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水电站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来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hx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电站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此,基于BIM技术设计一种水电站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各种设备采集施工现场各种数据,如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机械运动状态和位置数据、建筑模型数据、危险区域数据,以及各种机械的基本属性信息等,以采集到的数据为基础,结合核心处理器,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危险识别,最后将识别结果传输到监控中心,供用户查阅和浏览,以便及时采取危险规避措施。结果表明:经测试,系统很好地完成了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浇筑全线到顶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的识别工作,证明了
其他文献
交通大通道扩大了文明半径rn“从协同学来看,文化是慢变量,但它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从文明发展来看,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周伟说.
期刊
为了对河岸稳定性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进行洪水风险预报,有必要考虑与瞬态渗流相关的不同饱和度下河岸土壤特性。本文对特定河堤的稳定性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部分饱和土的强度贡献,进行了渗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评估了稳态和瞬态流动条件下的整体稳定性。
“国家的强盛,最终表现是文化的强盛.今年3月'十四五'规划第十一章第二节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而交通文化建设必然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2021年3月23日,“交通遗
期刊
科学合理地划分地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能够以最精准的范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来预防水源受到污染。基于MODFLOW模型对石家庄市滹沱河新调整的地下水源地的地下水流场进行模拟计算,采用MODPATH计算了2种不同工况下示踪粒子反向运移100和1000 d的运移轨迹。结果表明,2种工况下示踪粒子在1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0.54和0.49 km;示踪粒子在10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6.1和5.6 km。此外,还分析了入渗场使用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分析2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水源地的抽水井概化成井
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参数设计优化对充分发挥其加固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依托,利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计参数对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的影响。综合实验结果和工程经济性要求,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取6排、桩间距为1.4 m,加固深度18 m的设计方案。
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针对现有监测方法可视化安全参数数值较小的问题,研究一种可视化监测方法。首先利用BIM技术构建水口大坝施工模型,综合环境因素与实际施工过程,构建可视化转化方程,最终实现安全施工的监测。准备实验环境后,使用两种文献中的监测方法与文中设计的监测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监测方法安全参数最大。
在大型水电站运行安全管理实践操作中,传统模式运行故障抢修时间较长,为此,提出大型水电站运行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在分析大型水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管理模式。构建大型水电站运行设备台账,对大型水电站运行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对运行设备巡视点进行检查,计算水电站运行故障概率,判断水电站运行状态;对运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实验证明,此次设计的管理模式对水电站运行故障抢修时间较短,优于传统模式。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是资源评价的基础,评价是资源量管理的前提,对流域进行计算区划可便于资源量的评价与管理。本文系统梳理松花江流域水文地理相关知识基础资料,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对松花江流域进行区划与分析,该流域以水文地质条件差别分为松嫩平原水文地质区、三江平原水文地质区、大兴安岭水文地质区、小兴安岭水文地质区及长白山余脉水文地质区五个部分。以此为基础,耦合其他资源量影响因素进行计算与管理区划研究,完成松花江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区划与分析。
为了了解蚂蚁河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9年7月在蚂蚁河上游布设4个采样点(1个参照点3个受损点)进行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了构建B-IBI的核心参数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和丰富性、耐污度(抗逆力)和营养结构组成及生境质量。通过健康评估,深层次分析出蚂蚁河上游健康状况为一般。
本文以试验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两种超疏水混凝土制备工艺,并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和优选,根据研究结果,推荐细砂浆抹面并采用1.5%氟硅烷溶液浸渍表面的环保型超疏水混凝土在制备工艺方案。该工艺方案相对于传统混凝土衬砌结构施工具有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可以在我国寒区输水渠道衬砌结构施工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