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枇杷病虫害调查初报及其防治策略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了解通山县枇杷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2019—2021年在湖北省枇杷主产区通山县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通山县枇杷共有19种病虫害,其中,病害9种,虫害10种;根据危害程度及长期观察综合分析,提出了当前湖北省通山县枇杷防治对象为枇杷黄毛虫、天牛、木虱、枇杷灰蝶、叶斑病、腐烂病,此外冻害危害也较重,对上述主要病虫害的危害和防治进行了概述.
其他文献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中国韭菜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虫害,在各韭菜产地都有发生,且发生规律略有不同.20世纪50年代就有文献记载韭蛆的发生,直到80年代分类学家确定韭菜迟眼蕈蚊为韭菜根蛆类害虫优势种群.通过论文查阅,全面描述了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以及发生规律,详细叙述了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参考.
华两优2824是以荆州农业科学院为主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抗病性强的特点;栽培上要做到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合理防治病虫害.
随着草花在城市绿化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新型草花种植基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亟需探讨与解决的问题.园林绿化废弃物作为城市绿地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将其开发成草花种植基质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主要对当前研究中园林废弃物堆肥处理过程、堆肥产物的理化性质、堆肥基质对草花生长的影响、园林废弃物堆肥用作草花基质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和探讨,旨在为园林废弃物在草花种植基质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鄂芝9号是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以鄂芝4号为母本,中间品系材料“97079”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2019年5月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鉴定.该品种近两年在大田生产中表现出稳产、品质优、抗性强、适宜机械化种植等优点,适宜在湖北、安徽、江西等芝麻产区示范推广.
恩单532是恩施州农业科学院以自育自交系“568-11”作母本,以从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进的自交系“YA8201”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以湖北省主栽玉米品种鄂玉25为对照,开展2年17个试验点的区域试验和1年的现场考察验收,为玉米新品种恩单532及其他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13—2014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835.60 kg/hm2,比对照鄂玉25增产7.60%.2015年通过湖北省玉米品种试验山区组现场考察验收.在各级试验中,恩单532
为了解湖北省大别山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耕地土壤情况,对湖北省大别山区7个主要花生种植县市、不同耕作模式和土壤类型的88个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大别山区花生耕地总体呈弱酸性,土壤pH平均值为6.12,属于轻度变异;土壤全碳含量偏低,土壤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整体较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整体偏低;不同种植模式下花生耕地土壤pH均呈弱酸性,轮作种植的花生耕地土壤养分要好于连作冬闲田,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湖北省大别山区花生耕地土壤的粒径组成上基本表现为粗粉粒>沙粒>黏粒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方面共8项指标的多因素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沧州市潮土区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施入微生物菌剂减量施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综合效益,以期筛选适合该地区的微生物菌剂与无机氮肥配施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80%无机氮肥+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较高.
从虾稻共作养殖环境中筛选6株有机质降解菌,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中,OC-1、OC-2、OC-3和OC-64株细菌均归属于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OC-4鉴定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OC-5鉴定为黄海芽孢杆菌(Bacillus marisflavi),这些菌株均能高效降解饵料浸出液培养基中的有机质和氨氮,培养3 d后COD降解率均为85%以上,其中,OD-1、OD-2对有机质的降解速率和降解效率最高,这可能与其具备多种类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氯化钾、硫酸钾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产量、品质以及光合作用等的影响.盆栽试验以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和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采用氯化钾1117 mg/L(折合K2O 700 mg/L)、硫酸钾1297 mg/L(折合K2O 700 mg/L)2个处理.田间试验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采用氯化钾(含K2O 62.5%)480 kg/hm2(含K2O 300 kg)、硫酸钾(含K2O 54%)555 kg/hm2(含K2O 300 kg)、氯化钾240 kg/hm
利用实时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欧洲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9日早晨发生在湖北省荆州市1次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大暴雨在有利的天气环流背景下产生,500 hPa小槽东移叠加鄂北低槽带动冷平流南下,荆州市处于大尺度梅雨锋云系中.大暴雨由2个对流风暴引起,前1个对流风暴为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降水过程中雷达回波后部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单体生成,形成后向传播,利于大暴雨的发生.大暴雨发生前低空急流发展旺盛,探空图上为上干下湿的配置,对流有效位能预报显示能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