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而建筑的结构设计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性能及其寿命。随着业主对建筑的需求不断地增加,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更复杂的要求。因此,必须把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逐步解决,才能保证建筑的正常交付与使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1、高层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1.1 结构变形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的竖向构件会对各个方位的应力环节造成压缩状况,但是由于各个点受力力度的不同,所以产生的压缩变形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内部受到不同的压力,与地基受压迫程度相结合,也会引发整体楼面结构的变形;而主楼与裙楼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外力的催促压制下,还会有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发生,在相应的外力控制下,由于水平荷载作用,使结构定点与高层建筑总高度发生不协调关系,产生侧移。在设计图纸上,应该将其内部结构与相关的外力呈现力度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控制这一事项的发生。
  1.2 结构假定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调整下,形成一个完备的空间结构,而其三维空间结构的精确分析又是比较难的,因为现实数据与图纸的相关事项的呈现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基于对相关技术分析的认识,我们在其框架、剪力墙等结构控制的相关研究中,设定结构基本假定:(1)弹性假定。将垂直荷载与相应的实际工作测定数据进行比较,提出弥补其出现裂缝等不良现象的弹塑性办法,对其内力与高层建筑位移的相应关系认识清楚,使其防震、防强风的效果能够呈现出优良的可调控性效果;(2)小变形假定。将图纸中的几何非线性控制办法呈现出来,对顶点水平位移与相应的建筑高度相比较,在真实的工作调整状况的实现中,体现对比数据的融合性,为其相应的调整做好提升准备。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
  2.1 抗震结构设计问题
  由于我国不是地震高发国家,一直以来设计人员对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也不怎么重视,所以能够胜任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设计工作人员十分有限。通常,在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都是简单的对建筑抗震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模糊的结果之后就开始进行抗震结构设计,导致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无法保证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标准要求,留下安全隐患。
  2.2 抗风结构设计问题
  跟低层建筑结构设计相比,抗风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应该对其引起足够重视。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抗风结构设计对建筑物的墙体、装饰物以及玻璃等形成有效保护,避免因为受风力影响过大对这些东西造成破坏。另一个是通过抗风结构设计减轻高层建筑的晃动,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但是,在当前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中,设计师多重视对外在的墙体、装饰物和玻璃的保护,却没有重视对建筑主体结构的保护。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对策
  3.1 合理的抗震设计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建筑的基本体型以及建筑所处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进行设计。抗震设计是在重视"计算设计"的同时,要着重从结构的整体出发,在抗震设计中具有主导作用,在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从结构的刚度、强度、延度和轴压比方面加强结构的"概念设计。建筑的结构主要为简单平面和不规则平面两种,一般而言在地震多发地段会采用简单平面,如方形、圆形、矩形等,用于抵抗地震发生时较强的水平作用力。而不规则平面则是应对城市中由于街道以及土地的限制,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建筑进行设计,可以采用不规则平面的方式。对于不同类别的高层建筑,需要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对结构进行精确的地震反应分析,保证建筑的抗震可靠性。
  3.2 合理选择计算简图及结构方案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时,要在计算简图基础上进行计算,所以在计算简图选择时必须合理选择,若计算简图不合理,极容易造成结构参数不准,影响正常施工,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合理选择计算简图是保障高层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前提条件。在构建方法选择时应采用与计算简图相对的方法,设计构件结构节点时,要保障计算简图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另一方面,在选择结构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外观造型,更要考虑方案经济性和可行性,方案必须满足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要求。尤其对荷载以及受力性能考虑时,必须遵循传力简单、受力明确均匀原则,避免受力过于集中影响建筑整体结构刚度。
  3.3 合理设计抗风结构
  为使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在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中应做好以下优化设计工作:
  (1)基础优化。高层建筑基础牢固,上部结构才能牢固可靠。为此,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要合理确定混凝土级配,最好使用级配高的砂石,增加基础持力层的厚度,增设抗拔锚杆,提高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2)适当增加高层建筑耗能构件。增加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承重构件,如剪力墙、楼板等,一定程度上可抵消风能对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使结构稳定。(3)尽可能减少风的水平荷载和风力叠加对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在风力作用下,高层建筑可能出现水平方向的结构内力,与风的水平荷载叠加后,对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产生更严重的破坏。为此,高层建筑结构应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尽量防止出现结构内力。(4)根据建筑结构牢固可靠要求,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风能力进行科学验算,确定承载力和抗风力后,在原有数据基础上适当加大,以增强高层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风能力。
  结语: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是建造建筑物的基础工,结构设计的优劣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經济性、实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结合专业知识、施工技术要求、地质情况、开发商设计要求等,合理设计建筑物高度和建筑结构。
  参考文献:
  [1]王荣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19):187,188.
  [2]粱本亮,刘建新,李文婷.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一种新型的结构选型方法研究(I)[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9).
  作者简介:
  杨海燕,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其他文献
人的本质问题作为人学探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与关键.但是直到马克思才第一次对之作了科学界定,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文本中可以梳理出他对人的本质
博学多识,疑则思问.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全党全国掀起了大学习的热潮,《秘书工作》新专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收到不少读者的热情反馈.一个阳光和
期刊
“受动性”概念是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受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按人的意义来理解的受动性,
【摘要】虽然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对国家对国民是好事,但是城市化建设主体之一——建筑企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在城市建设中对于环境的污染还是相当严重的,这一点又不利于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建设发展原则。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被引入进来,成为了行业领域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近些年
对哲学和现实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实质上是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各自立场和世界观的真实反映。汪信砚教授的《汪信砚论文选》充分彰显了他20年来以哲学的方式关注现实、以现实的
隧道在修建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地基结构不稳的情况,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隧道洞口、岩爆、或是地基在开挖的过程中.文章通过隧道不良地段施工上的解决措施,对地基不良地段的修
8月28日12时10分,珠海市体育中心,15台粉碎机同时开动,1640万张走私光盘顷刻“粉身碎骨”.全中国几亿双眼睛通过电视看到了这壮观的场面,更看到了中国海关查处光盘走私活动的
作为首都党办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首都的职责使命,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首都发展的实际
期刊
为什么这里的进出口情况不合常理为什么简单加工产品会有如此大的增值身兼二职——巧合还是机关拱北缉私机动队智获3000万元“飞料”走私 Why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