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运用对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作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普及是实现历史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抓手”。试从有效性学习的特征全面分析多媒体教学对新课改和江苏省“减负增效”后的历史有效性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有效性;教学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江苏省“减负增效”的深入实施,在历史教学中感到课程时间少、内容多、起点高。针对这些情况,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那就要在实现历史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和教学效率。这种追求是在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结各校的教学实践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普及是实现有历史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抓手”。那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有利于历史的有效性教学和学习吗?本文试从有效性学习的特征全面分析多媒体教学对新课改和江苏省“减负增效”后的历史有效性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历史有效性学习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需要建构:多媒体的运用可辅助学生在建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第一,视频、课件等材料的直观丰富和准确,都是单靠老师的口头无法比拟的。有效性学习是建构的。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先前知识对当前知识进行的积极的建构。但是建构性的学习活动并不经常成功,可能在建构中获得了一些错误的概念和有缺陷的技能。这样多媒体手段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例如,在讲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大国崛起——英国》的视频。这就使学生对英国有了直观的初步印象,为老师后面的讲述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英国本身是有一定体会的,视频中提及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开始思考自己平时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一堂新课就在思考中开始了。
  第二,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传统课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中,十月革命的背景,课本提供的信息有限,非常有必要为学生展示关于当时俄国经济、政治及一战等的情况,为学生理解后面十月革命的过程及意义埋下伏笔。当适当的文字或者图片出示给学生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在平日的教学中贯彻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需要累积: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规范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累积
  学习的发生是有一定前提的,即学生在先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适时的回顾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或者为后面的内容进行铺垫,其实这种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也应该具备。当新旧知识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通过教学课件对前后知识进行串联,从而形成一个知识整体。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其中的后两课内容是前后递进的关系,而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理解比较抽象,即使上完了三堂课,学生脑海里的印象也不深,老师可以安排在第四课增加关于这个单元的全面总结,包括它的前后联系等。这样不仅使课本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也教会了学生知识累积的新方法。
  三、学习需要情境:多媒体运用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
  情境学习观认为,学习需要在真实的或现实的社会和物理情境中发生,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情境中才能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那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显现无疑。比如,我们在学习必修二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时,可以首先出示中西方对比的命名为《夕阳与曙光》的几组图片,蒸汽机车和牛车的强烈对比,忙碌的工场生产场景和悠闲的乡村生活的比照等等,这些会让学生首先对该课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情境铺设:当西方出现工业文明的曙光时,昔日强大的东方帝国却呈现衰败之象,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课本内容中找到一些线索。于此同时,课程结束的最后,可以再次创设情境:把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方方面面的表现与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场景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和使命感。当然,情境创设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注意做到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冗长,否则会影响课堂进度。
  四、学习是有目标的: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促使学习目标的实现
  虽然学习有时限性,但是明显的意识或目标定向能够促进有效的和有意义的学习。如果教师对预先学习的对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而学生又认同了这种界定,那么也会有利于学习的成功。所以,有效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有目的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有意图的学习。
  按照传统的教学,老师也会在课堂中强调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或是重难点之类,但是往往说完后记得的学生少之又少。那么,当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时,这个弊端就比较容易克服了。当我们在课堂使用幻灯片时,比较常用“超级链接”这一方法,它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举个例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课中,老师在介绍这次革命的成就时,往往会使用很多图片,一般老师都会首先把所有突出行业排列在一起作为子目录,使用超级链接再分别把子目录与需要展示的图片链接,这样就始终可以贯穿学习的主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成功。
  当然,在实践中,多媒体的使用也存在不足。如学生重心转移到这些手段上,而无视教材,这样的危害是大的。笔者认为只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即展示材料、学生思考和老师讲解的时间比例关系与课本内容和其他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材料主次的关系。这样就能做到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技术对有效性教学的积极作用呢?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寻找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曹海丽,边军辉.《[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改变桩截面形状,增加桩周面积,可提高桩承载力,因此导致了异形截面桩的诞生。目前我国研究较多的多种异形截面桩如X桩、Y桩等,均是采用全长等截面的异形截面模管沉管成桩。由
针对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综合评价法的不足,应用信息熵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充分利用有序分隔概念,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选择TDS、COD、总Fe、总Mn、CI-、SOi-、N02-、F
本文通过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体制的研究,结合私募基金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分析出当前我国私募证券基金面临分别来自政策层面、监管层面和运作层面的障碍,并提出了建议。
【摘 要】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表达差异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信息筛选和综合运用能力。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应该在激发其语言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前提下,注重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协调和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过程是学习认知思维和语言感知不断积累升华过程。  【关键词】
【摘 要】多媒体资源有效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能对优化教学过程和资源起到促进作用。该种教学模式运用对创设情境化教学、互动化交流、拓展化生成等都具有推动作用。发挥多媒体资源的有效作用能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渠道”则是新课程英语标准中倡导
《认识多边形》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同时通过图形的折、剪、拼、搭等实践操作活动,调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益赛普治疗6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剂量为50mg/次,皮下注射,每周1
劳动与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本文就如何开展劳技教学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沿海城市近年来迅速繁荣,这与港口经济的促进作用紧密相关。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温
【摘 要】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敢于探索、思考、实践中获取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能力。  【关键词】自主;操作;探索;寻找;开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