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PE)处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影响

来源 :中外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imi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由聚乙烯处理集料与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用未做处理的石灰岩和石英岩与分别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处理的石灰岩、石英岩制备6种沥青混合料,采用动态模量试验(DMT),在干湿条件下测出6种混合料的动态模量,比较了6种沥青混合料在湿润和干燥条件下的动态模量值.采用沥青混合料在湿润和干燥情况下的动态模量比K反映混合料抵抗水损坏的能力,K值越大,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越好.试验表明:在湿润和干燥条件下集料经处理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比值K较之集料未做处理的沥青混合料所得模量比值K要大,集料处理后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较好,且用HDPE处理的效果较之LDPE要好.
其他文献
城市交通隧道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该文以穿越生态园区的普瑞隧道的建设为背景,探讨了建设空间狭小、建设条件苛刻、地质条件差、环境保护
采用多种有限元程序对桥墩结构线性模拟分析,在凹槽直角处出现了较大的主拉应力,极有可能产生裂缝;在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上,通过大型有限元程序Midas/FEA对凹槽附近区域的
以某高低塔PC斜拉桥为背景,针对其辅助墩上拉压力支座在运营阶段拉力螺杆失效的情况,结合该桥的实测温度数据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了温度荷载对该拉压支座受力和纵向变形
针对在桥梁基桩沉降计算中采用基于平滑曲线提出的桩土界面非线性模型,计算复杂,难以得到解析解,而利用改进后的折线模型计算精确度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
高速公路由于受各种自然条件以及路线本身指标的限制,会跟已经存在的各级公路、铁路存在着立体交叉。该文通过总结一条正在施工的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所采用的桥梁形式,探讨了此
该文从双曲拱桥加固的概念设计人手,运用桥博软件对双曲拱桥加固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结构受力进行了认真分析,得到了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需对钢筋混
由于途经路段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加上连日雨雪天气,导致张花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老屋湾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已支护部分突发塌陷。通过对物理探测结果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塌方产生
采用动力有限元建立三维模型,计算了立交下穿隧道与既有隧道最小净距为5、10、15、20和25m5种工况,每种净距下分析了1、1.5、2、2.5和3m5种不同的计划进尺,每种进尺下分析了5
温拌剂的掺入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使得沥青的短期老化程度得到了改善。为了明确温拌剂是否对沥青有延缓老化的作用,选用克拉玛依90#沥青和掺入KSH-D温拌剂的温拌沥青
沥青抽提回收技术对其所回收的沥青性能有较大影响。该文运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沥青胶浆及其抽提回收后所得沥青与残留矿粉进行了针对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