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m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近年来在银屑病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多形微卫星DNA标记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将与银屑病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长臂远端。HLA位点对银屑病发病年龄有影响,但可能不是主要的易感基因。基因组印迹和等位基因不稳定性的概念,可以解释银屑病某些令人迷惑的现象。

其他文献
通常认为慢性荨麻疹大多数为特发性,近来通过研究发现食物是该病的诱因。若饮食中不含防腐剂、色素和天然假变应原,在进食这种饮食后从第3周起,73%的患者能保持至少6个月不发作。
期刊
简要介绍了正常角朊细胞表达的粘附分子以及某些皮肤疾病状态下有关粘附分子的变化。
慢性苔藓样角化病(KLC)是Margolis等于1972年提出,其临床表现包括紫红色苔藓样角化性丘疹和斑块,呈线状和网状排列,位于肢端和臀部,有时面部可有脂溢性皮炎样皮疹。1/3的患者有甲改变,包括甲纵嵴、甲板增厚、甲剥离、甲沟炎以及甲周疣状皮损。
期刊
旨在为那些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测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指导,文中提出某些基本概念、进行生活质量测定的原因、疾病和皮肤科特定性的问卷类型、选择问卷形式的依据等,并列举了两项生活质量测试的初步结果.
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已被确认是治疗银屑病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有研究证明,口服补骨脂素结合中波紫外线(PUVB)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该文作者比较了这两种方法治疗银屑病的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好发于育龄期妇女,而初发年龄在50岁以后者则不常见。该研究回顾比较香港人群中早发与迟发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目前,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增高,研究重点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在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每种病毒性疾病各有其不同的治疗方法,病毒性疾病对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不尽相同,它们具有各自的诊断要点,均可以通过检测病毒确定诊断。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痘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皮肤感染性疾病。特应性皮炎(AD)患儿较健康儿童更易患传染性软疣。手术刮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有疼痛。
期刊
红皮病中有1/3为特发性,其它大部分由原先存在的原发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药疹、恶性肿瘤和先天性皮肤病继发而来。文献中报道过的以红皮病为表现的皮肌炎仅有4例,但无1例与恶性肿瘤有关。该文介绍了首例表现为红皮病的伴肿瘤性皮肌炎。
异位性皮炎(AD)发病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除遗传因素外,亦与室螨及大气污染等因素有关。为阐明病因、症状及开展有效治疗,迫切需要寻找和建立AD的动物模型。作者从临床、病理及免疫等方面证实一种可作为AD的动物模型鼠,其方法与结果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