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女儿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ing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里1点,我又一次被妹妹的哭声惊醒,哄了半个小时才让她重新睡下。本来困倦不堪的我已经毫无睡意,望着重新睡熟的妹妹和她身边睡得沉沉的姐姐,妹妹那么尖利的哭声都没有被吵醒的姐姐,一个问题又一次涌入我的脑海:要二胎到底是不是个正确的选择呢?
  姐姐今年7岁了,从出生我一个人把她带大,累,但是累得值得,她听话,懂事,乖巧,尤其对我和她爸爸非常非常的亲。我一直认为,这都因为是自己带的缘故,带孩子是一分辛苦一分收获的。不过真是累啊,记得她1岁半的时候我和另一个自己带孩子的妈妈聊天,俩人都异口同声地说绝对不会再要第二个了。但是当她4岁了,生活基本能自理了,我似乎忘了当时的决心,开始动摇起要不要老二来。
  不是因为我有多喜欢孩子,只是看到老大虽然懂事,碰见大人忙的时候不来打扰,但一个人无所事事在房间里百无聊赖。一个人玩的玩具玩腻了,多人玩的玩具只能找爸爸妈妈玩,爸爸妈妈不是让着她就是比她水平强很多,弄得她也索然无味了。看到假期带老大出去旅行,飞机上、火车上长长的时间我只能一直的陪着她玩,而她在旅途中有时看到别的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那么渴望却又不敢开口和别人玩;看到老大在幼儿园听话聪明,博得老师的喜爱,却不会和小朋友相处,经常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看到老大因为东西来得容易,不懂得珍惜爱护,做事情不能有始有终……给她生个弟弟或妹妹,这些问题或许都能解决,而且她每天将是多么地开心,我们也不会把过多的关注和寄托放在一个孩子身上,这个想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脑中。
  生个老二,当然要付出很多,尤其是当妈的。身体、时间、精力,还有经济条件能不能满足,都是需要考虑的。但是,当一个念头徘徊在你心头,就会使你坐立不安。这几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反复讨论了很多次。
  身体方面:我一贯相信,女人的构造就是用来生育、哺乳的,只要岁数不是太大,生孩子是自然现象,对女人不会有坏处,也谈不上伤身体,反而对生殖系统会有好处吧。怀老大的时候我很皮实,旅行家务上班都没耽误,生完恢复得也很快,相信老二也会如此。我和老公两人都有健康的身体,不多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岂不是很可惜吗,呵呵。
  时间方面:人到中年,对年轻时的娱乐基本没太大兴趣了,对很多东西也不去执着追求了,渐渐就想要简单实际的生活。看开后就觉得那些浮虚的东西不重要,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留给家、留给你爱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其中完完全全属于你的,就是孩子了。陪一个孩子也是需要时间,还不如用同样多的时间来陪两个孩子,付出同样多的时间,收获却是两倍。况且等老二长到3岁了,她们基本就可以自己玩了。
  精力方面:都说陪孩子耗精力,可是比起社会上的勾心斗角,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孩子是惟一的一方净土。当你面对那纯真的眼神,你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当你感受到孩子对你无私的爱,你会觉得你投入的那点精力和你得到的满满的爱无法相比。尤其是两个孩子双倍的爱,会让你的老年幸福多多的。
  经济条件:这是我最后考虑的,不是我家庭条件有多好,而是带老大的几年中我深深体会到,孩子要的真的不是锦衣玉食,不是名车豪宅,也不是贵族学校,她们只是需要你的爱和陪伴啊!如果有两个孩子,新老大旧老二,花费多不了多少,稍微缺乏的物质却能让孩子们更懂得珍惜。
  于是,妹妹来了。
  我惊喜地看到,我的预期几乎都达到了。老大更加成熟懂事,更难得的是帮着带妹妹,有了责任感和耐心,现在妹妹基本是姐姐带着玩,姐姐还给她做了很多玩具,编了很多故事,还有电脑课件……而姐姐比起在幼儿园的不爱和小朋友玩,在小学也学会和小朋友相处了,当了班干部,和很多小朋友成了好朋友。
  而妹妹,从出生就有姐姐陪着玩,陪着说话,等于是个二十四小时的早教。说话、动手能力都是同年龄孩子中比较强的,带她上亲子班也很快能适应,知道如何和小朋友交流,并且一点也不霸道。
  但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的辛劳,本来老大上小学了,生活基本能自理了,大人似乎也能松口气,现在又要重新开始照顾妹妹,妹妹夜里哭,一家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睡不好。本来属于姐姐的一些娱乐,比如出去吃饭、去远地旅游,都因为妹妹太小暂时搁置了,爸爸妈妈陪她的时间也会相对减少一些,也会没时间天天检查她的作业。但是对于刚上小学的她,正好可以锻炼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因为妹妹的出生也会减少一些娱乐时间,也会因此争吵甚至后悔,回想要二胎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看到姐妹俩搂抱着那幸福的欢笑,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生活不就是如此吗?琐琐碎碎,忙忙碌碌,爱就充满在其中。
  睡梦中的妹妹翻了一个身,小胖腿压在姐姐肚子上,姐姐在梦中伸手轻轻握住妹妹的脚丫。要二胎,是正确的选择吗?还用问吗,对我来说:是。
  编辑≡韩铭
其他文献
这篇文章其实是告诉大家:孩子病了,两口子别为输海之不输吵翻天。  @健康顾问微博: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美国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输液=自杀。  @科学松鼠会:输液在医学上叫补液。人体至少60%的是水,存在于细胞内外,缺水易引起血容量不足,甚至休克引起生命危险。所以,别着急下这么严重的结论耽误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例,在英国,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有40%通过输液方式。虽然医生会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尽量
期刊
学好语文,要多读多写,这没得说。但是孩子不爱读不爱写咋办?有招——  刘德水,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女儿刘莐在2009年以北京顺义文科状元成绩考入北大,其中作文为满分。听他说说如何学好语文,靠谱。  采访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旁边的麦当劳,刘老师一身户外装现身,点了一杯奶茶立马进入正题。周围声音嘈杂,一点儿不影响刘老师的谈兴,他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学好语文,学好汉语,不要把中国文化丢掉。  送给孩子一份“特
期刊
斯诺登的爹说:俺儿子是犯法了,俺还是爱他。  小时候的某天,去闺密家串门。我们好到不用敲门就可以进彼此的家,结果那天,门虚掩着,飘出来的气味充满了肃杀,撅着腚往里看,只见她缩在墙角哭,来回踱步的是她手拿皮带的父亲。看这架势,已经是揍了好一会了,中场休息ing。  我以“嫦娥三号”的速度蹿了。  闺密为什么挨打?不问也知道,这枚女汉子肯定又在外面打架了。打输了就赶紧跑回家躲着,打赢了也赶紧撒丫子往家
期刊
鼓励孩子去看,去体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写作文的好办法了。有些孩子已经下笔如有神了,但有一些孩子却还是为写作文犯难。  这些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可能是从道理上明白了,但是没有对接具体的现实。他们需要看一两个别人怎么写出一篇好作文来的事例,然后才能茅塞顿开。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事例,一个跟他们一样一直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怎样写出了一篇好作文。相信这些为写作文犯难的孩子,看了
期刊
独生子女家庭的总体幸福指数高于儿女双全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商、智商和未来发展成就都不低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单独”政策刚下来,众姐们就力劝我再生一个给伊姐当伴儿。我说:没想好,不大想生。我姐们说:“你这人真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当然在政策下来之前,劝我再生一个的也大有人在。我一直以“害怕孕期反应”“生孩子的恐怖经历不想再来一回”等来打断别人帮我展开“美好未来”。他们的说辞一般为“趁年轻再
期刊
高效率是必须的,必须勤快起来。  许多人都对我说:“真羡慕你有两件贴心的小棉袄。”有时候也偷着乐,不知不觉,俩囡宝都长大了,看着姐妹俩在一起的神情,我都能够想像姐妹俩成年后互相扶持的情形,幸福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如果你问我要不要生二胎,除了这些幸福感受,我大概还要叮嘱你很多别的事情。  小囡的到来是个意外,我的内心告诉我,我要留下这个孩子。但摆在眼前的是,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压力。  首先,经济的支出
期刊
“单独二胎”政策出了之后,同事伟亚第一时间从QQ跳出来说了自己的纠结。她说其实很想再生一个,除了给女儿做伴儿,也是觉得自己的骨肉不嫌多。伟亚最近家里老人住院,她和姐姐能轮流陪着。老公是独子,公公住院时,她不方便晚上在医院照顾,看着老公和婆婆累得真心疼。可是现实是:养育孩子压力大,不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有了第二个孩子,精力肯定会从第一个孩子身上转移不少。而且年龄在那儿摆着,都是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好
期刊
今早起床稍微有些晚,给青青穿衣服的时候,她要求穿那条粉色的连衣裙,可那条裙子昨晚穿脏了,于是我随便给她穿了一条。我帮她洗完脸后,她要求不刷牙了,这可不行,刷牙可是需要坚持的习惯。早餐是面包和酸奶,她唧唧歪歪非要喝草莓味的,可家里没有了,于是我让她凑合喝了一罐原味的酸奶。刚想准备出门,青青又想吃棒棒糖,我让她穿鞋后再吃,没想到,她开始哇哇大哭!忙乱的早晨更忙了……  一个三岁的孩子,因为妈妈的忙,而
期刊
问:我女儿1岁半了脑门还没长拢,是不是缺什么微量元素呀?  答:孩子的前囟(不要念lú,这字念xìn)门一般会在一周岁后闭合,但这只是大概齐的事儿,有的早点儿,有的晚点儿,这对孩子没啥影响。而且,你可以放心的是这跟微量元素完全没关系。  问:我女儿一岁多了,最近别人说她脸上红血丝挺严重的,以前我没在意,以为是孩子皮肤薄,可是别人说将来孩子脸上会有“高原红”,我就慌了。这是因为缺乏微量元素吗?怎么办
期刊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先别急着吃药。体温超过38.5℃,才用得着吃退烧药。但家长还是纠结,要不要眼巴巴等到体温计升到那个关键值呢?万一烧坏脑子咋办呢?在这里,再科普一下。普通发烧是不会烧坏脑子的。烧坏脑子的事儿发生得极少,体温超过42℃才有这种可能性。对于平时的感冒、拉肚子等引起的发烧来说,这不太可能。  宝宝虽然在发烧,但仍能吃能玩、有说有笑,跟没事儿人一样,那就做做物理降温吧,观察着走,别把宝宝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