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基的宏观不稳定性理论框架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ga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大衰退”以来兴起的明斯基思潮未能从整体上把握明斯基的理论图景,从而未能真正理解明斯基的思想。文章从“华尔街图景”出发,构建一个包含明斯基完整图景要素的统一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旨在从金融视角捕捉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所呈现的宏观不稳定性动态。在“广义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名义下,从金融不稳定性的来源、路径和后果三方面系统地阐释了这一宏观不稳定性框架,丰富和拓展了其狭义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该框架的构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明斯基思想,更好地发展和应用其洞见。
其他文献
法兰西学院的汉学讲座创建于1814年,这是汉学首次正式进入西方大学的圣殿。在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的200年历史上,共有9位教授执掌教席,四易其名,从来未曾间断过。该讲座不仅影响了欧洲以及整个域外的汉学研究,而且还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在法兰西学院的汉学讲座中,有一个特殊的系列,即专门为自西域探险归来的伯希和设置的“西域语言、历史和考古”讲座,其教材就是来自伯希和西域探险中获得的文献与文物。该讲座一共持续35年,它解读了西域多种已消逝的语言文字,复活已经湮灭的多种古文明,进一步理清了中国中原与西域间的
著名学者于省吾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所作诗歌28首被发现,这批诗歌是研究近现代学术史和近现代诗史的珍贵新见资料。我们对其进行抄录、整理并对诗中所涉时人时事略加注释,以便读者理解诗义。
“自来论明文者多贬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学接受现象。明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迄今为止仍然是尴尬的,自其产生以来,明文的接受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被误读、被遮蔽的历史。有明一代,文学派别林立,观念纷争,彼此攻讦,是非滋生,结果各派俱伤,使明文整体形象大大遭损。进入清代,经世致用、明道尚醇、崇学重质等审美倾向使文学朝着功利、实用、经学化、学术化方向走得很远。明文在遭受清代文学思潮反拨和回流的境况下,历近300年而几不显其真正的光辉。现代学术对明文虽然渐加重视和肯定,但同样是褒贬不一,莫能定谳。当下明文研究的突破
2014年11月18—12月3日,大唐西市丝绸之路考察团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亚4国的丝绸之路古代遗址进行了学术考察。
1《杨昭全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 2《金日成传》.香港亚洲出版社.2010年 3《当代中朝中韩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年
期刊
本文作者在2015年发表于《哲学研究》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正义观念在内容上互不涉及、在来源上互不相干、在观点上互不否定”。对此,林进平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宗教批判的视角看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兼与段忠桥先生商榷》的论文,文中一方面批评本文作者的观点“不论是在立论的文本依据,还是在论证上都难以成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即马克思之所以批判、拒斥正义,是因为他“把正义视如宗教”,认为“正义是人民的鸦片”。本文认为林进平的批评是基于偷换概念;他的新
信用概念既构成道德评价的核心,又在法律秩序、政治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占据关键地位。因而,对信用概念的完整分析贯穿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诸领域。文章把“信用”视为一种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中自然演进而成的现象,并试图提供一个分析视角。文章认为,自然性信用机制和制度性信用机制构成两种最基本的信用现象,对两种机制的对比反映了信用现象的历史演进。
20世纪中期以来,经济学家对政策的影响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制度化、常规化和国际化特点,并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转型国家中,这种影响尤为显著。经济学家的政治参与以及这些参与和经济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随之成为经济思想史家和知识社会学家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专注于抽象地思考经济理论的学者,而实际上他是自亚当·斯密以来与现实政治关联紧密的少数杰出经济学家之一,而且他正好身处英国工业化、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基于此前少有人关注的李嘉图的议会演讲、通信等,勾
经济学理论重要的普适研究逻辑是指研究者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时,重视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层面探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规律,如此把理论的一般性和现实的特殊性相结合,取得具有一般性意义的重要理论创新。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结合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实质要求,从哲学基础、具体内涵以及经典著述中有关“普适研究逻辑”的经典论述等维度,论述经济学理论研究重视普适研究逻辑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依据以及这一普适研究逻辑对于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实践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