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何厌之有”今译质疑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oyu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句,当今各种选本的注家一般都解释为“姜氏有什么满足”,也就是将“何厌”分析为疑问句中被提前的代词宾语,句式为“(姜氏)何厌+之有”。通过考察《左传》全书中“何…之…”诸多用例,我们认为,此句式中,被提前的宾语只是“厌”,而“何”则是被作为副词“哪里”来使用的,并不是前置宾语的一部分。这个句子的语法结构程式应该是“(姜氏)何+厌之有”,也就是说,“厌之有”才是宾语前置的动宾结构,可以翻译为“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
其他文献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6月25日至27日),邮政快递全行业共揽收快递包裹6.07亿件,同比增长45.38%,投递快递包裹6.51亿件,同比增长47.68%。  今年3月以来,快递行业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订单量涨幅远超预期水平。专家表示,快递业复工达产快于预计好于预期,这与快递进村到户、农产品加速上行等因素息息相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这也意
电厂疏水管路中过渡管段(大小头)因减薄而引起泄漏,汽蚀及流体冲刷的协同作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某电厂疏水管道的局部减薄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到了大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教给他们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学好中学物理知识也有好
数学教与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交流的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人与书本的交流。所谓数学交流,是用动作、模象、语言和符号等作为载体,对数学的认识、情感等进行
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探索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困惑,图书馆员协助学校应采取的措施及方式方法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
历时七年,重庆啤酒被嘉士伯收购的高光时刻或将得以兑现。7月9日,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涉及与嘉士伯、重庆嘉酿之间的股权转让一事。据悉
今天有幸参加了铜山县小学教师小一进小高第一关的评估工作,我的任务是和另外两位领导级别的校长一起评估一组数学教师的说课。纵观一上午的说课,感受颇深。
<正>一、什么是数学猜想?(一)数学猜想的内涵。数学猜想是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对数学对象开展观察、操作、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而对其存在方式和关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