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加固堤防工程设计参数优化现场试验研究

来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参数设计优化对充分发挥其加固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依托,利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计参数对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的影响。综合实验结果和工程经济性要求,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取6排、桩间距为1.4 m,加固深度18 m的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大坝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100%和孔隙水饱和度100%是否具有唯一对应关系,成型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35%)的大坝二级配混凝土试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获得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结合称重试验计算获得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结果表明:绝湿状态下,水胶比0.5的大坝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始终为100%,然而对应的孔隙水饱和度并不一定为100%,不掺粉煤灰与掺35%粉煤灰的混凝土的孔隙水饱和度分别为85%~89%和73%~76%,即大坝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100%对应于内部相对湿度100%,而内部相对湿度100%不
本文根据对龙江县水资源现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于满足未来县域水资源情况、水利工程情况、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等因素,结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区域水资源条件、允许开发利用上限及水资源调配能力等,对全县、流域及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核算,分别确定各开发利用区的范围,并分析超载原因,提出管控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其中,交通文化遗产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情感、经济、生态等多种价值特点于一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期刊
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交通道路及设施为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及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遗留下的众多古代交通文化遗产,以科学的实物证据为世人展现了中国古代在交通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和独特创造。交通遗产是人类在交通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具有文物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实物与遗存。中国交通遗产主题明确、内涵清晰、时空广阔、成就巨大,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选取汤旺河汤原段为研究区域,以《水利部河长办关于印发〈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的通知》推荐的指标为基础,建立涵盖盆、水、社会服务功能3大准则层,总计12项指标层的汤旺河评价体系,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基于AHP-模糊综合法对河流健康进行了评价。评估结果显示汤旺河汤原段非常健康。
水温是南水北调中线冬季输水冰情预报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中线工程总干渠冬季水温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维水温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气象冷暖冬条件与不同输水流量方案下总干渠沿线水温变化过程,揭示水温沿线时空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冬季输水调度运行建议。结果表明:总干渠沿线自南向北各闸站水温沿程降低,大部分工况显示冬季水温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同一气象条件下,输水流量越大,沿线水温降幅就越小,如在2013年冷冬典型年份下,陶岔渠首输水流量150 m3/s时沿程降温率为0.37℃/100
交通大通道扩大了文明半径rn“从协同学来看,文化是慢变量,但它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从文明发展来看,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周伟说.
期刊
为了对河岸稳定性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进行洪水风险预报,有必要考虑与瞬态渗流相关的不同饱和度下河岸土壤特性。本文对特定河堤的稳定性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部分饱和土的强度贡献,进行了渗流和稳定性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评估了稳态和瞬态流动条件下的整体稳定性。
“国家的强盛,最终表现是文化的强盛.今年3月'十四五'规划第十一章第二节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而交通文化建设必然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2021年3月23日,“交通遗
期刊
科学合理地划分地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能够以最精准的范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来预防水源受到污染。基于MODFLOW模型对石家庄市滹沱河新调整的地下水源地的地下水流场进行模拟计算,采用MODPATH计算了2种不同工况下示踪粒子反向运移100和1000 d的运移轨迹。结果表明,2种工况下示踪粒子在1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0.54和0.49 km;示踪粒子在1000 d末的平均运移距离分别为6.1和5.6 km。此外,还分析了入渗场使用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分析2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水源地的抽水井概化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