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发文提高高职教学质量,IT行业岗位需求高端技术性人才,院校内涵建设等都要求加强实训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调整实验教学的体系、结构、内容和评价方法,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和实验教学管理新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6-0179-02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high-end technical talents and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IT industry, and so on. The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chang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adjus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structure, content and evaluation so as to build quality educ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of open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new model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compu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引言
  目前,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设置了实验环节。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在学时调整、内容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计算机实验教学,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9号《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实行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并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育部[2015]6号《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設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IT行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较强,尤其需要学生在有稳固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相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对IT人才需求的高要求,就必须深化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实验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与市场脱轨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然是理论学时远多于实验学时,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仍然围绕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而没有重视提高学生能力,只懂理论而不会动手操作,无疑是纸上谈兵,实际IT市场对高职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强化动手能力,而学生毕业后由于能力较差,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最终造成专业就业率低。因此,开发大量的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二)实验教学方法陈旧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主要形式是:教师先演示,学生后操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太枯燥,太陈旧,完全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只靠课堂上短时记忆,记住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课后基本忘完,而且每次课教师先演示,学生也根本不思考每次实验之间联系,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技能,只是照猫画虎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理论授课,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备课,对于实验课,教师认为就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或巩固上课内容,花费的精力不多,实验内容基本是教材上案例,只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几个知识点。造成了实验项目之间缺乏联系,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任然不能独立完成综合项目,创新能力更是得不到培养。
  (四)实验课时不足
  一方面,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对总课时有一定限制,除去理论学时外,剩余的实验学时较少;另一方面,实验设备不足,很多課程被迫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学生只能观看操作。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动手实践少,在校之间,不足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更不用说引导学生实验创新了。
  (五)实训教师技能不过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但计算机专业教师长期在学校教书,很少走进企业,教师自己的技能得不到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只能照本宣科,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就失业了,根本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六)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很多院校都没有有效的、规范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有的采用理论课程是一套评价制度,有的学校直接将等级考试最为部分实验教学的评价标准,并把学生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有的学校计算机课程考试均为上机考试,考试成绩占60%-70%,平时作业占30%-40%。这些考核方式,基本都是一锤定音,没有考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态度,参与度,创新能力,无法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二、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因此,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迅速的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积极听取IT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进一步论证课程设置,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课程,应尽量开出,停止开设一些已经老化并且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无足轻重的课程;尽量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杜绝“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加大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学时,并各学期均衡分布,提高实验学分比例,注重课外实践环节,系统安排综合实践,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高动手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选修课中,应当加入企业急需的课程,组织各类活动以及聘请企业高端技术人员和知名学者进行讲座等方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转变教學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中,引进新兴教学资源“微课”和新兴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尝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教师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收集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视频。教师规定一段时间,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在网络平台参与在线答疑、讨论等环节,完成过关任务或课前测试,实现新知识的传递;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过关任务或课前测试的完成情况,分析在线答疑和讨论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微课的教学效果。
  课内:教师根据课前搜集的问题的类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或者讨论式学习,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进阶任务,教师可以在旁边与学生交流讨论,最终完成任务,形成学习作品,实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课后:教师把优秀的学习作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连线行业专家点评或专家留言点评;教师布置拓展任务,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三)重构实训内容
  目前,计算机实验的很多内容比较单一、比较陈旧。考虑到学科发展速度、各领域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内容不断更新的特点,我们要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计算机实验及理论教材应该选择最新版本的,计算机教室也应在课余时间主动到企业学习锻炼,了解市场的最新技术和动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丰富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主要针对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性实验主要综合应用本课程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设计性实验,除了综合应用各种知识以外,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个性特点完成实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选择和设定,因此建立比较客观、全面、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转变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考核以实验作品或实验报告为主,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当是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全面考察学生,更注重学生实验过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参与考核评价的不再仅仅是代课老师,要加入学生、家长、校内专家、校外专家等,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名师出高徒”,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的关键。目前大多教师不愿主动或没有机会走进企业,动手能力比较差,对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是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學校可以联合企业一起培养,学校委派教师到企业中学习锻炼,企业勇于把最新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教师;另一方面,学校把教师送到培训机构进行学习锻炼,了解培训结构中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教师回到学校,在教学中就可以传授给学生与市场接轨的内容,学生毕业以后也将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三、结束语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计算机实验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必须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水平,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能否有效的实施,能否开出高水平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能否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目的,完全取决于指导老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应尽量安排具有丰富科研、教学经验的老师担任实验教学指导老师,否则,即使实验内容再好,安排再合理,学生得不到好的指导也得不到的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晶晶.独立性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通信,2014(2).
  [2]陈琦.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教学研究,2005(6).
  [3]岑岗,魏英,王亦军.计算机实用技术开放性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04(5).
  [4]张宏蕃.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的数学实验教学研究[J].电子科技,2010,23(11):125-126.
  [5]冯博琴,顾刚,赵英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4-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高校资助的主要对象为经济贫困生。为了确保成绩优秀的贫困生拥有学习的机会,国家出臺了相关政策,并提供了财政支持。从而形成了资助体系。但该体系在实际资助工作中存在缺陷和不足,致使资助工作不能顺畅的开展,同时,现如今的资助工作存在片面性,资助对象和内容较为单薄。为了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分析,探讨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高校资助工作效率的相关建议,以
以市话为基础发展通信业务李克超党的十四大把邮电通信列为基础产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发展,对加快我国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们只有把握住这个机遇,以加快发展市
摘 要:文章对2016年我国31个省区的高考报名人数、高校数量进行了对比,对有代表性的5所综合性“985工程”高校在10个省区的录取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会直接影响不同地区考生的入学机会,所以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差异;不均衡分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林金泉副部长──抓住机遇,加快邮电工业发展(一)要认真研究通信市场的发展趋势、邮电发展规划、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以及国际市场的动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勇于创新。(二)要十分重
协调适应是邮电发展的基本模式张远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刺激了社会对邮电通信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正是迅猛到来的市场需求压力逼迫着邮
摘 要:针对传统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不足,厦门理工学院构建了“一关注,二导向,三结合”的多元質量评价体系,提出从评价机构专一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对象多元化,评价形式与方法多元化,评价标准灵活动态化和培育校园质量文化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054-02  Abstr
摘 要:在金融学教学日趋国际化、定量化与交叉化的当今,金融学教学日渐困难与复杂。文章在OBE理念的指导下,理清了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从开展案例教学、直观化理论讲解、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运用数据处理软件扩扩展教学、综合评价学生等五个方面对金融学教学进行改革。旨在通过 OBE 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OBE教学模式;金融实验;交叉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等方面开展着手增强教育效果。高校要重视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发挥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路径  中图分
(燕山大学 招生就业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高校的贫困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大重点。通过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抗逆力培养,能够解决贫困生精神层面的贫困问题。在整个高校范围内设立自上而下的抗逆力培养机构,加强抗逆力课程教育,并在整个就业指导过程中,帮助贫困生弱化客观困难、强化主观意识,进一步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为提升高校整体就业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高
巩固前沿阵地 加强分支机构建设欧阳元华为使邮电通信更好地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近几年以来,我们南城县邮电局注重分支机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搞好“标准化”建设,使全局11个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