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及差异分析——以武汉市五类住区为例

来源 :规划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行出行是人们的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提升城市住区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是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一环。文章结合步行性需求层级理论,构建了城市住区建成环境步行性需求评价体系,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Kano模型,对武汉市主城区的五类住区展开了需求评价和差异化分析,确定了五类住区建成环境改善的重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有助于推进城市规划管理向多元化和精细化转型。
其他文献
附属型公共服务设施是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文章通过辨析当前三种公共设施空间配置模式,厘清了附属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内涵,进一步梳理附属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体系,指出附属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要点和原则在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并从"目标人群分析、公共场所兼容、空间规划落实、部门协同治理"着手构建附属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策略与方法。希望通过对附属型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探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用途管制制度以来,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认识逐渐清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但在试点的过程中发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存在4个主要维度的难点。文章在详细分析这些难点及原因的基础上,从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协调同一空间内各类要素管制制度、统筹谋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和加快制定不同区域准入规则4个方面提出
从德育哲学理论视野下的体验机制、情景机制、固化机制三个方面印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抓好带教老师队伍建设,用好“德育需求”理论,注重德育效果实
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模式改革、城乡发展转型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给城乡规划行业前景及规划设计机构的未来发展带来众多不确定性。结合地方规划设计机构的常规特征分析,针对新时期规划行业内涵外延面临的挑战,地方规划设计机构应通过扩展业务领域、搭建信息化平台和重塑地方企业文化等措施,完善地方性智库建设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小学习作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而"写什么"是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习作教学的主体,是习作教学的灵魂.一篇好的习作应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总结了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元胞自动机、人工神经网络、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其次在海南崖城镇地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专题研究中,分别运用这四种方法建立了城镇开发边界的测试模型。最后,根据测试模型结果,总结了四种方法的差异和各自的优劣势。整体上看,这四种方法各有特点,其核心算法、训练过程和指标体系可以相互借鉴,在实践过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共享农庄是海南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章从共享农庄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出发,从生态、生产、生活、建设和土地权属五个方面剖析海南多数共享农庄未脱离传统乡村旅游发展困局的原因,并以南田共享农庄概念规划为例,从生态筑基、产业注能、社群融合、景观重塑和协同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三生共融"理念下的共享农庄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型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表明我们在人与环境问题上的认识达到了审美的境界。这一来之不易的环保理念蕴含着环保工作的真善美价值诉求:求自然规律之真,致道德之善,臻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