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创森 落地见效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化市自2018年5月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创森5大类36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创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亮点频频。
  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创森工作。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森林城市創建,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森指挥部,从市直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班子具体抓。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先后8次专题研究创森工作,对每个阶段的创森工作进行重点调度和部署。《怀化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经国家专家组评审通过后,市政府及时批复实施,印发了《怀化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怀化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市直部门工作职责》,连续三年每年召开全市高规格的动员会和推进会,每年把创森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对县市区和市直相关单位年度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各县市区也都参照市里做法,把创森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与市里同规格的创森指挥部和工作机构。市县逐级下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任务书》,严格目标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宣传发动,营造浓厚创森氛围。市创森指挥部制定印发了《怀化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在新湖南、怀化电视台、怀化日报、怀化新闻网、市政府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高密度宣传创森工作,发送报刊10.6万张;极力抓好户外宣传活动,在全市高铁站、汽车站、城区公交站台、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自然保护地等重要路段、重点区域设置了一批大型创森宣传牌;开展了义务植树、“最美古树”评选、创森“宣传月活动”、创森杯书画摄影比赛和文艺汇演等多个大型创森活动;制作了怀化市林业局“创国家森林城市,建怀化绿色家园”等系列微视频和《我爱怀化森林城》歌曲;发送创森宣传短信18.8万条;组织市内各机关、宾馆、加油站、门面、学校、社区等单位,以及乡镇村组,采取设立橱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2000次,利用电视和“村村响”定时播报5700次;张贴创森宣传横幅8700条,开展问卷调查4.7万张,不断扩大创森宣传覆盖面。3年创森,全市创森宣传投入621万元,开展创森宣传2万余次,发送创森宣传资料报刊25.1万份、问卷调查2万份,悬挂宣传标语2.5万幅,有效提高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多方联动,形成强大创森合力。全市13个县市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力抓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中方、沅陵、通道等县和洪江市启动了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市财政、发改、教育、城管、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27个市直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与县市区结对帮扶并建设1个以上示范点;各县市区在各自辖区内新建3个以上示范点;开展了建绿色校园、创森进社区、绿城攻坚、绿色通道、绿岸护源等系列特色创森行动,建立了一大批创森亮点。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创森办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创森工作,坚持“一周一计划,一月两调度”,发现问题,现场下发督办函,限期整改到位,有力推动全市创森由林业部门“单打独唱”转向社会各界“大合唱”。
  工程带动,全面补齐创森短板。全市围绕“城区补绿不少点、乡村增绿不断线、文化添绿不掉面”的要求,把工程带动作为补齐创森短板、整体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在全市范围组织实施了城区绿化增量等九大系列创森工程。一是实施城区绿化增量工程,使全市新增城区绿地3440 公顷,新建或改扩建了一批城市城郊公园、游园和沿河绿化风光带,规范了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乔木绿化方式,城区绿化质量显著提升;二是实施乡村绿化提质工程,全市804个村庄、74个乡镇街道得以全面绿化,新建乡镇休闲公园60个、村庄公共休闲绿地981个,目前全市有“国家森林乡村”34个、省级绿色村庄(森林乡村)2094个,乡村宜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全市完成石漠化地区人工造林400 公顷、封山育林1.87万公顷,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四是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使近100千米新建国省干线以及1000千米绿色景观走廊、鹤城区5条进出城口景观通道、180公里水系等实现绿化美化,重要水源地生态涵养林得到有效保护;五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1466.67公顷退化防护林改造、933.33公顷森林抚育间伐和1.38万公顷环城生态圈建设;六是实施资源保护管理工程,完成了全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石漠公园等38处提质建设,添置了一批森林防火设施,提升了森林防灭火和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七是实施生态旅游基地建设工程,使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等23个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和黄岩等12个森林小镇得到有效改造, 建有280多公里的绿道网络,为进一步开展生态旅游打好基础;八是实施林业产业建设工程,完成5066.67公顷油茶新造或低改、2000 公顷楠竹低改、4000 公顷花卉苗木产业建设,建成了“洪盛源”等一批林业产业品牌;九是实施生态文化活动工程,对安江农校纪念园等9处参与体验式生态教育基地进行提质,全面完成4.24万株古树名木的挂牌保护,建成古树名木主题公园30多个,进行了古树名木、绿地认养认建和城市树木挂牌活动,完成市树市花评选,6次参加为民服务热线介绍全市创森工作,多次开展科技下乡,以植树节、清明节、杨梅节、柑桔节、葡萄节、油菜花节、爱鸟周、湿地日等活动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创森的支持度、满意度。
其他文献
项目背景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地区,是冬候鸟东北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越冬地和觅食地,也是长江珍稀物种江豚的重要栖息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部门冲突及当地农民、渔民的经济利益驱使,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濒危的珍稀物种,湖南省在洞庭湖区建立了东洞庭
凤凰县按照“政府引导,公司引领,农户自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推动油茶产业发展,通过紧抓“四链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到目前为止,全县发展油茶6200公顷,其中2015年以来新造油茶面积3200公顷。主要分布在沱江、万溶江和白泥江流域沿线的沱江镇、木江坪镇、筸子坪镇、新场镇、落潮井镇等13个乡镇150个行政村。  压实“责任链” 提升工作执行力  强化各级油茶产业发展责任的落实,
期刊
二月兰,十字花科诸葛菜属植物,又叫诸葛菜,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可凉拌可炒食。其外观也颇受人欢迎,花朵是明亮的紫色,在春季成片绽放,可供游人欣赏拍照,即使在冬季,叶片也不会枯萎发黄,还能显著减少沙尘流动。当应用于园林绿化领域时,其具有种植成本低廉、易管理、观赏期长、生态价值高等优点,是理想的园林植物。  地块准备  二月兰在绝大部分园林土壤内均能生长。它既能适应中性和弱碱性土壤,又因其耐阴性强,在阴
近日,笔者从长沙市望城区检察院获悉,该院以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对嫌疑人刘某华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我们接到辖区居民举报,称有邻居在家里饲养了很多珍贵野生动物,像野生动物园。”2020年11月,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森林公安大队接到市民举报,称刘某华家中饲养了多只印度星龟、王者蜥蜴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随后,民警赶到现场,发现举报属实。民警在现场
汽车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峰,我们来到了位于雪峰山脉腹地的洞口县罗溪国有林场。正值盛夏七月,山高林密的罗溪林场却气候凉爽、舒适宜人,不少长沙、怀化、娄底甚至省外牌照的汽车停留在这里。“这些都是来罗溪避暑度假的。自从我们启动森林康养项目建设以来,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自然美景,还可以开展溯溪、森林浴、养生食疗等森林康养活动。”罗溪国有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谢标的话语中掩饰不住高
在雪峰山大花瑶畅玩,尽情观赏一幅由云端台地、云端溪流、云端湖泊、云端村寨、云端梯田、云端花瑶组成的盛大天然画卷。许许多多的疲劳、枯燥、烦恼、空虚,都会被这翠玉般的美、温柔的美、安静的美、天籁的美、花瑶姑娘的美、古朴原生态的美所感化所陶醉。  雪峰山的美,在大花瑶;大花瑶的美在蜿蜒起伏的青山,美在仙女玉带般的河水,美在热情善良淳朴的花瑶人。  青山,大花瑶千姿百态的脸,是大花瑶双手捧向世界旅游天地的
多花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姜形黄精、老虎姜等,性平,味甘,集药用、食用、观赏、美容保健于一身,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种质资源,林下种植多花黄精是山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实现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徑。  林地选择  选择凉爽潮湿有野生多花黄精分布且生长良好的地区。海拔高300~800米。坡度小于25度较好。坡向选东坡、东北坡、北坡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出行变得愈加频繁,对个人的需求度要求也越高。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设计团队为此设计了一款新型多功能智能拉杆箱,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基于单片机STC89C51进行整体的设计,通过单片机控制各个装置,增加冰箱、常规USB接口充电、太阳能板蓄电和定位功能,并配有投影仪,可解决旅途中的诸多问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的这首《过故人庄》所描写的,恰似新化县杨家边村美丽的风景。步入村里,只见山丘秀美灵动,绿荫掩映村庄,在保持原生态的同时,承载着生动的现代文明。古朴厚重、鸟语花香、林深静谧,文化兴旺,杨家边书写着全国生态文化村的美好篇章。2021年初,杨家边村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针对传统轨道交通科普设备展示场所固定、观众参与度低的现象,基于N比例(1:160)设计了一种微型轨道交通科普展示系统。该系统以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为核心,融合了轨旁设备、线路结构、折返方式等多个专业知识科普点,基于该系统可实现移动式、互动式的轨道交通科普展示及讲解,实现了在寓教于乐中传播科普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