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近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方法选择焉耆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拟行喉罩全身麻醉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行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B组行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近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鞘膜外),C组行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近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鞘膜内),阻滞用药均为0.375%罗哌卡因40 mL(150 mg)。观察并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阻滞前(T1)、喉罩置入(T2)、切皮(T3)、股骨截骨(T4)、喉罩拔除(T5)、清醒(T6)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清醒时VAS评分分别为(768.0±8.5)mg、(977±21)μg、(18.4±2.1)min、(4.2±0.7)分,B组分别为(554.0±7.1)mg、(775±12)μg、(12.3±1.6)min、(2.4±0.6)分,C组分别为(530±8.2)mg、(738±15)μg、(11.8±1.7)min、(1.3±0.5)分,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23、42.56、32.42、19.31,均P<0.05);C组与B组清醒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12,P<0.05)。三组T2、T3、T4、T5、T6时MA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F=85.66、78.46、86.04、62.75、61.31;HR:F=26.03、42.75、38.04、29.31、31.50,均P<0.05)。三组麻黄碱/阿托品、乌拉地尔/艾司洛尔使用率及恶心/呕吐、躁动、切口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12.81、15.24、15.24、10.15,均P<0.05),C组切口疼痛发生率(0%)与B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髂筋膜腔隙阻滞联合近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鞘膜内),麻醉用药量减少,生命体征平稳,苏醒期镇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