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双变量分析模型的三峡库区滑坡灾害易发性制图

来源 :山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三峡库区忠县-石柱河段为研究区域(面积260.9km^2,滑坡分布面积5.3km^2),建立了地质、地形数据库等滑坡因子空间数据库和滑坡空间分布数据库(数据比例尺均为1:10万);在进行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双变量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对滑坡影响定量因子采用滑坡种子网格数据驱动的分级新方法。在GIS系统中进行了滑坡危险度评价成果图制图,将评价结果分为很低、低、中等、高、很高5个等级,依次占研究区域19.9%、31.69%、27.95%、17.1%和3.6%。评价结果显
其他文献
根据小江流域1956~2002年的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M—K)非参数检验法和自相关函数,发现1990代降水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其降水年均值比前期年均值增加96.5mm(16.2%)。并结合37a气候
山地是熊蜂最重要的栖息地,而熊蜂是山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质量的影响。2002~2007年在四川西部4种生境中随机选择地点采集野生熊蜂,记录熊
在重庆南部南川市境内,按不同侵蚀强度取^137Cs样品,用于研究岩溶坡地不同侵蚀程度的土壤侵蚀强度与特征。结果表明,林草地侵蚀速率变化范围49.3t/(km^2·a)~230.5t/(km^2·a),
利用广西全区90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站点地理信息资料,采用全区和分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广西热量、光照和降水等气候资源的数学推算模型。并在GIS支持
对某公路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此滑坡为推移式滑坡,坡体的地形及物质组成是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大量的降雨是
以镇胜高速公路晴隆县K85线路建设中所诱发新滑坡为例,分析了古滑坡体发育特征和新滑坡成因特点,表明了古滑坡的地质特殊类型对公路建设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晴隆古滑坡具有
2007-08~09从西藏色季拉(也称色齐拉)山采集不同植被、不同海拔的土样,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研究了色季拉山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组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部分菌株的生理生化特
基于辐射平衡的原理,提出“高地降温效应”假说,阐明高原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冷的机制。地球如同被玻璃(大气层)包裹的、接受太阳辐射的球体,这层玻璃易于太阳短波的透入,不易于地面长
天山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高海拔,成为新疆地表径流的主要产流区域。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上升对该区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