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顶的身影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那时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爬到房顶上揭瓦玩,这是那时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我相信,老北京的小孩子,没有一个没干过上房揭瓦这样调皮的事。
  那时,我刚上小學,开始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上房揭瓦。我们住的四合院的东跨院,有一个公共厕所,厕所的后山墙不高,我们就从那里爬上房顶,弓着腰,猫似的在房顶上四处乱窜,故意踩得瓦噼啪直响,常常会有邻居大妈大婶从屋里跑出来,指着房顶大骂:哪个小兔崽子,把房踩漏了,留神我拿鞋底子抽你!她们骂我们的时候,我们早都踩着鱼鳞瓦跑远,跳到另一座房顶上了。
  (节选自肖复兴《鱼鳞瓦》,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作者引用俗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表现了小孩子的调皮,又通过描写“我们”爬上房踩瓦这件事,印证了“我们”的调皮。“爬”“弓”“乱窜”“踩”“跳”等连贯性的动词,再现了“我们”上房踩瓦的画面,如在眼前,真实生动。
其他文献
台湾旅行的最后两天,我终于去了盼望已久的地方——日月潭,真想亲眼看看它是不是和语文课本上描述的一样。  在前往日月潭的路上,我和其他小朋友在车上一遍又一遍地大聲背诵着《日月潭》这篇文章,想要回味下它的美。  日月潭的水碧绿碧绿的,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去的时候,天上阴云密布,湖面、山顶烟雾缭绕,仿佛到了仙境一般。这边,我还沉浸在湖光山色中,那边,游艇已将我们送到了玄光寺码头。倒霉的是,我们一下船
期刊
星期六,我在家里没事干,就跑到阳台上东张西望。忽然,我看见邻居家的小弟弟正在楼下吹泡泡。我越看越激动,忍不住也想玩一玩。  可没有泡泡水怎么办?我决定自己动手做。我先找来一个瓶子,再往瓶子里倒了点洗洁精,然后倒入半瓶水,最后使劲摇晃瓶子。就这样,一瓶泡泡水就做好了。  开始吹泡泡了。我先用吸管沾了点泡泡水,再把吸管的一端放进嘴里,然后轻轻一吹,吸管的另一端被我吹出了一个小泡泡,再轻轻一甩,泡泡从吸
期刊
那天傍晚,妈妈开车带我去外婆家。半路上,天空非常阴暗,我以为是时间太晚了,天色才这么暗。透过窗户往外看,忽然一道闪电飞快地从天空掠过,犹如一把金色的神刀把天空劈开一道长长的口子,我这才知道将有大雨降临。  没过多久,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像泼,像倒。整个天空被密集的雨柱笼罩。车窗外,已经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妈妈把雨刮器调至最大挡位,只见长长的雨刮器奋力摆动着,刚
期刊
“老妈,快来呀,我被卡在弟弟的学步车里啦!”可只喊了这一句我就闭上了嘴巴。我为什么会被卡在如此奇怪的地方呢?唉,都是调皮惹的祸。  上周六上午,我看见妈妈把小弟弟放进了学步车里。小弟弟站在学步车里,如同鸟儿有了翅膀,在客厅里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  转眼间到了下午1点,小弟弟困了,于是妈妈抱着小弟弟到卧室睡觉去了。  客厅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觉得无聊极了,便呆呆地看着小弟弟的学步车,手和脚不由自
期刊
开学第一天,我生怕迟到,急急忙忙地就从家出发了。谁知走到半路,我突然发现自己没戴红领巾。  我一边走一边想:现在回家取已经来不及了,可是如果老师发现我没戴红领巾……一想到陈老师那阴沉沉的脸色,我就不寒而栗。天哪,这可怎么办呢?忽然,我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下子扑倒在地,一阵刺痛奔涌而来。我低头一看,膝盖流血了。但我顾不上了,快迟到了,我向学校飞奔而去。  到了校门口,我远远看到值周生正一丝不苟
期刊
最近我的体重蹭蹭地往上涨。老妈为了让我保持“淑女”身材,下了一道“圣旨”:明天开始每天跳绳五百下。我的妈呀!这是要我的命呀!我顿时怒从心底起,恶向胆边伸,唯一的办法就是——偷懒。说干就干,我想到了一个妙计。  晚上,爸爸妈妈都进了卧室,留下我一个人跳绳。起初我还很认真,可过了一会儿,我就开始“龙飞凤舞”。到了最后,我索性就用绳子抽地板。妈妈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还以为我跳得起劲呢!  妈妈怕我偷
期刊
我不耐烦地小跑着下楼,又是一天苦日子,又要开始跑步,又要跑十圈……  我极不情愿地走到跑道上,耷拉耷拉肩膀,做起了预备跑步的姿势。一开始,我健步如飞,身轻如燕,远远地把同学们甩到了后面。我开心得合不拢嘴。可又不能一直快下去,要等一等同学们。他们真是太听话了,要是一个一个跑多好啊,那样我不仅可以不守规矩,而且也不会被人发现跑得慢了。我不由自主地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可那真是异想天开!  才跑了四圈,我就
期刊
大家快看,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文萃小学三·3班的教室里异常热闹。他们有的说得津津有味,有的听得直流口水,还有的兴奋得手舞足蹈,卢甬月老师不时地给予称赞。那么他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呢?我们不妨也去听听。  丁美旗:我的家乡在贵州,烙锅是我们贵州有名的小吃,比较出名的是水城烙锅。水城烙锅始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土司,可是到达水西后粮草不足,官兵们只好取来屋顶瓦片
期刊
孩子们,写作文时我们常常根据需要使用一些叹词。不同的叹词,出现在同一个位置或不同位置,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不同的。这里面有什么学问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结合课文《狮子和鹿》中一些含叹词的句子,学习一下叹词和它后面的标点是如何巧妙运用的。  【例句一】咦,这是我吗?  “咦”是一个叹词,放在句首,后面接的是一个反问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这种情况下,强调的是后面一部分内容,中心
期刊
電视连续剧《我的老爸是奇葩》中有一个奇葩老爸,在我家里也有这样一位奇葩人物,不过不是我的老爸,而是我的老妈。至于为什么说她奇葩,还是听我慢慢道来吧!  游戏玩到疯  暑假期间,我迷恋上了“王者荣耀”,最后一直玩到了自己有种孤独求败的感觉。一次吃饭时,我对老妈说:“老妈,我在游戏上简直是天下无敌……”  “什么,天下无敌?我才不信呢!要不咱俩来一场。”  老妈这战书一下,我顿时热血沸腾。为了公平起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