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细节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5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细节是新闻写作中的珍珠。鲜活的细节把人们带到现实的情景之中,让人们更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能力不足的表现,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本文主要论述了新闻细节的含义和作用、如何捕捉生动的新闻细节以及新闻细节的误区和防范。
  【关键词】新闻 细节 典型细节
  一、新闻细节的含义及作用
  在行文时,除了概述之外,还需要细节。只有这样,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新闻报道同样离不开细节的描写。何谓“细节”?按照《辞海》的解释,细节是“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在新闻报道中,细节是指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景、新闻背景中出现的最有特点、独具特色的事物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从表现内容上分,它有景物细节、场面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肖像细节、心理细节等,它们都是作品整体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无论哪一类新闻文本,细节都是重要的表述内容。采访中,当事人的一句话、一个神态、一种表情、一个动作,常常成为很精彩的细节元素。
  新闻是易碎品,然而,许多新闻名篇佳作,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虽历时久远,人们仍念念不忘。这些新闻名篇佳作在写作上大都采用了许多典型细节,正是那些典型细节,渲染了典型的环境气氛,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细节是新闻写作中的珍珠。鲜活的细节把人们带到现实的情景之中,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能力不足的表现,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好的新闻细节,其叙事力量是巨大的,新闻细节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强的写实性,能增强新闻感染力
  较强的写实性是新闻细节在叙事上表现出的最典型特征。细节加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叙事的客观性,能增强新闻影响力和感染力。
  2、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带给人们视觉化体验
  细节描写就如同是特写镜头,它放大了人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环境的细微特征,带给人们一种视觉化的体验,让受众有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3、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加强叙事的影响力
  新闻理解和回忆心理学研究的一些结果显示,一些重要的细节能改善人对新闻的理解和记忆效果。由于细节展示的是一些现实中的碎片,这些碎片混合着现实情景中的种种信息,带给受众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认知体验,能刺激受众对新闻的记忆力和对新闻的理解能力,带来的不仅是多元化的认知效果,更是对受众个性需求的满足,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效果,让受众在体验中感知新闻的内涵。
  二、如何捕捉生动的新闻细节
  成功的新闻细节描写,往往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之功效。要写活新闻细节,需要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严谨、严密、严格的采访作风
  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记者不可能成为众多领域的专家,面对一个个陌生的采访对象,“做功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的“功课”,包括思想、材料等方面的细节。思想方面,就是要明确采访目的,对采访的艰苦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景,做充分的估计,从各种可能出现的细节上准备好对应措施。材料方面,就是要在采访前,对采访的事件或对象有一个基本了解。这些准备包括对相关人物背景、相关事件来龙去脉的基本了解,问题的初步设定等。只有记者首先做到态度严谨、工作作风扎实,才能了解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整体情况,对采访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掂量出细节的新闻价值。要使新闻细节有一定震撼力,记者和采访部负责人、新闻媒体领导等,还应参与到一些重大新闻的策划中,因为只有新闻选题准,才能效果好,才能以震撼力细节打动读者。
  2、坚持眼到、耳到、心到的采访习惯
  新闻细节应该是典型的,富有特色的,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写作中要善于用细节表现新闻主题,粗细得当,使新闻有起伏,有趣味。具有震撼力的新闻细节,应该是对真实的新闻细节进行客观描述,生动地展现事件原貌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并通过对细节的客观描述,直观、形象地彰显新闻的内在意义。记者在现场,仅仅是为获取新闻细节创造了条件,如果走马观花,还无法获取新闻细节的。所以,记者在现场,必须用眼、用耳、用脑,多多地感受现场,从而获取新闻细节。记者在采访时要深入、要善于观察采访对象。记者采访不是单纯的记录员,他要在与对方交谈的过程中,密切关注采访对象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的变化;要去思考对方的讲话中,是否有值得挖一挖的新的角度和深度,并据此对原定的采访计划及时作出调整。因此,不能光记对方说什么话,还要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人物细节和环境细节,记录自己的心得,记录有待深挖的话题。
  3、细节贵精,注重选取最有感染力的“典型细节”
  这个“典型细节”主要是指那些最能突出主题、渲染个性,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细枝末节”,能还原和表现人物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透过这些细节,所表达的是记者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写好细节,还需把好语言关。语言运用不好,往往也会导致新闻缺少生动感人细节。同样的一条新闻,由于写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不同,写出的新闻作品就有了高下之分。在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中,往往有一连串的富有震撼力的新闻细节,这些新闻细节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景、新闻背景中出现的最有特点、独具特色的事物和人物进行具体描写,从而给人动人心魄的力量,有时会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有些记者在写作时常用叙述性语言,因此较为平直,虽然实事求是,却因少用或没用描写性语言,比如使用动词等,新闻作品就缺乏了生动的文采。
  新华社名记者朱玉的《任长霞生命中的最后36个小时》,写的是英雄人物任长霞,任长霞当然有很多的英雄业绩可以挖掘、记述。然而,在近3000字的作品里,记者只是流水账般地记述了这位女局长在生命的最后36个小时中所发生的一些“细小之事”,读来却十分感人,远胜过那些豪言壮语与粉墨之辞。如“任长霞来不及吃早点了,8时她准时出发。眼疾手快的行政科长抓了张餐巾纸,包着两个菜馍、一根黄瓜,塞到任长霞手里。”“主治医生介绍,抢救过程中,大夫打开任长霞腹腔,发现胃里一粒米都没有”……这一个个细节,足以传达给读者任长霞是个什么样的英雄,在这里,细节的穿透力、震撼力是任何其他手法都无法相比的。
  三、新闻细节描写的误区及防范
  1、不能当成文学细节来写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质是事实。文学与新闻的分野是,前者反映的是社会的本质真实,后者反映的是社会客观真实。因而,前者是可以而且应该虚构的;后者却是对客观事实的描摹。新闻细节一定要真实,不允许像文学作品那样搞“合理想象”。新闻细节的写作,多用白描,这是新闻的性质决定的,必须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必须真实地报告事实。新闻细节在叙述上首先强调的就是真实细节、客观描述,不允许添枝加叶。
  2、切忌不合逻辑的想象
  不合逻辑,是新闻细节描写的败笔。新闻是记者用脚来写的。记者不断地走进现场中,才能发现新闻,采写新闻。用脚写新闻是件艰苦的工作。一些记者为了省力气,就采用打电话、网上下载的方法来写新闻。结果写出来的新闻要么无细节可言,要么那些细节是臆造出来的,导致逻辑混乱、细节模糊。因此,需要加强对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养成深入基层一线,走进采访对象的良好作风,不允许离开生活的真实去随意想象和描写细节。
  3、细节不能滥用
  新闻需要细节,但不能滥用细节。细节的运用,绝非说素材越琐碎越好,也并非凡是细节就好。新闻中的细节,应当是能增强真实性的细节,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能使人铭记在心的细节,能为新闻增光的细节。如果新闻出现了不应有细节,就陷入了新闻细节描写的误区。新闻报道的范围极其广泛,报道内容若涉及犯罪、隐私、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等,就不应有细节或过多的细节。像一些犯罪细节,很曲折离奇,很有可读性,但它起到的传播效果是负面的,可能会成为犯罪的“教材”。所以,新闻报道涉及到类似内容时,叙述就应宜粗不宜细。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现在,都市报不仅要在加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上下力气,还要打造有特色的互动内容,以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本文从哪些题材适合开展互动,以及如何打造受读者喜爱的活动等方面,来谈都市报的互动内容的生产。  【关键词】互动 人气 题材选择  一、为什么需要互动内容  1、互动新闻的用户黏性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新闻是由媒体向读者传达的、读者想知欲知而未知的、新近发生的事
近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贸易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多。在此过程中,中西方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 语言习惯、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相互渗透、融合,同时又不可避
在影视节目制作中,我们受到某些成规的限制,往往把不符合"正规"技术标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列为"技术废片",但有些素材具有真正的艺术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进行艺术创作。确实
该文简要阐述了虚拟专用网络的概念及其常用的安全技术。深入研究了虚拟专用网络的认证技术,包括数据源认证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的原理及其算法。给出了HMAC-SHA-1算法和HMAC-MD
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的重要区分在于其交互特性。同时,评论主体介入了民众,从而生发出信息流动新的特征。 话语权力的互逆流动使评论呈现为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的交锋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无数生命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消失在茫茫夜空当中。是哀叹、漠然,还是反思、爱惜?
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经常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拟合椭球并求椭球的轴线方向和长度,虽然可以通过解椭球方程的特征向量的方法求解,但是由于回归的椭球方程的参数误差和截断误差,方程
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地电视台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记者站,希望通过记者站手中的人脉资源将自己媒体的新闻报道做得更好、更深入。如何充分利用记者站手中的资源、如何分清
电视是一种高度现代化、科技化和大众化的传播媒介,电视广告是目前最富表现力、最具感染力和魅力的广告类型。但 电视广告的竞争日显白热化,对电视广告的创意也提出了更高的
【摘 要】作为最早的一档新闻人物访谈栏目,《面对面》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从《东方之子》的子栏目发展成为一档稳定的有影响力的大型新闻人物访谈栏目,它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其间经历过多次更换主持人,节目的风格也在逐渐转变。本文以主持人的更换为节点,通过分析《面对面》中各个元素尤其是主持人的变化,来探讨《面对面》的改变和发展。  【关键词】《面对面》 主持人 人物访谈  一、《面对面》节目简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