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题型训练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73
  高中数学在所有科目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高中数学又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练试,然后才能寻到解题点,这极大的降低了解题的效率,本文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解题能力得到增强,谈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
  一、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以解题技能
  新课程高中数学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做一些专项研究活动。如《数学》有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面对这个课题,除了要求学生走访银行、了解相关知识,还需要学生之间对三种付款方式的计算进行分工、协作和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得到培养,并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此外,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灌输所不能达到的。好的的教学手段和艺术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让数学课堂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和实践化以提升并优化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程中,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1)、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对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教学时.不仅要注意从左到右的正向训练,也要注意逆向思维的训练,某些问题,从正向思维运算繁杂、不易达到目的。若逆向考虑,将问题变换,可开阔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1、求证sin12°+cos12°>2sin56°
  证明:数学中的定理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但公式总可逆用,本题逆用和角的正弦公式,得
  (2)、注意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就是将思维向横的方向扩展,使思维活动能在各相关领域内进行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往往能使各类知识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使问题获得满意的解决。为此,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经常引导,使学生养成横向思维的习惯。
  例2、已知(x-2)2+y2=3,求yx的最大值。
  分析:如果极限在代数问题上来考虑,思路将难以打开,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赋数以形,转换成解析几何来解,则可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
  解:要求yx的最大值,就是要求原点(0,0)与圆上点所连直接的斜率的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在直线与圆相切时取得。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提高解题技术
  在观察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是空间向量位置变化的巧妙性。空间距离主要体现在点点距离、点线距离、点面距离、异面距离上,至于线面距离和面面距离,很容易转化为点面距离,因为它们只能是平行的。所以这里最主要以异面直线距离为例说明向量在空间距离中的应用。
  如图1,要求异面直线a,b之间的距离,为了叙述方便,将两异面直线放置于两平行平面中。假定GH是a,b的公垂线,则可以连接AH(A是直线a上异于公垂线垂足且易求坐标的任一点),从而构造直角三角形AHG,显然是可行的,但是在许许多多的立体几何题中,这只能算作是一厢情愿。异面直线很难正确作出公垂线,即使作出来得到的端点也是十分难求其坐标。为此,在直线b上找到一点容易求坐标的点B,作BC垂直直线a所在平面于点C,易知BC与公垂线等长。下面求其长: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公垂线段的长与所取法向量是无关的(只要非零),点B的位置是任意的,而直线a所在平面的法向量,只需要通过a→×b→即可。这就抛开了公垂线作图难的问题,直接选取两异面直接上任意两点就能求出公垂线段的长,即两异面直接的距离。
  例3、如图2,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D垂直底面ABCD,E是AB上一点,PE⊥EC,已知PD=2,CD=2,AE=12,求异面直线PD与EC的距离。
  解: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评:从此例可看得出,求异面直线的距离,用向量法具有更大的优势,该向量只需要用已知直线作为两向量的外积即可,而直线PD、CE上各取一点,当然要取比较好求其坐标的,这样可以很轻松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教学实例, 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在坚实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參考文献
  [1] 黄明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6)
  [2] 国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1)
  云南省富宁县民族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新形势下的地理教学,必须立足课堂,以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为根本,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关键词:地理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61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42  在新课程初中音乐教学中,为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做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以下是一些浅见:  一、重视美育的作用  美育是音乐教学的根本,也是新课程改
期刊
摘要: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型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它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种平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教学手段。它不仅直观形象,操作简单并且可以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它大大地改进了教学方式,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掘这个新交互平台中蕴涵的教学策略,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而如何将电子白板的优点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这是我们应经常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一所学校想要在社会立足,校园文化非常重要,而书画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我们在那个物美价廉的年代,有着无私奉献的思想,更有激情奋进的精神追求。因此,在精神的感召下,走过了十年的辉煌成就。今天,美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些暗淡,理由是多方面的,我们希望再有过去十年书画复兴的时候,让书画艺术在学校大进展大繁荣!  关键词:美术;特长生;教师;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落实《新课标》的基础上科学施教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笔者从教学准备到课堂构建和科学施教等方面来谈谈一些驾驭小学语文新课程顺利延伸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科学施教 教学目标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7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新型课堂的构建是小学语文教学成功主阵地,我们在教
期刊
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介于文理之间,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所以,地理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强。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地理学科的教学难度较其他学科要大得多。那么,地理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一特点,并把它运用到指导学生的学习之中呢?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从“地理教学中诗词嵌入的效果”、“物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数学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等七个方面,谈
期刊
摘要: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提供契机,创设情境,评价分析,运用操作实验法等让学生自己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主动 契机 情境 评价 操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7-367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任
期刊
摘要: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把课堂作为主阵地,切实领会小学课程改革精神,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科学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把音乐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同时也实现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由于新课堂的构建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自主地学习、表演、欣赏、审美等,各方面因素让他们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就如何构建新型音乐课堂以为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做好铺垫谈谈
期刊
摘要:作为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法治观、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考试只是形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是关键,要完全改变以往“不考不讲、多考多讲、考什么讲什么”的应试教育“唯分”观念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如何为当前体育教学把脉,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构建新课堂,让学生产生学习激情而积极自主地投入体育训练学习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应该采取的教学策略。本文笔者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实际考察、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本组教师的一些经验所得硕果,就症施教,探讨一些教学经验。  关键词:体育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