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正处在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等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因年龄小、自制力薄弱、是非观念较差等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采用故事教学法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总结出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听故事的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会主动思考故事中出现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采用故事法教授小学语文,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故事不会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既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故事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扩展,小学生可以从故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故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学法只有得到充分的应用,才能体现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文是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1.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是教师讲,小学生听,听完之后,并说出所学内容的中心思想,这种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故事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更新的又一里程碑。
  故事教学法的应用方式之一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儿童诗《我想》的学习,直接背诵或是学习诗词的含义,小学生不能做到真正的了解,体会到诗中所体现的意境,在背诵和学习过程中会显得困难,因此厌烦类似的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找到与诗中相似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自己编写小故事,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故事与诗结合起来,此时学生会对学习儿童诗充满兴趣,进而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2.设计语文教学情景。设计良好的教学情景是进行故事教学的基础条件。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对词语的理解不是很透彻,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设计相关的教学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文学习内容。如前文提到的儿童诗《我想》的学习,教师将学生带到与诗中相似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就是情景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创编与此情景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使其主动探索语文的奥妙之处,提高语文的学习质量。
  三、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选对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但是在教学方式实践时,也要注意是否有不足之处需要改進。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注意事项如下:
  1.选择的时间要合适。故事教学法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目的,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教授小学语文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教师选择的讲故事时间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后,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能采用批评或是打消其积极性的方式,学生得到鼓励会增加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若是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打击,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也会影响到教師的教学进程。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应该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故事教学法,鼓励学生学习。
  2.学生本身应参与其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广泛,在利用故事法教学时,只有教师参与其中是很难体现出故事法教学的优势的,因此,教师在使用故事法教学时,学生也参与进来,进行学习资料的查找、整理、情景设计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丰富语言,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
  学生参与到故事教学中,是对学生最好的锻炼,采用故事教学法增加小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逻辑能力等,有效的提高其写作水平,增加学习信心。故事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故事法有效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故事法被教师广泛应用,说明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故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热情提升,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整体情况得到改善。
  刘建平,山东邹平县梁邹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微博空间,精彩纷呈,气象万千。如万花筒,展现着人们多姿的生活;似多棱镜,折射出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让鄙人也来晒晒自己的微博,与你分享一下身边的新鲜事吧!1.挨饿这事,干得
我坐在画箱上比描伏尔泰的石膏像,打着线条的手飞快抖动如鹰振翅。纸上的铅色越来越深,伏尔泰的轮廓逐渐在画板上清晰。我满意地开始着手石膏像浓密的卷发,细心抠出所有能表
一直以来,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情况呈现两极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认为自读课内容在考纲之外,应把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讲读课上,不对学生进行自学的引导,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下来都没看过自读课文。另外一部分教师则将自读教学视为工作成绩,虽重视了自读教学,却还是以老一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完全磨灭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背离了自读课的设置初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之余更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潜力。  一、巧设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在恰当的时机,提出合理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赤壁之战》这课时,我就抓住黄盖的聪明与曹操孤傲轻敌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曹操生性多疑,可为什么黄盖的一封信就让曹操深信不疑呢?黄盖的信上说了什么?”这一下,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期刊
向夜色更深处,漫溯……又走在上学的路上。只有这时,真正属于夜的旋律才能被我欣赏,尽管事实是手表的指针已经固执地摆出一个黎明将至的符号。对总是很早上学的我而言,若要给
散文文质兼美、品类繁多、意境丰富、构思精巧、手法多样,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比最多。散文不同于小说,在教学上要突出自身的特点,更好的让学生开卷有益。  一、对记叙性散文的教学方法  记叙性散文侧重于对事实的客观反映,在内容上具有真实性,语言表达更加客观,质朴,当然,也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生动的形象刻画。因此在教学上,要从中来挖掘反映现实的鲜活语言,启发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中极富形象的写作素材。
期刊
诗歌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诗歌中可以阅读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情怀。进而可以使阅读者受到熏陶,使其情操与志向得到陶冶与升华。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诗歌教学的重视,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愿意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与底蕴的提升。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对中职语文诗歌教学进行一些探究。  一、借助音乐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我以后再也不养猫了,我发誓!因为……人们常说猫温柔可爱又善解人意。吾家有猫,可为什么总觉得它集万千缺点于一身呢?它很霸道,这种霸道不仅只在食物方面,而是全方位占据。连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初中语文的教学体制也需要新的改革,在改革中进一步优化初中语文教育。新课改的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并深刻意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为了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应植入移情教学方法,移情教学法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有显著性的作用。  一、通过优化引入语,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前的引入语对于一节课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良
期刊
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促使学生快速分辨语音、结构语义,读懂并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同时对学生语言表达、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纵观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语感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语感能力。  一、创设趣味的语感教学情境,逐渐熏陶与感染学生  趣味语感教学情境的创建有利于感染与熏陶学生,使其在语言情境中不自觉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继而積极主动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