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独钟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大创举,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其文体特点,与学生对准音调,采取诗文对照、移情体验、涵泳品味,适时拓展,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打通与作者、编者之间的“情”脉,从而奏响“文包诗”独有的旋律。
  关键词:文包诗;诗文对照;移情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3-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3.064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文体,将经典的诗作融合于一个鲜活的故事中,将诗作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等用现代文的方式予以呈现,可谓一大创举。一篇篇经典诗作与一个个饶有情趣的故事相得益彰,诗境凸显,诗情激荡。
  一、诗文对照,化难为易,触发“情”弦
  “文包诗”,“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这类文体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文本语言为理解诗句伸出一根拐杖,为感受古诗的意境铺好基石,为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搭好阶梯。从学生认知来看,一篇古诗词要想体悟情感,必须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情感体验。以《咏华山》一文教学为例:
  师:这首诗共两句话,你能自己读懂吗?同学们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读一读,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自己读懂。
  学生自由读。
  师:读懂了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就是——
  生:只有天在上它上面,没有其他山与它一样齐平。
  师:“举头”就是——
  生:抬头。
  师:“回首”就是——
  生:回头。
  师:“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就是——
  生:抬头看,红日是那么近,回头看,白云是那么低。
  师:你们真聪明,联系上面的课文自己就能读懂这首读。这首诗和前面的课文一样赞美了华山的高大,因此这篇课文是——
  生:咏华山。
  师: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就要想象自己就是小寇准来把华山的高、美读出来,自己先多练习几遍。
  在这一片段教学中,“文包诗”的优势得以彰显,虽为一年级的孩子,虽未过多接触过古诗,在学习过程中,由文入手,充分发挥文为诗服务的作用,学生读好文,读懂文后,再突破诗句的难点,从而对现代文和古诗文的感知产生碰撞,无需教师逐字讲解,无需借助工具书,便能化难为易,水到渠成,对华山之高的赞叹与赞美油然而生,触动了学生心中“情”弦。
  二、角色置换,移情体验,拨动“情”弦
  由于流传千古的古诗词离我们的生活较为遥远,再加上现代文和古诗文表达上差异明显,学生对于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景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到位,理解透彻。因此,“文包诗”才应运而生。尽管古今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但情感是共通的,可以穿越时空,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借助现代文的描述,为学生创设情景,进行移情体验。
  1.唤起情感体验。《母亲的恩情》一文以讲故事的方式,很自然地引出《游子吟》这首诗,质朴无华的话语,简单动人的情节流露出母爱的光辉,拨动着每个人心中最为柔软的那根被称为“母爱”的情弦。教学中我这样引导:
  师:母亲的慈爱,不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呢?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
  生1:当我生病发烧时,妈妈非常着急,不停地给我换毛巾放在我额头上,一晚上都不睡觉。
  生2:每次过马路,妈妈总是牵着我的手,生怕我被车撞了。
  师:每一个妈妈都深深爱着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由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2.角色置换体验。“文包诗”类型的課文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有助于学生自主读懂,但也有人认为课文有可能将学生想象的空间囿于文本之中,限制了学生思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时空之中,疏通情感链接,感受诗人那悠远细腻的情感。以下是我在教学《李广射虎》一文时的片段:
  师:李广将军射箭入石这一幕让在场的将士们都惊住了。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看到了这一幕,会说对李将军说些什么呢?
  生1:李广将军,您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啊!您可真是力大无穷。
  生2:李广将军,我对您真是太佩服了,您的箭法真是太高明了。
  师:说得真好。诗句中一个精妙的“没”字,更让我们读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李广,大家想象画面,一起诵读这首诗。
  无论是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还是角色置换体会诗中描述的情景,都是借助现代文进行移情体验,巧妙地进入古诗所表达的意境,拨动“情”弦,让课堂被浓浓的情意所包围,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
  三、重敲诗眼,涵咏文字,叩击“情”弦
  “文包诗”的课文,文本的产生是为了古诗的解读,所以诗是文章的灵魂。而古诗词中,往往有一个使诗词传神、灵动、富有生命的关键词,这就是诗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聚焦诗眼,重点敲击,细斟慢品,从而与诗词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拓展积累,余音绕梁,“情”有独钟
  古诗都蕴涵着浓浓的情感,“文包诗”这一形式更将诗中的情感细腻地铺陈开来。如何将诗中的这份“情”久久地留在学生心中,我认为可以依托文本进行拓展,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1.拓展作者的其他古诗词。很多诗人的作品都有其风格深深的烙印,有的关乎写作手法,有的关乎人生经历等。如学习《李广射虎》后,拓展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其他五首,引导学生积累诵读,感受更多的英雄形象。
  2.拓展同一主题的古诗词。古诗词中蕴涵的题材多样,情感丰富,包括送别诗、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言志诗等。如《黄鹤楼送别》这首送别诗赏景藏别情,举杯话别情,展现了诉不尽的思念之美。古往今来,很多大诗人都留下了送别诗,可重点推介几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反复诵读可知其中意,可悟其中情。
  “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悠远,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情感体验更加细腻真切。
  参考文献:
  [1] 冯丽媛.诗文互照解诗悟情——“文包诗”课文教学初探[J].教师,2013(30).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德育渗透,但是现今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够重视,课堂脱离生活,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要想改变这些问题,教师要积极引进时新素材,合理运用微课,并注重体验式教学,以此,来提升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激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微课是新型的教学模式,新颖且不受时空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观看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创建主动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应用微课,从而打造一节高效精彩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微课;指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7-0163-01  DOI:10.16657/j.cnki.is
期刊
摘 要: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品格、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为依托,从词汇教学、对话教学、语篇教学中,探讨如何巧设“信息沟”,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沟”;语言能力;小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打破了原有的小学英语教学思维,把人们从只重视英语的知识性变为不仅注重英语的知识性,而且注重学生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即注重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对核心素养的含义和构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渗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6-0084-02 
期刊
摘 要:在教学四年级观察作文时,笔者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写作范围大而无当,写作内容杂乱无章;语句平淡,缺少画面感;描写缺少具体性和完整性;夸大其词,内容失真……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习作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策略:缩小观察范围,明确写作对象;丰富想象,启发灵感;有序、完整地呈现景物特征;融入生活,注重实践。学生作文有了很大进步。  关键词:观察作文;问题;修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小学阶段更是学习和树立“三个倡导”重要理念的启蒙时期,是深入貫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阶段。本文主要以笔者单位为例,阐述了小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开展的各类成效显著的教育活动及方式,以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
期刊
摘 要:人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学校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付出和努力,这就需要学校在宏观发展中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它不仅能够增加学校领导层决策的科学性,充分挖掘学校的人力资源,还能促进学校组织创新与发展,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但是,从目前来看,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考评激励力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各项功能的
期刊
摘 要:结合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很多小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比较被动,在学习过程中甚至笔墨都懒得动,教师说什么学生被动参与什么,自己的独立动手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很不理想。基于此,我专门针对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展研究,从五个方面开展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动手操作能力;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7-0101-02  D
期刊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幼儿阶段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就相当于一块璞玉,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心理成长、行为培养的重要阶段,正是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良好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期为幼儿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特级教师韩军在执教《雷雨》这节课时,独出心裁,以“周”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阐述了具体人物,又很好地梳理了故事情节、表现了人物命运。韩军老师对《雷雨》的解读不同于传统的解读,实质上却也是立足于文本、基于文本的阐释。  关键词:《雷雨》;神秘主义;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3-0100-02  DOI:10.16657/j.cnk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