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颞下和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myaa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改良颞下入路和传统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良颞下入路即耳前直切口(保留颧弓)颞下入路组(A组)26例,男12例,女14例,脑膜瘤9例,三叉神经鞘瘤17例;传统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组(B组)22例,男9例,女13例,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14例,比较两组病例的全切除率、术后海绵窦侧壁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开颅时间等,并进行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

两组病例的肿瘤全切除比率,A组为73.08%(19/26),B组为81.82%(18/22),术后海绵窦侧壁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为80.77%(21/26),B组为86.36%(1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开颅时间为(34.85±6.27)min,B组为(60.86±6.6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随访面神经颞支损伤和颞肌萎缩发生率A组较B组显著减少。

结论

耳前直切口颞下入路海绵窦暴露充分,保留了颧弓,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切除海绵窦区肿瘤的一种良好选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内镜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经鼻蝶窦内镜手术的21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使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术中结合应用高场强术中核磁共振和神经导航,术后随访头颅MRI及内分泌包括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生化指标,肿瘤残留及内分泌未缓解病例根据情况选择奥曲肽或放射外科治疗。结果男129例,女81例;年龄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院内死亡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7月解放军第101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3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缺氧、术前血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瞳孔、脑肿胀情况、术前颅内压(ICP)、脑膨出原因、术后GCS、术后瞳孔状况、术后ICP、凝血机制、血糖、
目的探讨脑池及脑池积血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急性脑积水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经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06例aSAH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各个脑池的血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306例患者中有112例发生了急性脑积水,发生率为36.6%。单因素分析表明Fisher分
期刊
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入路选择和显微外科技巧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0月至2014年10月8年间,手术治疗47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依肿瘤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不同,分别采用顶枕部入路38例和颞中回皮层入路9例,其中32例应用神经导航技术,26例应用术中超声技术。结果38例患者采用顶枕部入路,37例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级),大部分切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切除范围及血管保护的术前评估方法和术中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手术治疗的46例病灶主体位于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分离侧裂后显露大脑中动脉M2,处理M2发出的短穿支后分块切除肿瘤,内囊最外侧动脉不参与岛叶胶质瘤血供,为肿瘤切除内侧界。结果显微镜下肿瘤近全切除并经术后影像学证实3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CA)复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32例MCA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直径(24.3±6.3) mm;位于MCA M1段8例(近端5例,远端3例),MCA分叉处15例,M2及远端9例。结果行直接夹闭动脉瘤15例,动脉瘤切除载瘤动脉重塑6例,颅内外动脉搭桥辅助动脉瘤夹闭2例,颅内外动脉搭桥动脉瘤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同一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的方法,为颅内多发宽颈动脉瘤的微创治疗提供临床支持。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和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单一载瘤动脉多发动脉瘤患者中15例宽颈动脉瘤患者,采取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置鞘,根据动脉瘤的瘤颈、动脉瘤之间的距离及载瘤动脉管径选择不同规格的Solitaire支架,采取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