音乐的特点与哪种球类相吻合,为什么?”通过静心聆听,学生发现音乐轻快、跳跃的特点与乒乓球在球桌上蹦跳的形象很相似。然后教师再揭题——《乒乓变奏曲》。第三遍聆听,学生听着音乐主旋律模仿打球的动作,进一步感知音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聆听达到的。聆听也是音乐学习的基本方式,让学生的耳朵真正地灵活起来,就像金海心的歌中所唱:“让阳光把耳朵叫醒。”那么,就让教师用音乐这道阳光把学生的耳朵叫醒,让美好的音乐住进学生心里。
  二、正确歌唱,培养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歌唱,是人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一种形式。学唱歌是音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是低年级学生音乐课中,学生“大声喊唱”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学生在表现欲的驱使下,显示自己声音大,表现自己唱得最好,用尽全身力气的喊叫,唱歌习惯非常不好,喜欢大喊大叫,坐姿也是千姿百态。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轻声地唱,告诉他们大声地唱歌既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又会使歌声缺少美感,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强弱变化及不同的情绪。音乐课上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非常重要,既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又是保证正确而轻松地发声、唱歌的前提条件。对坐姿的要求是: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平视,学生一进教室,学生就应该精神饱满坐端正,老师还可以经常表扬歌唱姿势正确的孩子,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坐姿的规范,对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正确的歌唱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视唱乐谱,演唱歌曲时都必须在控制发声的音量,控制情绪平静的心态下,做到用轻声演唱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还要求学生在演唱中,不但要注意自己的音准,音色和情绪的表现,而且耳朵还要听清老师弹奏的伴奏和同学们的演唱的声音,与它们融为一体。这样教师也能及时感受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在有序中进行,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很轻松,教学目标就能得以顺利实现。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不但让我们学生的歌声更加美丽动听,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
  三、立足本体,拓展音乐的内容
  《音乐课标》指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音乐去理解音乐、去创造音乐。音乐可以让他们释怀、让他们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音乐让他们的个性充分体现。比如肢体语言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通过身体动作配合音乐表达出一定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表现魅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有对知识面和联想不够丰富,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较好,自我表现欲望很强的特点,在加上“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能使他们更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使学唱歌曲更加丰富多彩,达到升华作用,我请学生们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比如近阶段学习的歌曲《小海军》,我让学生们自主想动作,结合歌词内容,动作要突出小海军的英勇,神气,没想到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在我意料之外,学生们的想象力及其丰富,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很高,敬礼的动作、开船的动作、甩旗的动作,瞄准的动作,打准或打败的动作,学生们都能一一展示,不一会儿就把动作给搞定了,随着音乐,学生们嘻哈着做着,时不时还指点人家,虽然称不上完美,个别同学的姿态很是搞笑,也有点僵硬,但是快乐地参与和自信的表演本身就值得称赞了,而且同学们通过表演后,更加喜欢这首歌曲了,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了,我一弹琴他们就边唱边动。一个小小的提示动作能让学生明白乐曲的情绪变化;一个请学生回答问题的小小肢体语言,可以显得很尊重学生,并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既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供这样的自由空间是孩子们最好的记忆方法,我们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引导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奥秘与空间,让他们插上幻想的翅膀、自由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善于发现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拓展是落实课程的具体体现。
  三个环节合起来,一部戏也八九不离十了,一部部成功的短剧合起来,将是一部惊世巨著,将将演员们推向成功的彼岸,实现自身的崇高理想。导演十分欣慰地看着他们朝自己的理想前行,而后仍默默地继续接受一批新的演员,继续无悔地培养明日的耀眼“明星”!
  有人把新课标下的新课型形容为“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学生是这场“戏”的主角,教师的作用是教学设计和课堂艺术的处理,带学生“入戏”,让学生唱出悬念迭出、异彩纷呈的好戏。一出戏的好坏,关键在于导演成功的引导。一堂课就是一场戏,让我们每一位音乐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把音乐课堂的戏唱得更好更靓!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政治“导学案”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听课方法,课后归纳课本知识结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简明的、直观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关键词] “导学案”教学 指导学生 自学  “导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学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简案”二者合一的教学案例;是一种“融
期刊
[摘 要] 提高学生的体能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延伸等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锻炼,使学生的体能得到好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谈几点做法,以期与同行一起交流。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体能发展 策略  体能是人体对环境适应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给我国的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而所有这些教学模式产生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郭沫若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也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教师的调动和启发。作为美术教师要把激发儿
期刊
英语,并非只是一些字母静寂的组合,它是一门有声的语言艺术。因此,要学好英语,必须要会说。“说”英语,不仅是要让孩子抓住一切可以练习说英语的机会和老师说,和同学说,和身边的任何人说,而且要善于朗读。朗读是学好英语的必经之途,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表现为有声的情感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过程。可是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时害怕朗读,通常读语文能声音响亮,声情并茂。可一旦读英语便难以开口
期刊
[摘 要] 绘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美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作为绘画能力的训练,线造型是最直接的方法,本文结合当前中学生美术绘画基本功薄弱的现状阐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线造型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慢写、速写等训练手段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线造型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线造型 绘画能力 慢写 速写 线描  初中阶段是一个生理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成熟的时期。他们的绘画能力却相对薄弱,有些学生即使有丰富想象力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学是否有效,应该关注体育教师是否尽心的教,学生是否努力的学,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掌握到掌握,从不熟练到熟练的变化和提高。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创设新颖的教学方法,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  [关键词] 音乐 课堂教学 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
期刊
时下,绿色学校的创建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绿色教育”也呈现出勃勃生机。由此,我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语文课——作为小学阶段课时最多的一门学科,该如何落实绿色教育理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呢?绿色——象征生命,饱含希望,孕育理想。所以绿色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围绕“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这一核心,播撒思考的种子、智慧的种子,生成出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充满活力的“生态式”课堂。  一
期刊
[摘 要] 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状况,具有不稳定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说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效果可想而知。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时刻注意学生情绪以及思维上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程,适时地在课中引入情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发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文章撷取欣赏范作、诗歌情境、影像、扮演角色、游戏、音乐欣赏等教学情境,配以课堂教学实例,对于指导教学
期刊
回首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我们欣喜地发现,这场新课程的改革,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对当前的语文课堂进一步反思时,我们感觉到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虽然得到了明显增强,但尚未得到根本提高。就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我们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即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