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助学慈善与感恩的思维错位及其解决路径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i8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与感恩的思维错位日益成为我国贫困大学生民间助学体系的阻碍,施人勿念与施恩索报、知恩图报与知恩不报的对立是思维错位的外在表现。消除民间助学中的思维错位需要多方的努力,资助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慈善助学理念,受助者要养成感恩意识,政府、媒体和学校要积极配合,努力构建资助者与受助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其他文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对于当前的英语语法教学来说,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语法传授的过度重视。导致了部分教师对此的片面解读,在教学中不再给予充分的重视。实际上,这是对新课标理念的误解。学生对语法的积累及实际掌握水平都会对其能力的提升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改变过度重视并不意味着不重视,而应当正确地解读为不可以过度地重视,因为英语语法,仍然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英语语法知识的积累程
在英语综合素养里,阅读思维是重要部分,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融入阅读思维训练实践中。为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从阅读中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1. 激活阅读热情,加深句型结构理解  在英语阅读中,初中生“三分钟热度”问题突出,对阅读不重视,不积极,更无法持之以恒地开展自觉阅读。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以每天阅读英语文本、阅读词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使用英语思维,并有计划的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问题引领”意在运用问题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在阅读内容中寻找问题答案。笔者将结合自身运用“问题引领”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经验,对此提出几点意见。  1. “问题引领”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和操作的原则  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符。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加工学习内容。高中英语
德育活动中各主体话语权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是德育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研究者们普遍关注到了平等、差异等问题,但现实中对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善,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为此,本文将从重视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所应具备的主体地位、采取沟通式教学模式、落实先学后教模式、实行立体化评价模式,以此实现对学生的客观评定四个方面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以生为本展开研究,以供参考。1. 重视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所应具备的主体
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进程中存在着两条路径: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建设路径和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建设路径。前者是作为当前实然建设路径存在的,在实践中过分强调课程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