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满意度调查研究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转型,是实现精准扶贫、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1]。本研究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大背景下,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从评选依据、评选方式、评选的过程等方面探究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满意度,分析得出目前助学金政策存在评选方式单一、助学政策传达不到位、以及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对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助学金政策提出针对性意见,如进行多元化的评定方式、加大对助学政策的宣传力度等。
  【关键词】 精准扶贫;贫困大学生;助学金政策;满意度
  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大背景下,保障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让“因贫辍学”现象基本消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早在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就联合制定并颁发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2],办法实施多年以来,资助了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助学金政策的实施绩效、助学金政策的评定过程以及助学金政策的发放与使用等角度探讨其实施效果及改进方式[3,4,5],但从满意度角度探讨的还比较少,本研究从学生满意度视角进行助学金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是具有创新性的方式。
  一 、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一方面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渠道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读。另一方面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相关数据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申请或获得过助学金的学生,通过网络发放302份问卷,大一受访者28人;大二受访者48人;大三受访者110人;大四受访者116人。调查方向主要从助学金政策的整体实施情况及具体实施情况展开,具体实施情况又细分为评选依据、评选方式、政策的传达、评选过程以及监督制度五个维度。
  二、研究结果
  本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顺序依次分别记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2.1.对助学金政策整体实施情况的满意度。从助学金政策实施的满意度来看,贫困大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占24.17%和35.1%, “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比例分别占5.3%和0.99%。满意度均分为3.76,介于“比较满意”与“一般”之间,这表明当前高校的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是受到贫困大学生的普遍认可的。(见表1)
  2.2对助学金具体实施情况的满意度。无论是从评选依据、评选方式、资助政策的传达还是监督制度等方面来看,满意度均分都在3.5以上,且“比较满意”及以上所占百分比都可达到5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对助学金这一国家政策是实施得较好的。(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相对来说,评选方式与政策的传达的不满意度是较低的,约为9%,并且其比较满意程度都约为39%,导致其满意度均分为最高,为3.6。而评选依据与评选过程的满意度都较低,其中,评选依据的不满意度较高,为14%,导致其满意度均分低于其它维度;评选过程的非常满意度最低,只有14%,比较满意度也只占34%左右,导致其满意度均值最低。监督制度的不满意程度略微低于评选依据,约为11%,且其非常不满意程度与比较满意程度不是太高,导致其满意度均分处于中等的位置,为3.54。
  三、分析与讨论
  从以上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整体来看还是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贫困大学生对助学金政策是比较满意的,这表明贫困大学生对国家的助学体系是较为认可的。但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助学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3.1助学金的主要作用。助学金设立的初衷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至于“因困辍学”。但在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中,对于你认为哪部分学生应获得助学金这一问题中,仅有21.13%的学生选择家庭经济困难,有57.95%的学生选择家庭经济困难且学习成绩好。此外,在你认为有必要对助学金获得者进行品德、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吗这一问题中,选择有必要使得助学金发放到品学兼优的学生手中这一答案的学生占30.79%,而选择仅仅家庭困难的学生仅占4.3%。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优异是獲得助学金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我校贫困大学生对助学金政策的主要作用是不太清晰的。因而,学校在传达助学金政策时,可以着重说明助学金的主要作用。
  3.2评选方式单一。贫困大学生对评选方式的满意度虽较高,但我们在后续的调查中发现评选方式是较为单一的,主要是班主任评定或班干商议评定。对于你所在班级助学金获得者的主要评选方式这一问题,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的是班主任评定或班干商议评定,而有48.01%的贫困生认为评选方式应该先个人申请再进行综合评定,这说明目前高校的评选方式并不是贫困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优方式,并且由班主任或班干评定更易导致“拉关系”现象的出现。因此,学校在助学金获得者的评选方式上需要合理选择,采取比较综合的方式进行评选,以提高其满意度。
  3.3助学金政策传达不到位。朱文珍、曾志艳等人通过调查后表明学生所在的年级以及是否了解奖助学金政策是影响奖助学金政策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6]。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低年级贫困学生对助学金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满意程度明显低于大三大四年级。我们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助学金政策传达得不到位,大一大二学生初入校园,了解助学金政策的渠道较少,如果助学金政策传达不到位,则会影响对其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而高年级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制度较为了解,了解助学金政策的渠道也会更多,因此,其对助学金政策的传达的满意度相对来说也会更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及了解程度,学校应加强对助学金政策的宣传度。   3.4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助学金的无偿发放性质不可避免地导致个别不公正与不公平的现象产生,从而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与激化[7]。助学金是一种无偿的资助形式,对于这种无偿的行为,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合理的监督制度是保持助学金政策公平公正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发现,在对助学金政策的建议和意见中,有许多同学提到建议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督制度,并且有30%左右的同学提出应制定更完善的监督制度。此外,有47.68%的同学认为缺少事后的监督可能导致助学金的评选不公平。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监督制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5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钱莹指出因为“贫困文化”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常有自卑、恐惧以及虚荣等负面情绪[8,9],这一观点在后续的调查中得到印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自卑心理。在你认为有些学生贫困情况属实、但未能评上贫困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中,自卑不想透露家庭经济贫困这一答案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此外,仅有30%左右的学生表示愿意公开自己是贫困生,这表明大部分贫困学生对于自己家庭困难这一事实是比较自卑的,因而会进一步影响到其对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受助意识。
  四、提高助学金政策满意度的对策
  4.1加大对助学金政策的宣传力度。助学金政策的宣传是提高学生对助学政策了解程度的主要方式,而对助学金的满意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助学金的了解程度,因此加大对助学政策的宣传力度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首先,在大一学生刚入学时,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助学金政策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可以设立专门的资助管理中心,并让专门的老师主管奖助学金方面的事情,便于解决贫困学生在助学政策方面的疑惑。最后,可以建立一个线上的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用于弥补助学部门的不足,便于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助学相关事务。
  4.2进行多元化的评定方式。研究发现目前学校存在的主要的评定方式是班主任评定以及班干部评定,但这两种方式容易导致班主任和班干部权利过大,进而影响助学金政策的公平公正。调查研究后发现,贫困大学生最支持的评选方式是个人申请后再综合评定,这一调查结果也比较符合多元化原则,因为只用任何一种评选方法都有其优势和缺陷,因而本研究建议对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应用。首先由贫困生个人申请,由班主任进行初步认定,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申请者,再由班主任组织评议工作,并将评选的结果公布,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监督与举报。采取多元化的评定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虚假贫困生”的存在,提升大学生对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
  4.3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资助管理中心对助学金政策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首先,在进行评选工作之前,对于学生递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核对其完整性及真实性。不完整的材料要求补充完整;不真实的材料不予批准。其次,对于评选的流程也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在评选过程中派专员对其进行监督,以确保评选过程的公正、公开与透明。最后,引导获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合理利用助学金,将助学金花费在生活费、辅导班以及学习用品上。通过以上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能够很好地避免“虚假贫困生”的存在,使得助学金能够真正帮助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并提升大学生对助学金政策的满意度。
  4.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受助意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除了在评选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外,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受助意识。可以将资助工作与人格塑造结合起来,让贫困大学生在受助的过程中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高校必须要引导他们正视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并怀着对社会、国家的感恩接受資助。同时,对于获得助学金的学生,高校可以组织其参加公益活动或者义务劳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会平白无故就获得国家的资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其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意识。
  五、结语
  精准扶贫,教育扶贫是关键。助学金政策体现了国家十分重视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但这种物质上的资助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培育成综合素质较强的的专业人才。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国家应不断完善资助体系,优化资助方式,提高贫困大学生对助学金政策的满意程度;此外,高校的资助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功能,实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 曾敏. 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效果研究[D].广西大学,2018.
  [2] 谢欣宇. 成都地区省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及满意度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 雷磊,胡晓浩.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研究——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J].大学教育,2019(09):205-209
  [4] 张苗苗.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15):87+91.
  [5] 曹太云.高校奖助学金发放及使用情况调查及优化研究——基于江西财经大学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8(03):99-101.
  [6] 朱文珍,曾志艳,陈绵水. 高校奖助学金政策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13,33(06):559-567.
  [7] 杨国平. 国家助学金评定中的问题和对策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 学理论,2010(17):179-180.
  [8] 钱莹.浅析“贫困文化”对高校贫困生心态的影响及对策[J]. 江西化工,2017(06):150-152.
  [9] 姚臻. 大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育人体系构建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106-108.
  作者简介:张妙(1998年-),女,汉族,湖南省常德市,学生,本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财务管理。
  通讯作者: 姓名:肖毅,职称:助教,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职务:学工办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信息:“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助学金政策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农村的厕所改造工作,多次在考察中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农村“厕所革命”快速推进,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制定了农村“厕所革命”的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本文就针对其中的生态振兴问题,选取农村改厕和垃圾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应该具有更现实的借鉴意义,值得普遍思考。  【关键词】 生态振兴 改厕和垃圾处理 思考  农村改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国内企业纷纷加快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探索步伐和改革力度,并逐步建立起了与市场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对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充分的估计,对现状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对挑战和未来发展有科学的应对措施和战略安排。  从调查分析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由于大部分地处比较边远的地区
期刊
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核心是客观准确确定贫困户资格,按照工作实施方案中规定的“两公示一公告”等工作程序和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在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中,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驻村工作队的威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驻村工作队伍得到进一步锤炼。  一、做贫困村稳定的“公道人”  精准识别贫困户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建档立卡“回头看”就是要精准识别出贫困户。在贫困户选定过程中,会涉及群
期刊
【摘 要】 城市化建设为建筑工程发展壮大创造有利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质量深受重视,全社会对其引起高度关注,促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容忽视,成为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筑工程行业要重视施工标准的遵守,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正视管理中的问题,不断优化与完善应对策略,切实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建筑行业实现良性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
期刊
【摘 要】 回顾近年国内网上的舆情事件,分析舆情现阶段特点,为什么有一些事情能够发酵起来而有些事件发酵不起来。在舆情事件发生后,针对舆情要素判断下一步走势,及时做好处置应对。  【关键词】 社会舆情;舆情分析;舆情要素  一、近年国内发生的舆情事件特点  一是突发事件的舆情呈现分化趋势。如四川宜宾长宁“6·17”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5·
期刊
【摘 要】 2019年12月底,突发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大众媒体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新媒体将疫情信息广而告之,也使舆论市场变得十分复杂。当今融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传播速度、內容、方式等也有不同。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则社会带来极大的恐慌,若未能科学而全面地进行疫情的防控和舆情的引导,则会造成社会混乱。那么如何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情事件进行引导,是十分值得考虑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
期刊
在当今社会,中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房地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很大贡献。房地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整体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投资、支出和出口是我国三次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和发展的同时,房地产金融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房地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房地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金融杠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价值随着金融杠杆的升高而下降,即金融杠杆大小对企业价值呈现负向影响。  【关键词】 金融杠杆 制造业企业 企业价值  一、引言  企业价值是一个公司长期发展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企业价值一直是经济学者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主要是为了融资,能融到资的
期刊
【摘 要】 传统金融业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完备的系统、善全的运作、以及大批优秀的金融人才。而近些年互联网的盛行和发展,更是给整个金融业带来了无法想象的能量与机遇。现在的金融时代是数据的时代、发展的时代,也是变革的时代。乘着互联网的好风,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互联网和金融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的优势、扬长避短,对当代金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 金融 互联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实践国家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信贷在商业银行不仅是对传统金融的延续和拓展,更是现代金融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对陇西县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调研,运用SWOT矩阵模型分析其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陇西县银行业绿色信贷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绿色配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陇西县 SWOT模型  一、陇西县银行业绿色信贷业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