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整合集成,并通过交互操作,实现人机对话。多媒体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直观,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71-01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令人激动的生机与活力。多媒体教学则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应用。
化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主要讲述物质的存在状态、微观结构、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规律或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所以在讲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实验的现象及过程等内容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如是说。如何能让我们的化学课更有趣,让学生喜欢来上课?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更加生动有效地呈现我们的教学内容,相比以前仅以语言和文字加些挂图贯穿始终的教学,它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1]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世界,有效地演示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和化学现象,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十分吃力,且学生理解起来也十分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与效益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大显身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知识概念和原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或在实验室做一些反应较快、可操作性的演示实验,而一些反应慢、需要时间长的实验,就无法用实验来证明,学生不能“眼见为实”,从而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模拟实验全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可循环播放,这样既不失实验的真实性,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利于化学实验的开展、学习环境的改善、实验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多媒体技术高效的信息编码呈现可以提高教学内容信息传输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介、多维度、多通道信息传递及与学生多感官共同作用,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译码接受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运用则可以多方面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的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其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特别是模拟实验的应用,可以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变得容易、有趣。
充分展现多媒体教学的魅力,不但可以变枯燥的理论分析为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
五、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过分注重形式,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必须重视以下两点。[4]
1.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不能忽视师生交互
使用多媒体技术特别要注意不能从头至尾都用,否则很容易把多媒体课件当作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有些教师整堂课都是对着电脑屏幕上的PPT内容“念课”,这种对机器的高度依赖性,往往容易造成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结果。另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面对屏幕,无法真实的感受到课堂的活力和情感,同时也使学生处于一种缺乏自我探索、自我感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2.信息容量不能过大、形式不能冲击内容
多媒体技术大大增加了单位学时内的教学信息量,过大的教学信息量很容易麻痹学生思维的神经,使学生无法从实质上对所学知识真正地接纳和理解,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受到限制,从而忽视课堂上的肢体语言、板书停顿、手势、表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华丽,表现形式不应太过于夸张,如大量使用卡通、音效、动漫等,结果往往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如果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不但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在飞速地发展,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丰富、完善。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服务,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呈现传递教学内容信息,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覃丽.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1):127.
[2] 冯威.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234.
[3] 李哲业. 化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技术[J].学周刊,2012,(10):160.
[4] 程作慧,杜慧玲,张金桐. 多媒体化学教学的优势与问题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357-35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71-01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令人激动的生机与活力。多媒体教学则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应用。
化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主要讲述物质的存在状态、微观结构、物质化学变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规律或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所以在讲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实验的现象及过程等内容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如是说。如何能让我们的化学课更有趣,让学生喜欢来上课?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更加生动有效地呈现我们的教学内容,相比以前仅以语言和文字加些挂图贯穿始终的教学,它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1]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世界,有效地演示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和化学现象,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十分吃力,且学生理解起来也十分费力,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与效益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大显身手,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知识概念和原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或在实验室做一些反应较快、可操作性的演示实验,而一些反应慢、需要时间长的实验,就无法用实验来证明,学生不能“眼见为实”,从而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模拟实验全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可循环播放,这样既不失实验的真实性,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利于化学实验的开展、学习环境的改善、实验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多媒体技术高效的信息编码呈现可以提高教学内容信息传输的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介、多维度、多通道信息传递及与学生多感官共同作用,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译码接受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运用则可以多方面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的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其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特别是模拟实验的应用,可以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变得容易、有趣。
充分展现多媒体教学的魅力,不但可以变枯燥的理论分析为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
五、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过分注重形式,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必须重视以下两点。[4]
1.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不能忽视师生交互
使用多媒体技术特别要注意不能从头至尾都用,否则很容易把多媒体课件当作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有些教师整堂课都是对着电脑屏幕上的PPT内容“念课”,这种对机器的高度依赖性,往往容易造成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结果。另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面对屏幕,无法真实的感受到课堂的活力和情感,同时也使学生处于一种缺乏自我探索、自我感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2.信息容量不能过大、形式不能冲击内容
多媒体技术大大增加了单位学时内的教学信息量,过大的教学信息量很容易麻痹学生思维的神经,使学生无法从实质上对所学知识真正地接纳和理解,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受到限制,从而忽视课堂上的肢体语言、板书停顿、手势、表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应过分追求华丽,表现形式不应太过于夸张,如大量使用卡通、音效、动漫等,结果往往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如果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不但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在飞速地发展,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丰富、完善。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服务,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呈现传递教学内容信息,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覃丽.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1):127.
[2] 冯威.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234.
[3] 李哲业. 化学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技术[J].学周刊,2012,(10):160.
[4] 程作慧,杜慧玲,张金桐. 多媒体化学教学的优势与问题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