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趣”理念的英语教材与绘本融合课例探究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级教师戈向红提出的“意趣”教学理念,主张“意义先行,理趣并驱”。本文结合戈向红老师的线上课程范例指导及笔者实践,探索如何基于“意趣”理念,将《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与人教版英语教材进行融合教学,引导学生在有意义、有逻辑、有趣味的语境下学习语言,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意趣英语 绘本阅读 主教材 融合
  “意趣”教学主张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戈向红提出,有两个关键词:意(meaningful)和趣(interesting),“意”即有意思、有意义、有意韵,英语教学要遵循意义领先的原则;“趣”即兴趣、乐趣、志趣,英语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找寻活动与学生经验的关联之处,带领学生学习生活化的语言。
  目前,多数英语教材由于篇幅内容有限,语料显得不足,难以丰富语用,明显已无法满足学生日渐增长的需求。而英语绘本画面优美,情节丰富,语言地道,寓意深远,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丰润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基于“意趣”理念,将绘本阅读和教材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呢?本文将以戈向红老师的线上课程“《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与主教材不同融合方式的示范教学(共8期48节课)”为指导,结合笔者的实践,对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 is my car?与绘本Caterpillar’s Home的融合课例进行阐述分析。
  一、主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的原则
  1. 与教材话题进行融合对接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载体。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都以话题进行编排,这些话题在教材中不断滚动出现,使学生的认知体系呈螺旋式上升。戈向红老师提出,在选择绘本与教材进行融合教学时,要选择与教材话题契合的绘本,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 is my car?为例,此单元的话题是位置(position),其主题为寻找物品,是学生所熟悉的主题内容。由此结合本单元的主题,选取了与主题意义密切关联的绘本故事Caterpillar’s Home,选自《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下》,话题为位置(position)。故事讲述了毛毛虫迷路后,在青蛙的帮助下寻找家园的故事,在寻找的过程中,毛毛虫遇到了蜥蜴、虫子、蜘蛛、鸭子、鱼等动物,发现不同的动物居住在不同地点的家。绘本根据毛毛虫和青蛙的行走路线,呈现话题中不同的位置,同时故事的结局呈现了毛毛虫蝶变的科学现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科学知识,突显了绘本的科普性。
  2.與教材核心词句进行匹配对接
  在进行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时,绘本要与合适的教材内容进行融合。根据戈老师线上课程指导:选择与绘本核心词句匹配的教材进行对接。教材的语言知识可以作为绘本阅读的基础,绘本作为核心语言的补充和强化。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 is my car?为例,此单元的核心语言是方位词汇及询问物品位置的交际用语。本课选择了Unit 4 Where is my car? Part A Let’s learn板块,此板块的核心词句是方位词汇in、 on、 under,物品词汇desk、 chair,及询问物品位置的Where is ...?和 It’s ...交际用语。本课选取的绘本中出现的方位词,如in、on、under与教材中Part A Let’s learn板块的单词无缝对接。
  除此之外,在进行融合教学时,要考虑绘本的语言难度。语言难度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i 1”区域(“i”代表现有的学习水平,“1”表示在此基础上稍高但可接受的范围),即绘本的语言难度略高于教材。绘本新增了三个方位词beside、behind、by作为补充拓展,不至于对学生造成学习上的负担。另外,绘本中还出现了学生较不熟悉的动物词汇lizard、worm、spider,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通过学习教材和绘本故事后,学生能综合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语言交际。
  二、在“意义、思维、情感”中探究教学策略
  1.意义勾连帮助学生创构情境
  英语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通过互动创设真实的情境,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意义勾连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学习的准备,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困难。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旧知进行学习效果更佳。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笔者在实践本融合课例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Part A Let’s talk板块对话进行设计,在读前环节进行猜物品位置的游戏。课前先把糖果和笔藏在课桌里和椅子下,上课时与学生玩猜糖果和笔的位置的游戏,同时给出提示“It’s near the desk/chair. ”,以此呈现桌、椅词汇的词形,要求学生以已学句型“Is it in/on/under the desk/chair?”来进行猜测。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猜想,而后笔者走到藏物品的位置,公布答案,猜中的学生顿时流露出喜悦的神情。课堂便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通过猜谜游戏,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背景知识,奠定了全课的主基调,以意义勾连的方式构建了真实的课堂情境。
  2.活动逻辑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读中活动,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与层层递进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程晓堂教授指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进行绘本与教材课例的融合时,要联结两者的关联之处,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大问题带动小问题,从问题链的互动学习中发展观察发现、比较分析、概念建构、信息记忆与转换等思维能力。
  (1)观察与发现能力。在戈老师的线上融合课例讲解中,是怎样从教材学习过渡到绘本学习的呢?在课前活动中,戈老师设置了课本角色Zip与小鸟找文具的情境,创构了looking for something寻找东西的情境,并以looking for作为联结教材与绘本的桥梁,以此引出绘本主角Caterpillar,又以观察绘本封面猜测Caterpillar寻找什么东西为引导,带领学生发现绘本的题目Caterpillar’s Home。   (2)比较分析能力。在读中环节,戈老师以主角毛毛虫和青蛙去了哪些地方作为一个大问题,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与比较石头上、下居住着的动物,聚焦方位词on与under。带领学生分析第一个地点rock后,通过圈图、画线等文中标记的活动找出毛毛虫和青蛙去的另外两个地点、遇到的动物、居住的地点,并进行比较分析,在给予的语言支架中进行初步的口头输出。
  (3)概念建构能力。在图片环游的活动中,学生能初步感知毛毛虫的变化,通过读中环节的一系列逻辑活动,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体验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逐步建构毛毛虫蝶变的概念:从毛毛虫变成蛹,再从蛹变成蝴蝶。学生在体悟中形成蝴蝶生命周期的概念。
  (4)信息记忆与转换能力。绘本故事学习完后,学生不是简单地记忆方位词等学习内容,而是在故事情境中提取动物与相应居住地的位置等关键信息,结合绘本主要情节的流程图,回溯文本,综合听、说、读、看的语言技能,对信息进行转换与输出,是对故事文本的回顾与综合信息的运用。
  3.感悟内涵推动学生情感生发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学语言知识,促进思维发展,也要关注情感体验和文化异同,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在感知故事情节发展和师生互动学习的同时,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分享彼此的想法,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发表评价和观点。
  笔者在融合课例实践中,多次引导学生关注绘本故事中人物角色的情感变化。在青蛙与毛毛虫遍寻家园而不得时,笔者呈现了青蛙日日夜夜寻找、到处张望的动画,引导学生体会青蛙的感受:How does the frog feel now? 学生有的说sad,有的说not happy, 有的说worried,真正把自身代入角色之中、情节之中。教师又问:What will he say?让学生猜测此时青蛙可能会说些什么,并带着感情做个小小的表演,学生在乐趣中领悟角色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回溯文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青蛙的行为,通过其所说所做,分析其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发表对青蛙的评价,如nice、kind、helpful、friendly等,并发掘故事的情感内核:Good friends help each other. 好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友情真諦。
  在发掘情感内涵之外,笔者还引领学生发现作者在故事中暗含的一条自然线,那就是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居住地。通过跟随毛毛虫和青蛙寻家的路线,遇到蜥蜴、虫、蜘蛛等不同的动物,根据不同的方位词发现它们都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从而把绘本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结起来,英语语言学习与自然科学习得以融会贯通。
  三、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实践问题
  任何课程都需要一定的评价来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对于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学而言,应更注重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不断调整教学与学习活动。评价要基于阅读的任务来进行,教师可以进行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布置朗读、表演、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口语评价,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促进学习的发生。戈老师指出,对教学内容要进行结构化处理,在完成一个部分后进行“小步子,即反馈”,阶段性地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现场生成进行反馈与理答,以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从而形成灵动的课堂。
  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不同形式的书面评价,巩固核心语言知识,拓宽学习的广度。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故事地图(story map),回顾绘本中的人物、背景、主要情节等,也可依据文本内容,完成不同种类的图表,如流程图、韦恩图、气泡图等。基于绘本内容,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超越文本的书面作业,让学生联系自身(text-to-self)、联系社会(text-to-world)、联系文本(text-to-text),进行创造性写作、报告汇报、手抄报、阅读笔记等。通过不同层次的书面评价,滚动教材和绘本中的核心语言知识,让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运用,培养分析对比、归纳总结、迁移创新等思维能力。
  绘本与教材融合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一,课堂时间安排的问题。在融合课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绘本或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而不可平均安排,绘本的教学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否则会导致学生负担加重。其二,阅读障碍的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绘本的学习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生词、难词可能会造成阅读障碍,导致失去自信和兴趣。此时,戈老师提出的建议是绘本学习应遵循“故事意义在前,词句聚焦在后”的规则,并且语言练习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导致意义学习中断,故事趣味降低。
  “意趣教学”的精髓是“意义先行,理趣并驱”。在遵循这一理念的前提下,对绘本与教材进行融合教学,在意义的联结中领悟,在思考的碰撞中提升,在情感的体验中成长,让语言学习、思维培养和文化认知三位一体,全方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戈向红.在意义和趣味中探究教学的本质——小学“意趣英语”操作途径举隅[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7(8).
  [2]龚亚夫.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7(7).
  [3]侯云洁,周芳.构建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整合的课程体系[J]. 英语学习,2018(6).
  [4]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6).
  [5]戈向红.课内外阅读如何有效对接[J].福建教育,2020(14).
其他文献
编者按:从本期起,《养猪专栏》将介绍PIC公司的AI公猪管理原则,其内容包括:公猪站的选址和设计,公猪的隔离和适应,公猪站猪舍的设计和管理,公猪的福,公猪营养,公猪调教,公猪的采精、采精频率和卫生,精液处理实验室的设计及管理,以及健康和生物安全规程等。  关键词:公猪;人工授精(AI);公猪站;PIC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3-002
法国科研人员已经通过3项试验就饲料制粒对猪全价配合料营养价值(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91-01  众所周知,全价饲料制粒有利于仔猪和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指标,如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和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FCR)。然而,截至目前,
人们通常使用断喙来降低母鸡的啄羽率,但是到2018年这种作业将在欧盟被全面禁止;由于家禽羽毛较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因此不断喙的负效应是较高的采食量。针对不断喙引起的啄羽问题,益生菌是解决办法之一。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15-0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16年的报告中指出,益生菌有利于阻止和控制致病菌入侵肠道,和/或通过各种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5-0040-01  一系列的田间试验表明:仔猪持续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油佐剂灭活疫苗(Circovac),可显著减少仔猪治疗数和/或治疗成本。一些独立的科学出版物也强调: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对旨在减少抗生素使用量的猪群接种PCV2疫苗,有助于维持猪群较低的药物治疗水平,同时可控制猪群的健康状况。  全球范围内
嘉宾:王建霞 博士 (杰隆企业集团技术总监)  陆克文 博士(由公司技术经理陈洪锐代其参加) (上海邦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张荣飞 博士 (中牧农业连锁发展有限公司)  Ad van Wesel全球猪技术总监 (嘉吉动物营养艾登事业部)  邱金龙 博士 (上海澳斯菲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孙安权 总裁 (奥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王建霞博士,毕业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动物营养专业,2002年8月于德
中图分类号:S815.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9-0026-02  上周,我们分别与来自英国、荷兰和德国的养猪生产者进行了会面。以下是我们的观察结果:  1 英国  英国目前的生猪生产保持在40万头左右的存栏母猪水平。约40%的养猪生产在户外进行,这意味着母猪在户外进行分娩,这跟美国30~50年前的情景一样。目前,英国的猪肉价格为15元/kg(1.65英镑/k
仔猪断奶期间体重下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大量的记载。过去,出现此种情况时,仔猪往往会服用预防性抗生素来进行处理,今天则还需采用其他解决方案,其中之一的策略是减少猪场内致病菌的感染压和提高仔猪采食量。  首先,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仔猪断奶期体重下降是由(暂时性的)采食量减少一半所导致的吗(图2)?那么,提高仔猪采食量在应对此类体重下降的策略中如何起关键性作用呢?这些疑惑将在本文中得到解释。  断
姬静博士介绍  陶氏化学微生物控制技术业务部亚太区技术总监,毕业于复旦大学,专业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和药学。在工业杀菌消毒剂领域有超过十五年的从业经验,主要负责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澳洲等地区的消毒行业、各工业行业的微生物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动物生物安全控制程序和消毒剂使用机理有深入了解,曾筹建联合利华微生物实验室和陶氏化学微生物实验室,对微生物实验室的布局、管理以及消毒剂的现场和实验室的杀菌测试
2016年11月7~9日,在成功举办第1期“新翼系列?主管兽医实用技能国际培训班”之后,由牧原食品、新希望六和、武汉天种、河南新大牧业、广西扬翔等12家大型养猪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第2期兽医培训班顺利开班(图1)。这次培训聘请了美洲猪兽医联合会主席George Charbonneau兽医博士、明尼苏达教授、著名病毒学家朱汉守教授和加拿大大草原兽医诊断服务中心黄彦云博士。本届培训班仍由郑州新航道农业科
免疫系统是一个由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它是在胚胎形成的不同时期形成并出雏后发育。因此,鸡需要在出雏数周后才能形成完全成熟的免疫系统。  这一发育过程及其免疫方式(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不仅受家禽基因型的影响,还受到父母代和子代水平上环境中的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包括温度应激、鸡群社会应激。  尤其是病毒性病原体和肠道菌群的构成方式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而后者可能会因出雏后的开食和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