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一直沿用过去常见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总认为学校教育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常用的教学模式。但实际上学生则因此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探索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创新性教学需要创新型教师,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教育思想的转变,然后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那么,创新型的教师应符合哪些条件呢?
  
  一、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作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地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个性。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创新性地运用教材和各种教学方法。
  
  二、积极营造课堂气氛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需要一个良好的气氛。创新型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营造这种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积极、自由地思维。要营造富有创新性的班集体、温暖宽容和理解的气氛、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处于富有创新性的班集体,就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使创新性思维成为一种习惯;充满温暖宽容的气氛,思维上虽是紧张的,情绪上是放松的;创新性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三、激发创作兴趣
  
  有了创新型的教师固然是关键,但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尝试,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1.加强节奏训练与创作
  奥尔夫提出在音乐课堂中“节奏第一”的口号,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首先应培养他们的节奏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让他们将自己比较熟悉的歌曲进行简单的节奏变化。例如歌曲《闪烁的小星》:
  2/411∣55∣66∣5 -∣44∣33∣22∣1 -∣
  一 闪 一 闪 亮 晶 晶,满 天 都 是小 星星。
  经过同学们的创作改编后,就变成了以下的节奏:
  3/4 1-1∣5-5∣6-6∣5--∣4- 4∣3-3∣2-2∣1--∣
  一 闪 一 闪 亮 晶 晶, 满 天 都 是小 星 星。
  2.加强音乐情感的体验和培养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应以情感教育为主线,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引导,诱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正确的感知和理解,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激发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时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让学生多听、多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游戏激发学生旋律创作兴趣,当学生认识了音阶以后,就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游戏,例如《击鼓》、《接龙》等,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对创作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表扬,从而提高他们对旋律创作的兴趣。
  4.加强和提高唱歌表演能力
  音乐是声音语言,而舞蹈则是形体语言。唱歌表演是低年级学生乐于参加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我编排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让学生边跳边感受蓝天、白云、马儿跑、羊儿跳的草原美景,充分表达了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和平、热爱党的思想感情。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必将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新性”,创新型的教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迎接新世纪的召唤与挑战!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城内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政府的介入下,腾讯与360历时一个多月的网上战争似乎告一段落。  事情已经很清楚,这场没有硝烟,但处处刀光剑影的互联网恶战最终没有胜利者。消费者、卷入其中的企业以至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都因此而受到深深的伤害。  这样的恶战严重地伤害了正在成长的中国互联网产业,进而打击了人们对中国新兴企业家群体的信心。应该说,互联网集中了中国最具有创造力的企业家,他们年轻,普遍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广
我国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有四个女儿,个个才华出众。大女儿珊珊学艺术,定居美国纽约;次女儿幼珊学英美文学,任教于中山大学;三女儿佩珊先学习历史学和传播学,后又取得市场学博士学位,也是大学教师;四女儿季珊在法国学设计。那么,余光中是如何培养四个女儿都成长为高级人才,且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文学艺术道路的呢?他的“家教之道”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用良好的家庭环境陶冶孩子。余光中和范我存夫妇多年
华为今年1月召开会议,完成董事会成员选举,董事长孙亚芳留任。至此“任正非为其子任平铺路,10亿元逼走孙亚芳”的流言,暂时告一段落。    去年年末随着一则“任正非为其子任平铺路,10亿元逼走孙亚芳”的说法席卷业界,有关华为和任正非接班人的问题又一次进入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之内。其实在华为内部,“接班人”问题早已是个延续十年以上的话题。当然,这同样是一个被外界猜测了十年以上的话题。期间不乏多位传奇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