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山石峰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money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峰,啊,石峰这个名字,我几经思考,始终想不出一个最恰当的名词。它们有的很高很大,可以称它为山峰,但它又不同于黄山那样的天都峰、莲花峰;当地人称它为岩柱,又有人称它为石柱,因为它们都是一根根像柱子似的擎天而立的岩石,但它又不同于昆明石林那样的石柱。它们有的很高很大,像天都峰那样的高达数百米之外,也有的像石林那样的仅有十几米几十米。但它们却极为陡峭,却又不是光秃秃的,而是在岩缝间,特别是在石峰的顶部,全都披盖着一层长满了碧翠的地皮,丛生着茂密的树木。这就更增加了它那雄伟苍郁青翠挺拔之势。
  武陵山区的奇特迷人的风光,正是由这分布在高山深谷中的无数的千姿态百态的石峰而组成的。它們是那么多,那么集中,那么广阔,那么奇特,这是在任何别的地方所看不到的。
  我真惊讶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能造就出这么的美景。
  我的面前耸立着一座高达三四十米的石峰,它从碧绿的山坡上拔地而起,直指蓝天,像一根圆柱似的,几乎上下一般粗,只是在顶部,稍微细一些,那样子,真像一根雨后破土而出的春笋,所以人们就叫它春笋峰。
  (节选自峻青《天子山一日》,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选段先从整体描绘天子山石峰的群像,在与黄山、昆明石林的对比中突出其特色,表现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讶。后定格于面前的春笋峰,从高度、粗细、形状等方面进行具体刻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他文献
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那时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爬到房顶上揭瓦玩,这是那时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我相信,老北京的小孩子,没有一个没干过上房揭瓦这样调皮的事。  那时,我刚上小學,开始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上房揭瓦。我们住的四合院的东跨院,有一个公共厕所,厕所的后山墙不高,我们就从那里爬上房顶,弓着腰,猫似的在
期刊
你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温柔细心的,麻辣干练的,还是和蔼可亲的?我,有一个奇葩老妈。  我的老妈爱化妆,爱打扮。她的头发原本又黑又顺,披在肩上非常好看。可她偏偏跑到理发店剪了一个爆炸头,还染成了栗红色,那派头,可真是张扬极了!大家说,她奇葩不奇葩?  老妈生气时的动作格外有特色。你瞧,我一不小心又惹她生气了,只见她怒目圆睁,两腿叉开,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指着我,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唉,我的老妈呀,
期刊
今天草娃老师在引领同学们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向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陶罐和铁罐具有哪些品质?从哪里看出来的?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发言……  晓晓:铁罐仗势欺人,陶罐平易近人。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看出来。铁罐依仗自己身体结实所以对陶罐说——你敢碰我吗?面对铁罐那盛气凌人的语言,陶罐却很亲和地回答——不敢,铁罐兄弟。  鑫鑫:铁罐傲慢无礼,而陶罐谦虚友善。我接着晓晓说的来分析吧。本来陶罐已
期刊
今天,赵老师上课时拿了两本交叉在一起的语文书。这两本书就像拥抱在一起的两个人。  首先,赵老师请了一位“女大力士”帮忙来拉书。只见她抓住书脊,紧皱眉头,咬着牙使劲拉,结果她没能成功地拉开书。然后,赵老师又请了一位“男大力士”来拉书,他也没成功。赵老师又找了两个人,让他们两人像拔河一样紧紧地抓住书脊,结果他们也没有成功。  最后,赵老师闪亮登场。赵老师先举起两只手分别在空中抓一把“仙气”吸进嘴里,然
期刊
王老师问:“同学们,阅读了《给予树》,  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们的感受。”  “高兴。”“感动。”“激动。”“喜欢。”“敬佩。”……  王老师又问:“妈妈和我们一样为金吉娅的行为和爱心感到高兴和激动,但是妈妈自始至终都是这种心情吗?”  “不是。”  王老師继续引导:“仔细读课文,找一找妈妈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学们认真阅读,很快讨论得出妈妈的心情变化:担心→生气→感动。  “妈妈的心情由
期刊
有人喜欢小巧玲珑的鸽子,有人喜欢聪明伶俐的小狗,还有人喜欢调皮捣蛋的小猫,而我却独喜欢乖巧可爱的小白兔。  我养了一只小白兔,它浑身雪白,毛茸茸的,就像穿了一件雪白的毛衣。我给它起名叫白雪。它的头上长着一对长耳朵,一双红彤彤的大眼睛,就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小小的鼻子下面长着三瓣嘴。短而圆的尾巴,像一个小毛球,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摸一下。  白雪最爱吃萝卜和青菜了,只见它低着头,张着嘴,两颗大牙露在
期刊
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鏡;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
期刊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
期刊
顾不上看天,顾不上看山,顾不上看关,一踏上积石峡里的黄河河底,我就迫不及待地盯着脚下的河底,昔日喧嚣咆哮的黄河,如今静谧得只听得见我的心在怦怦跳动;干涸的黄河河床,呈现着一片神圣而肃穆的灰褐色,竟是个“巨石阵”,犹如“水底石林”:奇形怪状的巨大河底石,静静躺卧着,一块挤着一块,构成了“河府世界”的主要“建筑群体”。大的如列车车体、卡车车身,小的也有写字台般尺寸,连我这个一点七八米的个头,到跟前也相
期刊
天灰蒙蒙的,上面覆着团团乌云。雷电在乌云中穿梭,雨“哗啦啦”地下着。树很伤心,弯着腰,低着头。那些没带伞的行人抱头鼠窜。  妈妈去学校开家长会了,我在家里坐卧不安。看着窗外的雨点,我不由得叹了口气,慢吞吞地走到钢琴前,无精打采地弹起钢琴来,钢琴发出的声音没那么好听了,软塌塌的,有气无力。我又走到书桌前,读起我最喜爱的漫画书,好奇怪,那本书没以前那么搞笑了,而且很幼稚,索然无味。  “吧嗒”一声,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