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的品情感与理文脉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从教材分析、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我的第一本书》说课展示,展现散文教学中品悟情感与理清文脉的过程。
  关键词:我的第一本书;说课
  一、教材分析
  《我的第一本书》选自人教版义务课程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品读人生、感悟亲情的作品。在这个单元里,学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文章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表达了父子间、同学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二、目标设计
  (一)学情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初步获得概括文本内容、评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但在品味语言的含义、评价文本的思想内涵等方面有待提高。另外,该学段学生阅读积累尚少,生活阅历较浅,不易欣赏本文平实、深有意味的散文风格,学生对于第一本书的精神内涵不易理解。因此,本课要有针对性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
  (二)课标解读
  本文是一篇现代文。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三)目标设定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设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概括作者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回忆的人和事,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重点)(2)探究“我的第一本书”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精神财富。(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检查预习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会给学生进行这样的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学过一首诗歌——《华南虎》,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呢?对,牛汉。牛汉出生在山西定襄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14岁之前一直在乡村,放牛、拾柴火、摔跤、打架,是村里最顽皮的孩子,浑身带着伤疤,一生都未褪尽。童年时的农村生活虽然贫瘠,但他却感受到了自由自在的快乐。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从中寻找一下答案。”课堂导入后,我将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请学生介绍作者牛汉和本课的写作背景。之后,通过随堂小测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二)自主研读,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我先请学生安安静静的读五分钟书,说一说文章围绕“我的第一本书”提到了哪些人和事,概括文章基本内容。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出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人和物有父亲、乔元贞、二黄毛,老师弄不成和狗儿,主要写了父亲考我背书、给我补书,我送书给乔元贞及我带狗儿上书房的事情。
  (三)细读文章,品味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在通读课文的前提下理清思路,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归纳《我的第一本书》蕴含的深厚情感。首先,我请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作者童年感受的语句,学生很容易将目光聚焦于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即“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将从“幽默”、“荒寒”、“快乐”和“梦幻”这几个关键词入手提出质疑。请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传达出了作者这种独特的童年体验,并引导学生从“我和父亲”、“我和同学”及“我和狗儿”这三个角度来寻找作者童年的足迹。
  在品读“我和父亲”的环节中,我会这样进行:同学们,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文章的第3、4自然段。重点品读这四句话,“你考的第几名”、“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那一半呢”,“元贞比你有出息”,请学生读一读,要求读出声调、语气,读出父亲言语中依次变化的情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对语气的揣摩,学生会在读中感悟父亲的内心。在品读完这几句话之后,我会追问学生,“文中还有哪些描写父亲的语句打动了你?请说一说。”在学生的回答交流、互相补充中,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补书递书的过程就是父亲言传身教的育人过程。
  撕书、补书、送书皆是在贫困生活背景下发生的事件,父亲熬夜为我补书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出一个乐于助人、有悲悯心、同情心的父亲形象,也是贫困生活的一个缩影。此时,我将以图片展示的方式对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状况对进行补充说明,加深学生对本文贫困背景的认识。
  在本环节,学生将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读,在“撕书送书”、“补书再送书”的情节中,感受贫困生活中小伙伴之间纯洁无私的友情及父亲对孩子的理解与帮助。在“狗儿叫、同学笑、我背书、老师夸”的细节里,感受作者童年的读书乐趣。在我和乔元贞、二黄毛不同的命运中,感受作者面对贫困的无奈与心酸,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综观全文,我们看到了一个温和宽容的父亲形象,看到了一个因贫穷而失学的乔元贞,看到了一个天真无邪快乐的少年。在贫困的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因为物质的贫乏而导致精神的贫瘠,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滋润着作者的心灵,我们既感受到了贫困年代难得的人间温情,也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的心酸。(板书“人——情”、“贫困——美好”)童年没有幽默指的就是作者童年生活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的家是窘困的,几乎所以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里还有幽默可言,作者对他童年的感受是心酸的,所以作者说他的童年没有幽默。“荒寒的大自然”指的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的就是童年时代在贫困中那份独特的感受。
  (四)纵观全文,理清主旨
  本环节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我的第一本书”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本节课目标设定的教学难点。
  我将追问学生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在60年后提笔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怎样理解?探究可知“本”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伙伴之间纯洁无私的友情,父亲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都如春风化雨,深深地滋润了作者的心灵。无论苦难和快乐,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围绕第一本书所展开的童年回忆,浸润着作者生命最初时感受到的精神滋养,这些精神财富奠定了作者的立身之本、做人之本。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同时也呼应了结尾“人不能忘本”。(板书“苦难生活——精神财富”。)
  问题二是请学生回顾全文,说一说文章标题“我的第一本书”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讨论会得出,“我的第一本书”是本文的线索。作者通过“我的第一本书”串联起文中出现的人和事,也通过“第一本书”反映了贫寒的时代背景,“第一本书”与结尾处“人不能忘本”首尾呼应,点明了主题。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读了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了解到了牛漢少年时的求学经历,也体会到了一把人生的心酸,也体会到了书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我推荐大家课下阅读张洁的《我的第一本书》和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的《私人阅读史》,来感受一下文化名人与书的故事。
  本节课的目标设定依据教材、学情及课程标准,科学可行;教学思路明晰,先整体感知,扫清阅读障碍,再品悟情感,认识文章写作背景,最后理清文脉与主旨,作业布置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板书简洁明了,突显文意。
  作者简介:李爽,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欧美文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歌曲作为承载悠久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对演唱者的歌唱表现力提出较高要求。笔者认为,在注重夯实演唱者歌唱技巧能力基础的前提下,对民族歌曲的演唱,不仅要“字正腔圆”,还要“声情并茂”,更要“神形兼备”唱表现力得到质的提升。  关键词:民族歌曲;演唱;表现力  京剧大师梅兰芳(1894~1961),江苏泰州人,出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10岁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马旦,他开创了“梅派”,被称为旦
期刊
摘要:在戏剧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古老的中国戏曲仍以它独特的魅力雄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戏曲的综合性、歌舞性、程式性、写意性、虚拟性美学特征,使得戏曲这一表意主义戏剧样式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关键词:戏曲;本质;表意主义;魂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样式之一。在戏剧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古老的中国戏曲仍以它独特的魅力雄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戏曲的综
期刊
摘要:设计之于我们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我们生活的时间空间,小到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细节,可以说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是一种习惯性的设计生活,拥有并享受设计美的生活。然而人作为一个生活的主体,首先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提到与自然相关,就要提到能量。本文主要由一个物理学的定义和现象延伸到设计学的范畴,探讨在设计学,设计生活里,关于能量的节约,减少消耗,充分利用能量的设计理念。这个命题也可以说成是我们现在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当代特定环境下,当代民族声乐作品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演唱风格。本文以施光南创作的三首民族声乐作品为例,分别分析和探究了这三首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这些作品较为成功的演唱家的演唱风格。以此来论证当代民族声乐歌曲风格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民族声乐歌曲;演唱风格;多样性;施光南  中国音乐文化自古就与外界进行着不断的交流,而至今依然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特征鲜明、一枝独秀。本文所谓
期刊
一、前言  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是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写实派画家及数学家,他秉承着哥特式晚期的传统同时期的写实主义的画家相比,他更注重色彩和华丽的表现。同时期的画家如加斯塔诺(Andrea del Castagno 1390-1457)、贝诺佐·戈佐里(Benozzo Gozzoli 1420-1498)、维尼基亚诺(Domenico Veeneziano 1
期刊
摘要: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人民智慧和才情的结晶,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人并未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手工艺文化加以妥善的保护和传承。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现状,结合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实践行为,思考更适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方式。期望能通过以上研究,对当代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  一、研究背景 
期刊
摘要:封建王朝伊始从秦汉开始,经历了暴乱的民族逐渐开始为成为统一民族的国家形成一致的服饰艺术特征,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的统一性成体。从法令以及各阶层的民族服饰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服饰;封建王朝;制度  “六王毕,四海一”经历了暴乱纷繁的战国,秦国在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在建立国家之初便开
期刊
摘要:伏羲文化生成于先秦,秦汉魏晋时期得到补充,唐宋时期定型。考察伏羲文化的始终,伏羲和女娲是创始英雄,是华夏始祖,而且也是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伏羲及其文化创造活动反映了人类文明从远古新石器时代向农耕过渡的肈启文明时代。由此形成伏羲文化,并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始终。  关键词:伏羲文化;伏羲功德;人文始祖;文化内涵;传播发展  一、伏羲传说概述  (一)伏羲传说及其形象  上古神话传说是原始时代人类社会
期刊
摘要:《棋魂》,自1998年12月登录《周刊少年Jump》以来,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良好赞誉。以棋之魂佐为与少年光相遇为始,借由少年成长诠释的“传承”,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亦使围棋本身受注度倍增。因此,无论从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角度,亦或是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来看,《棋魂》都无愧跨时代的经典力作。对此,为深入解读《棋魂》一作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本文将从故事结构分析、故事意蕴解读与传播价值展示
期刊
摘要:好的文章,主要内容应是清晰流畅,精彩紛呈,令人读之流连忘返。精心构建文章的“猪肚”,或真情动人,或语言感人,或结构严谨,或内容充实,都会使文章韵味层生。真对于学生作文内容干瘪,材料不充分,描写不具体等问题做点方法性的探讨。  关键词:作文;“猪肚”;材料;丰富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结尾是圆满的结束”,而我要说的是生动、细致的过程才是真精彩。元代文人乔梦符提出“凤头、猪肚、豹尾
期刊