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西北太平洋大海洋生态系海表面温度特征分析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西北太平洋5个大海洋生态系(large marine ecosystem,LME,包括西白令海、鄂霍茨克海、黑潮、亲潮以及日本海)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为研究对象,分析SST随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和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关系.研究发现,除了西白令海外,其他4个大海洋生态系的SST都在1987年左右发生了急剧的上升,呈现出2个变化模态;将SST的长期变化趋势去除后可以发现,5个LME的SST随着时间上下波动,并没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存在,但是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有着密切联系.从空间分布上看,各区域的SST都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的趋势,但是增温趋势不尽相同,整个西白令海区域的SST都在升高,降温区域则围绕在库页岛和日本的北海道附近.
其他文献
WRKY家族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物质代谢以及逆境响应等生物学过程.甘薯中存在许多WRKY基因家族成员,但这些基因是否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尚未报道.研究克隆了在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块根中差异表达的IbWRKY44基因,其ORF全长为1401 bp,编码446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IbWRKY44蛋白与同属旋花科三叶裂薯ItWRKY44和牵牛InWRKY44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葡萄VvWRKY44的亲缘关系最远.IbWRKY44的启动子中包括激素响应、光响应和厌氧诱导响应
为探究越冬暂养后雌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否存在营养流失或风味品质下降现象,利用嵌入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网箱对雌性中华绒螯蟹进行105 d暂养,分析暂养前后中华绒螯蟹一般生物学指数、营养成分、脂肪酸、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差异.结果 显示,中华绒螯蟹在越冬暂养期间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未出现“掉膏”;暂养后的中华绒螯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E)显著上升(P<0.05),必需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比值(E/T)显著上升(P<0.05);可食组织中腺苷
为了解罗氏沼虾养殖环境中草甘膦除草剂的残留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于2019年5-10月,对上海市金山区3口罗氏沼虾养殖塘养殖水、沉积物及塘埂土样品中草甘膦的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并采用商值法对养殖水和沉积物中草甘膦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显示:养殖周期内,养殖塘水中草甘膦的检出率为46.7%,最大残留质量浓度为57 μg/L;虾塘沉积物及塘埂土中草甘膦的检出率分别为83.3%和77.8%,最大残留质量浓度分别为1149 μg/kg和5057 μg/kg.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养殖周期内养殖水中残留草甘膦对所选敏
为解决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瓶颈问题,开发和建立多物种、多营养层次的生态立体种养池塘生态系统,于2019年研究了暗纹东方鲀(1.2万尾/hm2)、凡纳滨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24万尾/hm2)和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的立体种养模式与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1.5万尾/hm2)的水质变化及养殖能效差异.结果 显示:暗纹东方鲀立体种养模式和传统单养模式池塘水体的pH、总氨氮(TAN)、亚硝酸氮(NO2-N)和
为研究山西省地区规模化种植且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品种晋薯16号、冀张薯12号、并薯6号、克新1号、费乌瑞它、大西洋的抗寒性差异,以筛选出耐寒性强的品种,利用低温培养箱对生长28 d左右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进行4℃和-4℃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4个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不同品种马铃薯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6个品种马铃薯的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南支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的分布和丰度变化,2018年6-10月在该水域设置8个站点,采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 mm)在每月的大潮期间按月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并与2014和2015年在相同水域和相同时期的研究结果作比较.共拖网58网次,采集刀鲚仔稚鱼4611尾,平均密度0.123尾/m3,体长范围3.10~61.74 mm.发育阶段从前弯曲期到稚鱼期,其中:以前弯曲期仔鱼(3.10~ 18.12 mm)最多,占总数的86.18%;其次是弯曲期仔鱼(4
根据2014-2016年春夏季浙江沿岸海域拖网调查捕获的剑尖枪乌贼样本数据,结合提升回归树方法(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确定不同的环境因子权重,利用算术平均法(arithmetic mean model,AMM)和几何平均法(geometric mean model,GMM)构建基于多因子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春季剑尖枪乌贼栖息海域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基于线粒体Cytb和COI基因联合对白洋淀流域沙河和拒马河宽鳍鱲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41个样本中检测出45个单倍型,种群间共享单倍型有2个.拒马河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h =0.7120,π=0.01182)均高于沙河种群(h=0.4514,π=0.00313).AMOVA分子方差分析、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及系统发育树均表明2个种群间未出现明显分化,种群内变异(96.43%)大于种群间变异,种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基因流(6.745).中性检验、错配分析显示沙
为探索帆张网不同网囊网目尺寸对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于2018年10月在大沙渔场用套网法对5种不同网目尺寸(35、45、55、60和65 mm)网囊进行了选择性对比试验,应用Logistic选择性模型对带鱼选择性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结果 表明:(1)试验期间测量带鱼4265尾,肛长为76~ 305 mm,平均肛长(167±43) mm;(2)网目尺寸为35 mm时,对带鱼无选择性;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加(45~60 mm),网囊中带鱼优势肛长总体上大于套
南方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属高度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南半球30°S~50°S水域,是金枪鱼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之一,南方蓝鳍金枪鱼养护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outhern Bluefin Tuna,CCSBT)是当前管理该鱼种的唯一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是CCSBT面临的挑战.结合南方蓝鳍金枪鱼种群分布、资源开发状况以及CCSBT现行养护和管理措施,探讨了南方蓝鳍金枪鱼渔业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