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剧《劳动最光荣》是我原创的一个剧本,讲述的是贪玩耍的小蝴蝶不爱劳动,不学习,因此没有朋友很孤单,很难过,最后在喜鹊妈妈和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变成一个爱劳动、爱学习的好孩子的故事。
一、有创意的舞台调度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音乐剧设计的内容应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幼儿生活。为此,我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会有哪些小动物早早起来工作。(小兔、小蜜蜂、小喜鹊最勤劳)除了小动物,还会有什么?(还应该有花、小草、还要有大树,因为小动物喜欢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于是孩子们根据情节在第一幕生成了一段劳动的舞蹈。可是在第一段表演时,所有的角色一哄而上,场面又乱又挤。这时老师适时引导。这么多的人物可不可以分头出场每一场有一个和小蝴蝶对话的主要小动物,孩子们经过讨论分出按小兔、小蜜蜂、小喜鹊的顺序出场。太阳、花、小草、还有大树则可以一直在场上。因为它们本来就是生活在树林里的。这一过程,教师摒弃了早已习惯的包办设计、包办排练、包办提示的方式,而是让幼儿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尝试的方法来提高幼儿创作的能力。重要的的是培养了幼儿创意故事情节,参与舞台调度,通过实践发现问题,锻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利用已有经验促情节的发展使幼儿产生共鸣
当贪玩的小蝴蝶主动去找小白兔、小蜜蜂、小喜鹊做游戏的时候,这些小动物有的忙着采萝卜、有的忙着采花蜜、有的忙着盖房子,没有时间陪她玩,小朋友想一想,她会怎样?(很孤单很难过)在这段情节的创意中,教师没有给予太多的建议,而是让幼儿大胆地来表现和宣泄自己的情感,老师利用幼儿已有的的经验,鼓励幼儿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肢体语言和语言创造性的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通过讨论、幼儿梳理出这样的情节:小蝴蝶先自己玩,但很无趣,她生气,无人理她,她觉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委屈,为什么大家都不跟我玩,最后竟放声大声的哭起来。这时,喜鹊妈妈领着所有小动物来帮助小蝴蝶,告诉她,不爱劳动,不学习的不是好孩子,只有劳动最光荣。小蝴蝶终于明白了爱劳动,爱学习的才是好孩子。音乐剧达到高潮,也是点睛之笔。这正是音乐剧的灵魂,这些情节的发展不是教师讲给幼儿,而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经验合理推理得出的结果。因此幼儿表演起来得心应手,不矫揉造作,道理呈现得自然、明白,很受小观众的喜爱,孩子们容易产生共鸣,儿童在表演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三、创造性的队形变化增加了舞台的美感
全剧共分四幕:为了增强舞台表现的戏剧效果,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创意拓展能力,每一幕都有它独特的队形变化。我让孩子们参与考虑设计,根据人物性格和舞台画面设计队形。如第一幕:小兔劳动场面:人物除小兔外还有萝卜,孩子们都想站在前面,他们设计了横排表演。小花、大树等为背景。第二幕:小花采蜜场面:人物除小蜜蜂外还有小花,大家认为蜜蜂和小花是好朋友,因此设计了一对一对交谊舞队形。第三幕:喜鹊和妈妈造房子场面:孩子们认为造房子,不能来回跑,所以,喜鹊妈妈造房子,小喜鹊运材料。采用了一种生活化的表演……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经过再三尝试,迁移、拓展了自己的经验,不断改变队形,直到满意,从而提高了戏剧舞台表演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在预设剧本框架中幼儿的新创意得到认可,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孩子愿意探讨他们认为很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问题,只有这样这样的问题才会让他们产出成长的幸福感;再次因为讨论意味着倾听、敞开思想和认同,平等而宽松的环境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充满自信,感到自己被热情的倾听和受到尊重的幸福。在这种预设剧本框架中,孩子们新创意的被认可,使孩子们获得了使用各种空间概念进行重组,不断拓展自己的创编思路,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作为引领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我们给予了孩子最大限度的信任与支持,利用教师智慧引领孩子开拓、创新。创意戏剧的教育价值在于它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回顾整个音乐剧的排演过程,我们都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让孩子体验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承担责任、自我挑战、自我完善的过程,让他们的新创意得到完美的体验。
一、有创意的舞台调度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音乐剧设计的内容应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幼儿生活。为此,我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会有哪些小动物早早起来工作。(小兔、小蜜蜂、小喜鹊最勤劳)除了小动物,还会有什么?(还应该有花、小草、还要有大树,因为小动物喜欢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于是孩子们根据情节在第一幕生成了一段劳动的舞蹈。可是在第一段表演时,所有的角色一哄而上,场面又乱又挤。这时老师适时引导。这么多的人物可不可以分头出场每一场有一个和小蝴蝶对话的主要小动物,孩子们经过讨论分出按小兔、小蜜蜂、小喜鹊的顺序出场。太阳、花、小草、还有大树则可以一直在场上。因为它们本来就是生活在树林里的。这一过程,教师摒弃了早已习惯的包办设计、包办排练、包办提示的方式,而是让幼儿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尝试的方法来提高幼儿创作的能力。重要的的是培养了幼儿创意故事情节,参与舞台调度,通过实践发现问题,锻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利用已有经验促情节的发展使幼儿产生共鸣
当贪玩的小蝴蝶主动去找小白兔、小蜜蜂、小喜鹊做游戏的时候,这些小动物有的忙着采萝卜、有的忙着采花蜜、有的忙着盖房子,没有时间陪她玩,小朋友想一想,她会怎样?(很孤单很难过)在这段情节的创意中,教师没有给予太多的建议,而是让幼儿大胆地来表现和宣泄自己的情感,老师利用幼儿已有的的经验,鼓励幼儿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肢体语言和语言创造性的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通过讨论、幼儿梳理出这样的情节:小蝴蝶先自己玩,但很无趣,她生气,无人理她,她觉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委屈,为什么大家都不跟我玩,最后竟放声大声的哭起来。这时,喜鹊妈妈领着所有小动物来帮助小蝴蝶,告诉她,不爱劳动,不学习的不是好孩子,只有劳动最光荣。小蝴蝶终于明白了爱劳动,爱学习的才是好孩子。音乐剧达到高潮,也是点睛之笔。这正是音乐剧的灵魂,这些情节的发展不是教师讲给幼儿,而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经验合理推理得出的结果。因此幼儿表演起来得心应手,不矫揉造作,道理呈现得自然、明白,很受小观众的喜爱,孩子们容易产生共鸣,儿童在表演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三、创造性的队形变化增加了舞台的美感
全剧共分四幕:为了增强舞台表现的戏剧效果,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创意拓展能力,每一幕都有它独特的队形变化。我让孩子们参与考虑设计,根据人物性格和舞台画面设计队形。如第一幕:小兔劳动场面:人物除小兔外还有萝卜,孩子们都想站在前面,他们设计了横排表演。小花、大树等为背景。第二幕:小花采蜜场面:人物除小蜜蜂外还有小花,大家认为蜜蜂和小花是好朋友,因此设计了一对一对交谊舞队形。第三幕:喜鹊和妈妈造房子场面:孩子们认为造房子,不能来回跑,所以,喜鹊妈妈造房子,小喜鹊运材料。采用了一种生活化的表演……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经过再三尝试,迁移、拓展了自己的经验,不断改变队形,直到满意,从而提高了戏剧舞台表演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在预设剧本框架中幼儿的新创意得到认可,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孩子愿意探讨他们认为很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问题,只有这样这样的问题才会让他们产出成长的幸福感;再次因为讨论意味着倾听、敞开思想和认同,平等而宽松的环境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充满自信,感到自己被热情的倾听和受到尊重的幸福。在这种预设剧本框架中,孩子们新创意的被认可,使孩子们获得了使用各种空间概念进行重组,不断拓展自己的创编思路,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作为引领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我们给予了孩子最大限度的信任与支持,利用教师智慧引领孩子开拓、创新。创意戏剧的教育价值在于它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回顾整个音乐剧的排演过程,我们都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让孩子体验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承担责任、自我挑战、自我完善的过程,让他们的新创意得到完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