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叶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bue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我20岁。那年8月29日,天气爽朗,我扛着行李箱,沐着阵阵清风,来到了杉洋,在古田十二中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初来乍到,就听同校的一位李姓老师介绍说,杉洋是个“先贤过化之乡”,朱熹曾在此讲学过,并且他所讲学的蓝田书院就在十二中附近。
  我心头猛地激起一阵热浪。中国古代理学集大成者朱子曾躬行乐教于此,我竟能在八百年之后望迹而来,岂非幸甚至哉?
  一任教,我就欣然接受了超额的工作量。我承担了班主任和两个班语文、一个班英语教学的工作,每周24节课,加上早、晚下班,有45节之多,有时感觉一天到晚都在教室里呢。但我并不觉得累,内心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我,鼓舞着我。那种力量,来自先贤朱子,来自他在蓝田书院留下的那股影响深远的冲击余波。
  在杉洋工作的三年,我经常会到那个“当年夫子日谈经”的蓝田书院遗址去走走看看,去感受那里遗存的文化气场,去感悟先贤遗留的神骨灵性。而每年的中秋之夜,我更是仿若受到某种神力的指引,远离家人,形单影只,总是自然而然地漫步到蓝田书院故址去,哪怕那里没有书院,只有一条流量颇大而又清澈透底的渠水,我也会驻足凝神,只听听这潺潺的流水声,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啊。
  1995年秋季,学校分配来了几位新老师,其中有位长得白皙清秀的女老师姓陈,教历史。也许是她的专业激发了我的古典情结吧,一来二往的,感觉挺有得聊。当我提到杉洋有朱熹曾讲学过的蓝田书院时,她很有兴趣,并同意和我一起去试拓朱熹题写的“蓝田书院”石刻。
  天高气爽的周末,我和她一起带上纸、墨、刷、朴子、白芨水以及柴刀、锄头等,沿渠而上,到了书院遗址。好不容易在番薯藤下扒出那块大约1米宽的刻石石面,却发现刻字只露出一半,“田”和“院”都埋在地里面呢。我们决定挖土,经过一番我挖她倒的共同协作,最终把“田”“院”都挖出来了。
  然后开始洗碑,上白芨水。在上纸时我让她帮我按住宣纸上方两角,结果她一不小心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上,脚崴了。这下可好,本来二人合做一件事,变为我一人做俩事:一来拓片得自个儿完成,二来还要为她“疗伤”。为了让她减少疼痛,我还动用了“先贤”来“慰勉”她呢。我告诉她,这里曾是朱熹讲学的地方,朱子常在此修练,你要想好得早,就要像朱子一样,通过“养浩凝气”和“观空静神”之法调理气息,方能快速痊愈。她听后还真的如法练习起来呢!
  其实,到现在我还一直在感谢当年蓝田书院给她摔的这一跤呢,因为这一摔,把她从我的同事摔成了我的妻子。那一天,我为她揉搓脚踝,便和她有了“肌肤之亲”,最后她并没能走回去,是我背着她趁着校园无人之际,从东门偷偷进教师宿舍的。这一背,让我们的感情明显加深了。那年中秋,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月圆之夜,我们一起沿着渠边的小路,漫步到蓝田书院。望着朦胧的月色,看着她绰约的身影,我诗情波涌。也就是那天晚上,她在书院遗址边采了一片枫叶送给我。那叶子虽然还是绿色的,但同样代表了火热的爱情。我将它过塑制成了书签,以永久保存。
  初三临毕业之际,我带他们去校东蓝田书院旧址采摘树叶做赠礼书签。有位学生发现了一片正圆形的绿叶,大家在“把玩”之余,将其“敬献”给我作纪念,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份礼物。学生们还买来纪念册让我赠言,我还记得当时我手执一支细毛笔,只须一两分钟,便为每位学生题诗一首,以为存念。
  几年前,听一位李姓学生提到有位林同学现在已是一家国际公司的老总,而当时她的才学只是一般,据说是我的毕业赠言诗影响了她的人生,她说一辈子都不会忘却那首诗,因为那首诗激发了她消沉时的斗志与勇气,使她发愤工作和学习。在我的询问下,李学生稍稍透露了其中两句“打油诗”:“若能求学出杉洋,定能摇身成凤凰。”我闻之,哑然失笑:有多少个偶然的不经意,造就了那些必然的成功!
  我由此又滋生了重访蓝田之念,并于2010年初夏成行。在途经蓝田书院遗址附近的田傍溪侧时,我闻得幽兰之馨,遂寻香而去,发现佳蕙一丛:只见兰叶劲挺,清芳馥郁。我欲折之,但恐傷其自然意趣,只剪其一截绿叶,夹于书页中为签,以留纪念。
  杉洋古称蓝田,绝非偶然。因此地田中常产青玉,宋代此域置青田乡。玉之美者称“蓝”,先人们遂引借陕西之“蓝田”以雅称之。而杉洋自古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三合”以开泰,其钟灵毓秀,地多产青玉,人多育俊才,并玉喻人品,人追玉德,相得益彰。而我今得赏野田之兰,其所发之田,亦可谓“兰田”也。兰者,亦喻人之品也,而此又有所寓乎?然无论是蓝玉与“蓝田”,还是兰花与“兰田”,都是杉洋明德文化的一种载体。我珍藏兰叶,乃期乎睹叶思兰,思兰及人,思人及玉,思玉及蓝也。故这片绿兰叶,已足以代表我与蓝田的文化之缘。
  从前的我,经常在蓝田书院遗址徘徊,叹惋,为那座遭受火毁的书院感到痛惜。我也知道人们始终称这片“遗址”为“书院”,是因为他们充满着对书院不灭的怀想,并希望能借此弥补心灵的缺憾。但我从没有想过若干年后,蓝田书院会被重建。而事实却如此让人惊喜、惊讶和惊叹。一座规模宏大,气势巍峨,仿古规制的蓝田书院,如今已然拔地而起。蓝田书院在贤人的支撑下重起,仿若是经浴火而涅槃重生的凤凰。它的重生,代表着杉洋传统文化的再度复兴,它将肩负着承载蓝田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任。
  而我,也是一名见证者,一如它,也曾见证了我的爱情。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我的父亲中等个儿,却长有一双异于常人的大脚板。他那宽大厚实的大脚板走起来,干净而硬朗,迈出的步子富有节奏而欢快,“咚咚咚”,虎虎有声势。十个脚趾头牢牢抓住地面,厚重的脚背弓起来就像一只吃饱喝足的老鹰死死咬紧小鸡不放手。他脚面上青筋暴露,似有无数只小小蚯蚓在上面鼓动着。  我小时候看见这个场面,全身就起了鸡皮疙瘩。  大清晨,父亲常领着我们几个一起上山砍早柴,午后到自留地种菜,浇水施肥,下田割禾拔秧
期刊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曾说过,自己最怕的就是莫名无礼而又坚决持续的“咚咚”的敲门声,难免可悲。而我记忆深处的“咚咚”声,却是被甜蜜和幸福充斥着的。  在那个时候的年,过得是很认真而又谨慎的,绝不是微鞠一躬就能敷衍的,你得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磕出“咚”的一声响头,让长辈看到你的真挚和虔诚,这一年的压岁钱才能拿到手里。  大年初一的一早,天还未亮,就被一连串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惊醒。匆忙吃完早饭,就开始准备今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十来岁的我,不敢有别的奢求,只盼望着吃一餐“白饭”。  “白饭”是什么?就是米饭,或者说是不掺红薯(茴)、红薯丝的米饭。可是,那时,天天、餐餐只能吃红薯,甚至于红薯丝变黑生霉,饭也是它,菜也是它,此外别无他物。  我的母亲是个例外。吃饭时,她总能从茴或茴丝缝里刮些白米饭给我。母亲吃茴或茴丝时,从来没有我那种毅然决然的神态,她吃得很从容,连我吐在桌上的茴皮(指红薯皮)、茴丝也要捡起
期刊
一踏进复兴号的车厢,我轻轻吐了一口气,幸亏在网上抢到了一张火车票,才赶上了这趟开往北京的高铁。  斜对面,是一对青年男女,正轻声说着什么,看见我,礼貌微笑地朝我点了点头,我也朝他们友好地打了一个招呼。女孩穿着嫩绿色的毛衣,俊俏可人,小伙子穿着笔挺的西装,模样很周正。这时,听见小伙子对女孩说:“这次到北京不让我见见你哥哥嫂嫂啊?”女孩笑着说:“你不是也不让我参加你的校友同学会吗?”小伙子说:“我们都
期刊
当窗外春节气氛越来越浓烈的时候,我却在窗内静静地品读林清玄老师的散文,读到《放生的麻雀》这篇散文时,不禁想起了远方的父亲和他的“麻雀”人生。  父亲从小便没有了父亲,奶奶只让他念了幾年小学后就不再上学了。尽管父亲学习很不错,而且也相当喜欢上学,但那时的光景,连温饱都没解决,根本没有多余的钱送父亲上学。  父亲乖乖听从奶奶的话,奶奶安排去放牛,他便去放牛;安排他去砍柴,他便去砍柴;安排他去种豆子,他
期刊
我生活在农村,没有幼儿园,童年就从一年级开始。刚走进学校,就渴望遇见一位慈祥的女老师,可谁知竟偏偏遇见了一位严肃的男老师,满头白发,还戴着老花镜,像极了鲁迅笔下三味书屋里的老先生。  麦黄时节,学校都要放忙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家里收割麦子。但是,我们的这位老师很奇怪,一放假,就安排我们先去他家帮忙,忙完了,才能回自己家。我们这群七八岁的小不点,不敢反抗,只能如实告诉家长,然后去老师家劳动。他家住在山
期刊
今夏的一天,我到沭阳进饲料,回来时,已经傍晚,天也下起雨来。行驶中,车出现了故障,无论加多大油门,车始终没有人走得快。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路上,我万分着急,我只有这样冒雨前行。  临近东海县交界时已午夜左右了,这时我看见不远处的路旁有灯光闪烁,我一路紧张的心,便有了依靠,胆子大了起来。我硬撑着把车子开过去,原来在这旷野上是一家叫“舍得”的工厂,有位四十岁左右老板模样的人在和几个工人闲谈着,
期刊
1987年,高考的这一年,当我拿到368分的高考成绩单时,眩晕了很久。第一感觉就是这辈子完了,再也走不出黑土地,走不出小山沟了……  没办法,为了生计,我来到村砖厂干起了搬砖的活计。每天天刚放亮,我就和工人們一起,窑外脱坯、推砖,窑内码砖、烧砖,一天下来,造得全身都是灰土狼烟,直到天黑才可以回家。回到家里累得躺下就睡着了。其实,累一些不算什么,最受不了的是那些人的鄙视:“高中生,真不中。”坚持了一
期刊
这幅《爷爷奶奶》肖像画,是我在今年清明节时,为我故去的爷爷奶奶画的。  我是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作为长子长孙,又是隔辈亲,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辛苦养育,使我永远不曾淡忘。  我的爷爷叫乔心文,奶奶叫吕文兰。我爷爷个儿头很高,我奶奶则比较矮,而且我爷爷比我奶奶大十多岁。据说,当年我爷爷是跟着我奶奶的父亲一块给别人家出力打工的。由于我爷爷是个非常勤劳、善良的人,虽然当年他兄弟和妹妹多,还穷得家徒四
期刊
我中师毕业后就回老家教书。那时,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几乎每位教师都得包班,都是班主任;中间没有特殊变动,就是一包到底,从一年级一直送到他们六年级毕业。  我曾经给一届学生整整当了六年的总管。  根兒小学四年级时就是个早熟的孩子。这孩子个子威猛高大,头脑挺灵活,就是不喜欢学习,只对班上长相俊俏的小丫头极其痴迷。那时,他在班上看上了一位叫芳芳的女孩。他先是一次次给人家写信。芳芳接到他的信,连看都不看一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