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需求的构建与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系统需求边界确立、业务梳理和改造、部门协同等方面分享了大连理工大学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的需求构建实践,并提出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多部门、多业务协同系统建设需关注的三个重点。
  关键词:离校管理;管理与服务;构建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1-0047-04
  引言
  每年各个高校毕业生在离校时,都需要办理一系列离校手续。办理这些手续涉及多个部门,且办理时间非常集中。在传统的办理过程中,学生须手持高校离校管理部门自制的“报退单”到学校各相关部门单独办理并盖章确认,对于一些学生体量较大的高校,经常会出现排队办理的现象。这种离校报退方式,存在着学生“跑断腿”、办公部门负担重、工作效率低等诸多问题[1],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服务学生的离校工作,而且不能有效地统计、分析学生的离校数据[2]。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探寻解决之道。清华大学在2004年建成了毕业生离校事务处理系统,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系统高效、便捷的特点,优化了离校业务处理流程,大大提高了手续办理的效率,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2009年复旦大学离校工作服务管理系统上线,以网上跨部门协同工作的方式办理离校手续,采用灵活可配置的离校手续办理方案以及便捷有效的结果反馈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全力服务于毕业生的理念[3]。2013年北京大学毕业离校系统正式启用,毕业生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即可轻松查看毕业手续办理情况,系统完善了毕业离校工作相关机制,切实解决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时多跑路、排长队的难题,实现毕业生离校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4]。离校系统作为跨部门应用的典型案例,对信息集成、数据交换、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5],信息化程度对离校系统的实施具有很大影响[6]。高校离校系统的成功实施和高校自身的数字校园建设有密切的关联,已有的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为离校系统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9]。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自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以来,已逐步建成统一的用户平台、统一的权限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为实现跨部门离校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持[9]。
  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开始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包括校园综合服务门户、公共数据库及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运行至今已经积累了比较全面的学校基础数据,各大骨干系统也在逐步建设完善中。2012年建成覆盖教学区的无线网络,2013年初步完成学校一卡通建设,当前已经基本具备了离校系统建设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学生、教师也被传统的离校报退模式所累,对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和规范现有离校流程有诸多期待。为了使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离校工作流程合理化、规范化和便捷化,简化手续办理环节,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营造热情和谐的毕业离校氛围,学校于2014年启动了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不同高校之间离校手续有很多共性,可以互相借鉴,但都各有特色,也不可完全复制。
  本文从系统需求边界确立、业务梳理和改造、部门协同等方面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的需求构建实践,并提出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多部门、多业务协同系统建设需关注的几个重点。
  一、需求边界确立
  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在着手信息化建设之前,高校须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识[10]。大连理工大学在考虑建设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时,规划把学校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三个校区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等学生的毕业离校、非毕业离校都纳入建设体系。盘锦校区是学校新成立的校区,其各项管理规则和制度还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之中,校区的离校工作还未开展实施过,相关的操作规程也还未形成。按照惯例,其他校区的各项规则和制度会参照主校区执行,有些例外情况则按照校区实际情况来调整。根据以上情况,学校形成了由主校区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牵头的部门,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各部门为协助部门,主校区网络与信息化中心为协调部门的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组织构架体系,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以下需求构建思路:以主校区的学生离校工作为最初的蓝本,分别由教务处、研究生院与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共同确立一个初步需求,之后由国际教育学院、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参照已形成的需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修改、调整和完善,最终汇总形成需求。
  本科生毕业、停学、休学和退学都需要学生办理离校相关事项,但在教务处的业务系统中,停学、休学和退学部分是纳入到学籍异动业务中,其本身有一套不固定的业务管理模式。这种类型离校发生的时间也很零散,每种类型需要办理的事项也不固定,灵活性太强,较难纳入到系统中完成。研究生则有毕业、结业、退学等离校形式,结业、退学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若是退学离校,则学生需要在线下完成7个盖章签字确认环节之后,才能最终进入离校办理工作中,手续繁琐。留学生的离校则更松散,特别是一些来参加短期学习的语言生,有可能随时离开。根据以上的情况,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中只纳入学生的毕业离校报退形式,其他离校报退形式采用原有方式进行。盘锦校区离校工作还未开展过,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盘锦校区相关部门以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决定这次暂不纳入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范围。开发区校区没有留学生,所以不开展相应的离校工作。最终确定了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需求的边界范围,具体如表所示。
  二、业务梳理改造
  离校业务是高校学生一条线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只有信息和流程都梳理清晰后, 才能更容易地开发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11]。学校已有的离校工作模式经过了学校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处理方式。为了更好优化学校毕业生的离校业务办理工作,学校网络与信息化中心结合学校实际,从整体性、全局性出发统筹考虑,在梳理所有离校环节的基础上对部分业务进行合理的信息化改造,使离校工作在整体上和局部环节都得到优化。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学业务改革以及本研一体化教务融合趋势,传统教务系统采用的单块架构已无法应对日益增长且快速变化的新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一体化教务系统架构并研究其关键问题,结合一体化教务理念,分析单块架构运行缺陷,给出教务系统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方案,研究微服务粒度与划分原则,并对新老教务系统迁移过程提出平滑过渡方法。最后通过同济大学教务系统实际案例,具体展示微服务架构转型实践中
摘 要:针对校园物品丢失现象较多,而找寻效率、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本文期望开发一种方便、快捷、效率高、用户愿意使用的校园失物招领平台;本文借鉴电商平台的C2C思想,省去中间环节,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同时采用移动手机客户端技术,增强用户体验感和方便性。文章结合Struts、Spring、Hibernate、Android等框架技术实现了失物招领移动平台。事实证明,基于以上思想和技术实现的失物招领平台具有
“刀枪不入神功共有九级,一级比一级难练……”长老还没说完,我就忍不住喊了起来:“长老,我要把九级全部练完!请快点教我吧!”长老看我这样子,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心不可浮躁,心不可浮躁……我看你呀,练到第4级就吃不消了。再说我也只练到第6级,虽然我会全部的功法……”“求求您了;拜托!”“唉,你这孩子,好吧。吃下这颗药丸,然后每天打坐12个小时;边打坐还要边念咒语:啊咪呜哩吗啦嗒……”  练了三个月
摘 要:网络分布式拒绝攻击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是近年来对Internet具有巨大影响的恶意攻击方式,给校园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介绍了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分析DDos攻击的原理和手段,以及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DDos攻击的应急防御策略,以减少攻击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Dos DDos 防御  中图分类号:TP393
  
毛毛虫排队过马路    瞧,136只毛毛虫排成笔直的长17英尺(5.2米)的整齐队列,缓慢地穿越马路,让许多司机停车观望,足足等了20多分钟!或许这就是毛毛虫能够安全通过马路的“奇招”吧?    小仓鼠赛车会    近日,英国达拉姆附近的探险谷儿童游乐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赛车会。参赛的“车手”是一只只毛茸茸的可爱的小仓鼠,你没想到吧?  在这场有趣的比赛中,每只小仓鼠拥有自己的赛车,上面安装有小
中国省级教育信息综合网站月度排行榜(数据采集日期:2014年10月29日)
摘 要:高校越来越多大型的学术讲座和讨论,学术讲座已经成为高校除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之外重要的教学活动。然而大型学术讲座中存在着学习者参与交互的意愿程度低、师生间交互活动少、交互容易增加演讲者的额外负担等诸多问题,从而难以保证学术讲座质量。本文设计了一个面向大型学术讲座的移动学习交互平台,师生双方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开展无缝的交互活动。讲演者可以方便快速地安排学术讲座过程中的交互活动,并实时查看和统计交互
我想  董紫青    我想把头发  连在桃树上  带着一串芳香  随着风儿飘荡  飘啊飘  飘出小朋友的声声歌唱  我想把眼晴  装在潜水艇上  带着海底的宝贝  随着海风的轻轻悠荡  悠啊悠  悠出诲鱼的声声歌唱    我想把手儿  接在苹果树枝上  带着一串六苹果  随风儿飘荡  飘啊飘  飘出人们的声声夸奖  (指导老师:王芹)    雾  霍 红    雾是个啥?  可能是天空刷牙时,  
摘 要: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为教育体验者提供新的媒介,为传统的教与学提供多样化传授知识的手段。移动增强现实(MAR)作为AR的分支,在显示设备方面更小型、更轻便,促进了AR的普及。使用MAR技术辅助小学英语学科的学习,在提升学生英语学识能力的同时,又赋予教育过程娱乐性。本文探讨基于MAR技术的小英语辅助学习系统,描绘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整体架构,分析实现该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媒体资源。最后,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