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后进生,放纵后进生会导致其思想低迷、精神颓废、荒废学业、失去求知的信心,并且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情绪,给班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应该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转化、关爱后进生,在思想上多引导、多鼓励,促进后进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尽快转变。
【关键词】后进生 爱心 闪光点 转化
一个班级四五十人,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最让人操心费神的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不求上进的后进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如何走近后进生,帮助这些后进生走出“泥潭”,对他们进行成功的转化,是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下面是笔者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要查找成因,对症下药
后进生由于受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力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大部分后进生心理承受力差,自尊心更易受伤害。相当一部分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造成自卑、丧失自信,最后导致自暴自弃。对这类问题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成功的心理辅导,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其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其进行力所能及地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使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某种程度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尊重和理解他们,并要求全班同学尊重、理解他们。这样,才可能很大程度上使后进生恢复自信心。
二、要爱心感化,以诚相待
情感交流是联系和密切人际关系的天然纽带。教师的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师生之间情感的信赖和依托,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友谊,这是成功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青少年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渴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又加上他们涉世未深,思想较为单纯,所以很容易受不良影响而变坏。他们想通过在学校、在课堂的违纪捣乱而大出风头,错误地把这些行为当成勇敢的表现。如果简单地责罚,只能使他们变本加厉,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张用慈爱之心去温暖他们那颗脆弱的心灵,以兄长、朋友的身份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我以进行正面教育为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一方面,发掘他们的优点,使他们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指出他们的缺点,使他们知道错在哪里,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改正,从而一步一步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班潘某是个典型的例子,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很少交作业,晚上多数爬围墙外出通宵上网,上课时就睡觉,还抽烟,并且与校外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甚密,令大多数老师都感到头疼。作为班主任的我没有放弃,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帮助他。有一次,他闯了祸,不知如何是好,就跑来向我求助。我了解情况之后,便建议他主动向学校领导坦白,并且保证为他求情,使他免于处分。这样,他仅有的后顾之忧也被打消了,主动向校方承认了错误,结果争取到了宽大处理。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那颗貌似冷硬的心灵在我的爱心照耀下,终于渐渐地转化了。慢慢地,他把我当成自己无话不谈的朋友,家里有什么事情,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也都一一告诉我,现在学习纪律都有很大的进步 。
三、要细致入微,有的放矢
人的言论和行动受思想所支配,所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都反映出人的思想。我们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者,就要细心地去观察学生,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从学生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小情绪和动作,去揣摩出学生在想什么、爱什么、怕什么、恨什么,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什么个性、什么爱好;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情况,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放任不管。
四、要扬其长,禁揭其短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维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当教师的要善于观察学生,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那些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生更要细心地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有些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往往自暴自弃,淹没了兴趣和爱好,缺乏自信。正因为这样,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潜能,就需要因势利导,对他们的微小进步,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扬起他们高飞的翅膀,不要挖孔寻蛇打,专挑学生的这样毛病那样错误,这也批评,那也训斥,要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找缺点,发扬长处,克服短处,勇往直前。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总是无所事事,厌恶学习,批评几次,仍是无效。后来我发现他字写得很好,就鼓励他参加了学校书法兴趣小组,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结果还得了奖,当他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时,我又劝告他,只字写得好还不行,要做一个全才,文化课必须得跟上去,从此,他像变了个人似的,随时可见他学习的身影。
五、要以点带面,以重俘轻
俗话说“孤掌难鸣”、“擒贼先擒王”,转化后进生也应该抓住重点人物。在一个班或一个年级,这些后进生一般都来往比较密切,他们之间一般都会有一个最棘手、最令人头痛的“尖子人物”。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比较大,又加上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他后进生往往崇拜他,或受其震慑、威胁、利用。换种说法,这些人就是所谓的“老大”。青少年的从众心理比较强,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加强学生从众行为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如果“老大”抓好了,别的人也一般会作相应的转变。“以点带面”,杜绝或减少学生消极从众行为的出现。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我们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转化的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转化后进生工作有重点,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要里外结合,不孤军奋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班主任在做后进生工作时要多方结合。现代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要到学生家庭和住所去,搞好家访工作,特别是后进学生的家访工作。经常到后进生家中问问看看,优点加以肯定,时时给以鼓励。当着父母的面表扬他们,会使他们感到前途有希望,从而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这使班主任对每个后进生要时刻留意、寻找积极因素、善于抓住机会、征求家庭和社会对教学的意见和协作;另一方面要把学生带出去广泛地接触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请先辈英雄人物来作报告,进行传统教育,请政法干部来上法律课,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请专家到校进行学习讲座等。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途径与方法灵活多样,我们教育者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思想,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多给点耐心,多观察鼓励,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花时间,精力,再加上讲究方法,相信是能把后进生转化好的。
【参考文献】
[1] 马俊豪. 班级管理学[M]. 广东:广东高等出版社,1992.
[2] 邵宗杰. 教育学[M] .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3] 曹爱莲. 中学班主任工作[M]. 杭州:杭州出版社,1997.
[4] 李峰. 优秀中学班主任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M].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7:160.
【关键词】后进生 爱心 闪光点 转化
一个班级四五十人,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最让人操心费神的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不求上进的后进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如何走近后进生,帮助这些后进生走出“泥潭”,对他们进行成功的转化,是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下面是笔者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要查找成因,对症下药
后进生由于受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力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大部分后进生心理承受力差,自尊心更易受伤害。相当一部分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落后造成自卑、丧失自信,最后导致自暴自弃。对这类问题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成功的心理辅导,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其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其进行力所能及地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使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某种程度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尊重和理解他们,并要求全班同学尊重、理解他们。这样,才可能很大程度上使后进生恢复自信心。
二、要爱心感化,以诚相待
情感交流是联系和密切人际关系的天然纽带。教师的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师生之间情感的信赖和依托,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友谊,这是成功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青少年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渴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又加上他们涉世未深,思想较为单纯,所以很容易受不良影响而变坏。他们想通过在学校、在课堂的违纪捣乱而大出风头,错误地把这些行为当成勇敢的表现。如果简单地责罚,只能使他们变本加厉,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张用慈爱之心去温暖他们那颗脆弱的心灵,以兄长、朋友的身份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我以进行正面教育为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一方面,发掘他们的优点,使他们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指出他们的缺点,使他们知道错在哪里,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改正,从而一步一步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班潘某是个典型的例子,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很少交作业,晚上多数爬围墙外出通宵上网,上课时就睡觉,还抽烟,并且与校外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甚密,令大多数老师都感到头疼。作为班主任的我没有放弃,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帮助他。有一次,他闯了祸,不知如何是好,就跑来向我求助。我了解情况之后,便建议他主动向学校领导坦白,并且保证为他求情,使他免于处分。这样,他仅有的后顾之忧也被打消了,主动向校方承认了错误,结果争取到了宽大处理。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那颗貌似冷硬的心灵在我的爱心照耀下,终于渐渐地转化了。慢慢地,他把我当成自己无话不谈的朋友,家里有什么事情,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也都一一告诉我,现在学习纪律都有很大的进步 。
三、要细致入微,有的放矢
人的言论和行动受思想所支配,所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都反映出人的思想。我们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者,就要细心地去观察学生,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从学生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小情绪和动作,去揣摩出学生在想什么、爱什么、怕什么、恨什么,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什么个性、什么爱好;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情况,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放任不管。
四、要扬其长,禁揭其短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维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当教师的要善于观察学生,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那些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生更要细心地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有些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往往自暴自弃,淹没了兴趣和爱好,缺乏自信。正因为这样,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潜能,就需要因势利导,对他们的微小进步,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扬起他们高飞的翅膀,不要挖孔寻蛇打,专挑学生的这样毛病那样错误,这也批评,那也训斥,要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找缺点,发扬长处,克服短处,勇往直前。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总是无所事事,厌恶学习,批评几次,仍是无效。后来我发现他字写得很好,就鼓励他参加了学校书法兴趣小组,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结果还得了奖,当他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时,我又劝告他,只字写得好还不行,要做一个全才,文化课必须得跟上去,从此,他像变了个人似的,随时可见他学习的身影。
五、要以点带面,以重俘轻
俗话说“孤掌难鸣”、“擒贼先擒王”,转化后进生也应该抓住重点人物。在一个班或一个年级,这些后进生一般都来往比较密切,他们之间一般都会有一个最棘手、最令人头痛的“尖子人物”。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和思维的灵活性比较大,又加上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他后进生往往崇拜他,或受其震慑、威胁、利用。换种说法,这些人就是所谓的“老大”。青少年的从众心理比较强,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加强学生从众行为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如果“老大”抓好了,别的人也一般会作相应的转变。“以点带面”,杜绝或减少学生消极从众行为的出现。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我们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转化的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转化后进生工作有重点,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要里外结合,不孤军奋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班主任在做后进生工作时要多方结合。现代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要到学生家庭和住所去,搞好家访工作,特别是后进学生的家访工作。经常到后进生家中问问看看,优点加以肯定,时时给以鼓励。当着父母的面表扬他们,会使他们感到前途有希望,从而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这使班主任对每个后进生要时刻留意、寻找积极因素、善于抓住机会、征求家庭和社会对教学的意见和协作;另一方面要把学生带出去广泛地接触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请先辈英雄人物来作报告,进行传统教育,请政法干部来上法律课,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请专家到校进行学习讲座等。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途径与方法灵活多样,我们教育者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思想,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多给点耐心,多观察鼓励,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花时间,精力,再加上讲究方法,相信是能把后进生转化好的。
【参考文献】
[1] 马俊豪. 班级管理学[M]. 广东:广东高等出版社,1992.
[2] 邵宗杰. 教育学[M] .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3] 曹爱莲. 中学班主任工作[M]. 杭州:杭州出版社,1997.
[4] 李峰. 优秀中学班主任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M].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