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讲授法”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ence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授法目前仍是许多高校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大学教师们无论上基础课或专业课,都使用讲授法。原因在于: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能寓思想教育于讲授之中,此外,讲授法较其他教学方法来说成本低,这些因素使得讲授法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讲授法运用不当也有明显的弱点,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熊青文在《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一文中,对北京某大学15名教师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学课堂基本使用讲授法,课堂教学行为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比较沉闷。①窥一斑而见全貌,我国许多大学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教学方法本身无优劣之分,同样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论题:讲授法如何创新的问题。我认为有两个因素值得考虑,即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讲授法中的科学性
  
  很多人认为讲授法中的科学性等同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实际上,还有一个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即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②本文论述的科学性包含下面三方面的要求:
  
  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高校各课程的开设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个体系,它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其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学内容自身的科学性特点,要求教师讲授时不能墨守成规,一本教材若干年不变,而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反映科学的新发展。
  
  2.讲授知识的正确性
  教师讲授知识的正确性,体现出教师个人素养的要求,也包括教师语言表达的要求。从个人素养看,教师对所讲知识应有“二度消化”的能力,即对教材的钻研、理解是前提,教师备课时应理清思路,能了解授课的重点,掌握课堂内容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讲清重点,解决难点。高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要求教师能明辨,能恰当地汲取,并进行过程转化,体现的是教师的再创造;教师讲解知识正确,学生能感受到他对发展科学的激情,同时教师深远的学术见解、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教师的智慧和风格,在他正确地讲解时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其它教学方法(主要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程序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讲授知识的正确性还体现了教师对所讲内容达到了精通的水平,如不能精通,他只能照本宣科、言语含混,也就谈不上正确。达到精通的效果有以下几点要求:(1)基础要稳;(2)知识要博;(3)思想要深;(4)品德要高;(5)教态要诚;(6)气质要好;(7)语言要美;(8)准备要足。
  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应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对科学有着满腔的热情,充满着对真理的渴望,对所讲知识有信心和自豪感。讲解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对未知知识的探索。
  
  3.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讲授法非常适合大学教学中课时少、进度快、跨度大的课程,在听讲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远比自己看书快,但这种方法运用时如不注意教学过程设计,会陷入“注入式”“填鸭式”的沼泽。所以教学过程设计就要讲究科学性,即最优化。
  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③
  《高校教师课堂设计能力之研究》④提出了适合高校教师采用的Fink整合模式,Fink说学科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把握六类学习目标,就是(1)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2)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3)在所学习的内容、思想、任务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进行综合;(4)学会从人文的角度看问题;(5)保持学习和探究的锐气与兴趣;(6)提高学习能力。
  作为高校教师,应熟知自己所任课程的特点,熟知所教学生的基础,运用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合理设计课程,发挥讲授法的最大优势。一般来说,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设计课程时要做的具体事情是精选讲授内容(注重讲解原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知识)、精心组织讲稿,备课时应多参考一些专著和期刊,同时明晰自己观点,熟悉讲解内容,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设计课程时始终明了学生到底想学什么、能学到什么,考虑这堂课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能了解到多少有效的知识,能否达到使学生好学、向学、会学的目的。
  
  二、讲授法中的艺术性
  
  讲授法中有科学性,同样也具有艺术性,或者说科学性与艺术性是教学活动本身具有的两种属性。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明教学艺术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他认为教学艺术是一种能使人获得愉悦的艺术。乌申斯其则认为“教学成了最高级的一种艺术,因为它力求满足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人的本性的完善”。
  讲授法中的艺术性是教学思想、知识、能力、方法、个性的全面体现,是一种综合素养,它是教师熟练、巧妙地应用语言、表情、实物、色彩、声像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创设教学情景,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综合运用的一套教学技巧。具体来说,讲授法中的艺术性表现在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教态艺术等方面。
  
  1.语言艺术
  讲授法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称为教学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教学语言是书面语和口语的高度统一,书面语有严谨性特征,口语有灵活性特征,教学语言是教师根据备课内容在课堂上将书面语转化为口语的结果,教学语言艺术既是书面语的声情化,又是口语的逻辑规范化。教学语言的表达有一个内部言语组织的过程,即将要说出去的话的核心内容以关键词语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这些关键词语叫语点,教学语点的形成体现了教师思维的速度、广度、深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的知识储备、信息积累及知识的提取应用等能力。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对语点的艺术表达,对语言创造性的运用。
  教学语言艺术作用很大,它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艺术的教学语言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语言艺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秀的教师会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以此来升华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语言艺术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夸美纽斯认为“一个能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那么如何让你的教学语言具有如此教学效果呢?这就是对艺术性的追求了,即在朴实、通畅、得当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丰富、生动、隽永。艺术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的程度。⑤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体现在它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人,重点是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由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启发。教学中形象化语言的使用,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在生动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在通俗易懂的讲解中升华。形象化语言可以让教师将枯燥的条文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生动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这种效果需要教师有对所教知识高层次的理解,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更是教师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
  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也许有人认为学科不同,对激情有不同的要求,事实上,无论文科、理科、工科,无论公共课、专业课,教师讲授时都应饱含激情,激情展现了一个教师的风貌。当代著名数学家王元曾说过,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多么简单的两个素数之和,却让世界上那么多的数学家为之疯狂,这就是简单的魅力,是数学的魅力,一个人如果不能真正意识到它的魅力,也就不会为之疯狂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对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激情吧。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自己专业、不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上课能饱含激情。试想一个无精打采的教师加上他平铺直叙的语言,即便大学生也必须要有十二分的定力方能坚持50分钟。作为教师,自己应先受教育,因为情绪的感染是极其重要的,充满激情的讲授与学习,教、学主体都会其乐无穷。作为教师,应该设计并使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当然,也不是一味激动,当放则放,当收则收,让学生随教师的思绪而变化起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语言艺术还指有声语言的合理使用。教学语言的艺术表现,包括有声语言的艺术表现,一要标准,二要适听。标准是指教学语言应使用普通话,目前高校教师有普通话过级要求,教师如果用方言上课,会严重影响讲课效果,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如果一堂课中老师讲什么学生都听不懂,又从何而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听是指教师讲课时的声音听得清(音量适中,以65—72分贝为宜,能将教学语言恰到好处地送到教室每个角落),听得精(语言简洁,避免口头禅),听得明白(语速节奏恰当,以每分钟250字左右为宜)。曾听过一位副教授讲课,他在导入部分声音慷慨激昂,10分钟过去,声音越来越小,坐在后排的学生根本听不清,学生反映这是他上课的一贯“风格”,他们都已经习惯了,所以只听他的导入部分,其它时间主要是自学或干自己的事。因此,教师有声语言的标准及适听是非常重要的,还需要教师平时去揣摩,并注意反馈,加强练习。
  
  2.板书艺术
  这是讲授法中语言表达最重要的辅助手段。曾听一位教授描述他的老师上课,其中有一位之所以到现在还让人记忆犹新,就是这位老师的板书。每次上课,满满一黑板的板书,既工整又美观,不仅给学生们带来知识的积累,同时还带来美的感受。教材中的内容要点,讲课中的语点都是板书的内容,板书需要设计,如果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得到处都是,不仅不雅观,更糟糕的是会把学生思绪弄乱,不能很好地辅助教学。
  
  3.教态艺术
  这种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仪表、面部表情、动作姿势 、活动空间的变化等辅助语言来表达的。面部表情是信息传递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不能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教师必须善于通过丰富生动的表情与恰当的动作、端庄的仪表结合,寓教育于美的形象之中,使受教育者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曾经听过“审美疲劳”这个词,教师上课千篇一律,总是那几个动作,那副表情(或面无表情),学生自然会“审美疲劳”,(或者说毫无审美价值),有学生戏称这种老师叫“三板教师”:抬头看黑板,低头看地板,转身看黑板,没有老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没有教师随内容起伏的面部表情(或者没有那种具亲和力的职业微笑),这样的课堂是极其沉闷的,只能使讲授法产生消极的作用。
  人们常说,科学的东西用艺术形式展现出来是完美的。教学方法本身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教师是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使用。高校教学方法应用及改革的原则是:教师在掌握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基础上去追求艺术性。讲授法何尝不是如此?在这种方法中,既有科学成分,也有艺术成分,不同条件下,二者起的作用会有所不同,但就其性质而言,科学起主导、核心作用,艺术是其外显形式。讲授法中的艺术是科学性基础上的艺术,科学性必须通过艺术来表现。讲授法仍是高校目前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需要得到高校教师很好的运用,运用中教师应认识其科学性、艺术性特征,并将二者进行统一,这一教法才能永葆青春魅力,在教学中发挥更大威力。
  
  注释:
  ①②周作宇、熊青文,《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现代大学教育》,第15页,2002,(1).
  ③《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http://www.pep.com.cn/200406/ca527921.htm。
  ④高利明等,《高校教师课堂设计能力之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105页,2004,(7).
  ⑤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1358页,商务印书馆,1978,(12).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高利明等.高校教师课堂设计能力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
  [5]钟海青.论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2).
  [6]赵连城.简论教学语言的使用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2).
  [7]现代大学教育[J].2002,1—3期。
  (廖广莉,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和效率,2003年10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又制定下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新大纲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了切实遵照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使用新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各地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我校测试站实施江苏省制定的《江苏省普
研究了在一致光滑Banach空间中求有限个算子的公共不动点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迭代方法,并证明了这种迭代方法是强收敛于有限个算子的公共不动点的.
研究了湖羊母体埋植不同剂量的褪黑素对其初生羔羊皮毛品质的影响,与埋植空白管的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褪黑素(150mg·只^-1)虽对提高羔羊的初生体质量有一定的好处,但对其皮毛品质参数没
在综合分析矩阵论中某些反问题和Jacobi矩阵特征值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Jocobi矩阵广义特征值反问题,给出了问题有唯一解的一个充要条件和解的表达式,并提供了一个数值例子
对氮蓝四唑(NBT)-光照法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用改进后的光照法测定了2种自制的SOD模拟物Cu(Gly-Gly)H2O和Cu(Ser)2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其值与其他方法所测一致,对改进效果进行了讨论和评价,结果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改革一直是对外汉语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探索》一书全面回顾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创立及发展过程,并对该体系的改革
在普通话教学中,教师不仅应注重普通话的工具性,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持久性。
《农村土地承包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物权化,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一种他物权和新型的用益物权,与债权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相比,它具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请求权
从广义来说,华语包括了东南亚华语与北美华语两大片。本文主要讨论代表东南亚华语的马来西亚华语,因为马来西亚是华人最集中的国家之一。[1]在马来西亚,华语顾名思义是华人的语言,被视为华人的通语,其地位正如普通话在中国的地位。除了华语,华人还广泛地使用原自广东、福建的各种方言:福建话、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福州话、海南话。[2]我们对马来西亚华语范畴的界定与中国方言学界所指略有不同:福建话指的是以泉漳
以人为本是图书工作的基本服务准则,刚柔相济,是正确做好图书工作的方式方法,把握刚柔相济的服务策略,才能做好高校图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