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合并传染性软疣患儿刮除术前使用EMLA霜可以快速止痛而无局部反应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痘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皮肤感染性疾病。特应性皮炎(AD)患儿较健康儿童更易患传染性软疣。手术刮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有疼痛。

其他文献
从甲癣到甲真菌病是对甲的真菌感染的认识走向深入的缩影。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甲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还是一个难点。本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致病菌种、病情和患者经济状况。此外,甲癣如此,皮肤癣菌病是否也有发展为皮肤真菌病的必要呢?
酒渣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新近发现酒渣鼻患者胃液中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出率很高,提示两者有一定联系。已证实口服甲硝唑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分离物和血清中Hp亦减少。
期刊
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组轻度外伤后出现大疱、糜烂并留有萎缩性瘢痕的遗传性皮肤病。在临床上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超微结构示大疱发生于基底膜致密板下带,由锚定原纤维的数量、质量改变所致。锚定原纤维的主要成分Ⅷ型胶原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p21,基因组DNA已被克隆、测序。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病进行的大量家系研究,使得产前诊断更加准确、快捷,并为今后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通常认为慢性荨麻疹大多数为特发性,近来通过研究发现食物是该病的诱因。若饮食中不含防腐剂、色素和天然假变应原,在进食这种饮食后从第3周起,73%的患者能保持至少6个月不发作。
期刊
简要介绍了正常角朊细胞表达的粘附分子以及某些皮肤疾病状态下有关粘附分子的变化。
慢性苔藓样角化病(KLC)是Margolis等于1972年提出,其临床表现包括紫红色苔藓样角化性丘疹和斑块,呈线状和网状排列,位于肢端和臀部,有时面部可有脂溢性皮炎样皮疹。1/3的患者有甲改变,包括甲纵嵴、甲板增厚、甲剥离、甲沟炎以及甲周疣状皮损。
期刊
旨在为那些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测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指导,文中提出某些基本概念、进行生活质量测定的原因、疾病和皮肤科特定性的问卷类型、选择问卷形式的依据等,并列举了两项生活质量测试的初步结果.
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已被确认是治疗银屑病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有研究证明,口服补骨脂素结合中波紫外线(PUVB)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该文作者比较了这两种方法治疗银屑病的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好发于育龄期妇女,而初发年龄在50岁以后者则不常见。该研究回顾比较香港人群中早发与迟发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目前,病毒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增高,研究重点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在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每种病毒性疾病各有其不同的治疗方法,病毒性疾病对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不尽相同,它们具有各自的诊断要点,均可以通过检测病毒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